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1)
2023(5478)
2022(4457)
2021(3911)
2019(7273)
2018(6957)
2017(13931)
2016(7070)
2015(8151)
2014(8300)
2013(8305)
2012(8198)
2011(7834)
2010(8127)
2009(7959)
2008(7728)
2007(7203)
2006(6883)
2005(6695)
2004(6152)
作者
(22040)
(18315)
(18292)
(17723)
(11945)
(8513)
(8442)
(7176)
(6939)
(6715)
(6593)
(6066)
(6063)
(6044)
(5847)
(5713)
(5296)
(5292)
(5265)
(4798)
(4607)
(4596)
(4283)
(4246)
(4239)
(4230)
(3992)
(3728)
(3628)
(3505)
学科
(56966)
经济(56931)
(18060)
银行(17915)
管理(17398)
(16739)
方法(15692)
地方(15443)
(15378)
(13754)
数学(13619)
数学方法(13568)
地方经济(11858)
(11690)
金融(11690)
中国(11588)
(11278)
企业(11278)
业经(9550)
(9481)
制度(9477)
业务(9442)
(8999)
银行制(8176)
(7530)
(7067)
(6857)
贸易(6846)
经济学(6607)
(6384)
机构
大学(113046)
学院(111956)
(62802)
经济(61668)
研究(44905)
中国(42132)
管理(39008)
理学(31660)
理学院(31285)
管理学(30929)
管理学院(30705)
(27591)
(24229)
(22702)
科学(22145)
(21782)
经济学(21715)
财经(21533)
银行(20925)
中心(20582)
研究所(20038)
(19461)
(19442)
经济学院(19193)
(18298)
北京(16064)
财经大学(15977)
(15537)
(15480)
(14870)
基金
项目(62491)
科学(49476)
研究(46898)
基金(46716)
(39489)
国家(39199)
科学基金(33515)
社会(33010)
社会科(31376)
社会科学(31367)
基金项目(23588)
(22485)
教育(20194)
资助(19991)
自然(18962)
(18496)
自然科(18487)
自然科学(18485)
自然科学基金(18180)
编号(17282)
(14970)
成果(14774)
国家社会(14453)
(14257)
(14181)
重点(14154)
经济(14053)
发展(12971)
(12831)
教育部(12761)
期刊
(79539)
经济(79539)
研究(45964)
(29932)
金融(29932)
中国(22950)
(20453)
管理(17559)
经济研究(14209)
(13970)
科学(13322)
学报(12864)
财经(12676)
(11059)
大学(10478)
学学(10115)
问题(9884)
业经(9400)
国际(9116)
技术(9113)
(8774)
世界(7618)
技术经济(7477)
农业(7391)
教育(6942)
统计(6577)
理论(6466)
经济管理(6221)
经济问题(6161)
商业(6099)
共检索到20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温彬  王静文  
2023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疫情转段红利释放完毕,需求不足和内生动力偏弱逐渐成为复苏的主要掣肘,经济增速呈边际放缓态势,物价则面临“类通缩”压力。6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下调OMO、SLF、MLF、LPR利率,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显示出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开始发力。笔者认为,202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受到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扭转预期尚需时日,经济难以明显反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锋  陈建奇  杨业伟  
全球经济虽在2010年较快苏复,然而随着各国刺激经济措施不同程度退出或力度减弱,最近两年全球经济呈现增速回落态势:美国经济方向感暂失;欧洲经济处于双重危机之下;日本经济稳态低增长趋势难改;资源出口国的增长受制于商品景气行情;中国经济目前虽然有较大选择能动性,但也面临减速调整。中国需要趁势调整,力推改革,培育自主性景气增长基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投资周期、消费周期、信用周期、价格周期和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分析,本文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高位,投资要求拉动作用在减弱,产能释放所引起的生产过剩风险在增大,有可能导致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受供给面影响,通货膨胀仍会持续,但不表明经济出现过热。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10.5%以上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在5%~6%之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杨白冰  
201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表现良好,经济逐步回暖。一方面,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民间投资显著回升,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稳中有升、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另一方面,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明显,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PMI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仍位于景气区间。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长较高,下半年将有所下降,全年将呈现出"前高后低"趋势。本文据此提出下半年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展望。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在这里我讲六点意见。 1、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应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事态发展已非常明显,经过这一段的讨论,现在争论已不太多了。是否可用一两个月以前统计局发言人的一句话——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释放——作为判断?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喻鑫  庄毓敏  李威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出口大幅下滑,资产价格巨大调整,企业利润明显下降,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从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我国出口总额2.5万亿元,增长17.8%,增速回落6个百分点,GDP同比增长9%,增速同比下降4%。针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前期"一保一控"、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泽  向晓岚  刘斌  
2002年一季度,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继续实施,以及世界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增长扭转减缓之势,在平稳运行中增幅扩大。工业生产增速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猛,国内市场销售稳定发展,进出口保持增长,利用外资数额进一步加大,市场物价总水平继续低位运行。从全年看,若不出现大的事件,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快速态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当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恢复过程缓慢,国际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尚需时日,投资仍是近期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将会面临很多全新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宗明  邱晓华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进一步趋向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评分值由上年底的“红灯”、“黄灯”交界处转为现阶段的“黄灯”、“绿灯”交界处(见图1);财税、汇率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运转基本正常。但面临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相互拖欠、停产半停产现象突出,农业隐忧犹在,有待在下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策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经济减速趋势有所放缓。但由于国内外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宏观调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谢伏瞻  张军扩  张小济  谢扬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估价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第一,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继续取得明显成效,物价水平回落至低位,但基础尚不稳固。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从2月份起呈回落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6月份降至5.9%,上半年平均为7.1%。物价回落首先是由于近两年涨幅最大的食品价格回落,影响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 2 0 0 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点 ,认为投资过度扩张和工业增长过快导致GDP增长速度偏高 ,消费价格涨势逐渐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下降。因此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应当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 ,通过控制投资和工业过度扩张 ,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 ,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