- 年份
- 2024(4662)
- 2023(6915)
- 2022(5718)
- 2021(5109)
- 2020(4132)
- 2019(9389)
- 2018(9093)
- 2017(18132)
- 2016(9601)
- 2015(10736)
- 2014(10831)
- 2013(10628)
- 2012(10439)
- 2011(9803)
- 2010(10465)
- 2009(9900)
- 2008(9626)
- 2007(8967)
- 2006(8498)
- 2005(7984)
- 学科
- 济(64398)
- 经济(64355)
- 管理(27898)
- 业(23868)
- 企(18603)
- 企业(18603)
- 地方(17741)
- 方法(17328)
- 数学(15154)
- 数学方法(14999)
- 中国(14528)
- 农(12952)
- 地方经济(12736)
- 业经(11421)
- 学(10652)
- 财(10272)
- 制(9948)
- 策(9784)
- 贸(8977)
- 贸易(8971)
- 融(8667)
- 金融(8667)
- 易(8632)
- 农业(8561)
- 银(8532)
- 银行(8530)
- 行(8334)
- 环境(8039)
- 及其(7838)
- 经济学(7422)
- 机构
- 学院(148542)
- 大学(146504)
- 济(77760)
- 经济(76274)
- 研究(57418)
- 管理(54405)
- 理学(45280)
- 理学院(44785)
- 中国(44317)
- 管理学(44210)
- 管理学院(43902)
- 财(34675)
- 京(30598)
- 科学(29777)
- 所(28811)
- 财经(26435)
- 研究所(25491)
- 中心(25267)
- 经济学(25243)
- 江(24108)
- 经(23792)
- 经济学院(22257)
- 院(20171)
- 北京(20100)
- 范(19778)
- 师范(19695)
- 农(19359)
- 财经大学(19128)
- 州(18603)
- 科学院(16895)
- 基金
- 项目(85954)
- 科学(68755)
- 研究(67195)
- 基金(62549)
- 家(52614)
- 国家(52164)
- 社会(45066)
- 科学基金(44866)
- 社会科(42748)
- 社会科学(42739)
- 省(32558)
- 基金项目(31246)
- 教育(30027)
- 编号(26889)
- 划(26883)
- 资助(26651)
- 自然(25841)
- 自然科(25201)
- 自然科学(25196)
- 自然科学基金(24752)
- 成果(23372)
- 发(20814)
- 课题(19629)
- 部(19603)
- 重点(19354)
- 国家社会(18733)
- 发展(18032)
- 展(17770)
- 性(17685)
- 教育部(17297)
共检索到248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当前宏观经济走势 “九五”期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较为健康的持续发展,这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分不开的。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2001年初以来,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不利影响,中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再次受到了抑制,全年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的水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向祎
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不俗,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远超预期,宏观先导指标预示经济逐步回暖,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即将见顶,货币供给量增速回落明显,PPP模式带来的债务风险不能小觑,特朗普百日新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健康平稳增长,就必须要处理好一些关键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向祎
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不俗,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远超预期,宏观先导指标预示经济逐步回暖,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即将见顶,货币供给量增速回落明显,PPP模式带来的债务风险不能小觑,特朗普百日新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健康平稳增长,就必须要处理好一些关键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 2 0 0 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点 ,认为投资过度扩张和工业增长过快导致GDP增长速度偏高 ,消费价格涨势逐渐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下降。因此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应当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 ,通过控制投资和工业过度扩张 ,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 ,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连城
2009年,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2010年,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7—8年之久。但是,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在未来3—5年内,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预期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义达
1996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预测及其政策取向汪义达(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经济分析与长期计划处副处长)预测1996年经济走势应从两方面看。1.内在条件。首先,看市场供给情况。一是1995年农业获得丰收有利于保证1996年农产品供应,并且各级政府已高度重视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世界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仍然持续着2008年以来的下滑趋势,中国经济依然处在震荡期,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增多。在财政减收和财政支出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新积极财政政策的搭配方案:积极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全面、协调、快速推进,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着力激活资本市场,并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协作框架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金融危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关键词:
越南 经济走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葛兆强
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实现保八的政策目标已没有悬念。但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不能退出。尽管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应延续,但货币政策需要科学调整,转为比较稳健,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货币政策不应脱离财政政策的需要而过度扩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佑新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包括三大内容,我们必须依照长期发展、长短期均衡和情势变迁的原则确定自己当期的调控取向。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调整在所难免。但并不会出现所谓的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的调整。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就业优先。同时,"就业优先"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将一味地追求充分就业而损害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第一,从短期看,总需求增长将基本稳定,但回升动力不足,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超过以往。在出口方面,发达经济体结构改革不到位,需求增长乏力。美欧日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短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高于2012年。在消费方面,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超过GDP增长,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预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夏炜 王婕
论文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通胀水平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QE2、扭转操作推出时和当前的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当前美国整体经济形势提升显著,虽然面临诸多下行风险,但温和复苏态势明朗。由于主要经济指标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恶化,且QE2对促进私人投资效果有限,下半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基调将是"稳定"。为了支持美国经济继续沿着复苏通道前进,并降低下行风险的影响,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不大可能再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除非市场发生极端负面的事件。将扭转操作延长至"2012年年底",也较为明确地透露了美联储将观察期延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