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1)
- 2023(7030)
- 2022(5780)
- 2021(5183)
- 2020(4199)
- 2019(9542)
- 2018(9220)
- 2017(18351)
- 2016(9735)
- 2015(10841)
- 2014(10958)
- 2013(10753)
- 2012(10562)
- 2011(9938)
- 2010(10583)
- 2009(9980)
- 2008(9740)
- 2007(9067)
- 2006(8562)
- 2005(8055)
- 学科
- 济(64914)
- 经济(64871)
- 管理(28371)
- 业(24438)
- 企(19111)
- 企业(19111)
- 地方(17759)
- 方法(17729)
- 数学(15548)
- 数学方法(15393)
- 中国(14574)
- 农(13042)
- 地方经济(12735)
- 业经(11477)
- 学(10788)
- 财(10617)
- 制(10009)
- 策(9800)
- 贸(9045)
- 贸易(9039)
- 融(8752)
- 金融(8752)
- 易(8696)
- 农业(8621)
- 银(8575)
- 银行(8572)
- 行(8372)
- 环境(8057)
- 及其(7868)
- 经济学(7440)
- 机构
- 学院(150439)
- 大学(148319)
- 济(78497)
- 经济(77001)
- 研究(58212)
- 管理(55128)
- 理学(45923)
- 理学院(45426)
- 中国(45038)
- 管理学(44829)
- 管理学院(44521)
- 财(35035)
- 京(31027)
- 科学(30362)
- 所(29302)
- 财经(26714)
- 研究所(25953)
- 中心(25616)
- 经济学(25472)
- 江(24305)
- 经(24059)
- 经济学院(22478)
- 院(20465)
- 北京(20361)
- 农(20090)
- 范(19706)
- 师范(19614)
- 财经大学(19372)
- 州(18799)
- 科学院(17272)
- 基金
- 项目(87348)
- 科学(69807)
- 研究(67819)
- 基金(63680)
- 家(53781)
- 国家(53330)
- 科学基金(45796)
- 社会(45444)
- 社会科(43100)
- 社会科学(43091)
- 省(33063)
- 基金项目(31811)
- 教育(30164)
- 划(27365)
- 资助(27183)
- 编号(27074)
- 自然(26639)
- 自然科(25984)
- 自然科学(25977)
- 自然科学基金(25522)
- 成果(23480)
- 发(21092)
- 部(19851)
- 课题(19708)
- 重点(19678)
- 国家社会(18903)
- 发展(18187)
- 展(17927)
- 性(17846)
- 教育部(17469)
共检索到251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周期性与趋势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短期、中期、长期层面予以积极应对。短期:要将货币政策的定位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赤字率,以降低负向产出缺口;中期:注重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全面减税,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长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动力。
关键词:
增速放缓 宏观经济政策 短中长期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张鹏 王志刚 程瑜 梁强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从先行指标分析看,建筑业仍处于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企业经营景气指数略有上升但态势远未巩固,消费者信心依然比较脆弱,但经济下降的小周期可望近期内筑底,2012年第四季度有望出现回调,不出意外特殊情况,全年7.5%GDP增长目标可以实现。从总量指标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人民币币值在短期内均呈下行趋势,但长期内有望回升;通胀程度短期内有所缓解,但并未消除较大的长期上涨压力;就业增长总体上仍稳定,但不确定风险增多;利率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将呈现下行趋势;汇率中长期人民币将有双向波动的较好表现。从经济运行质量指标审视,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上升,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由于深层次结构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微刺激效果的严重递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前低、中稳、后缓"的宏观季度调整模式,经济增速可能勉强达标。2014年系列宏观参数持续超预期的波动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异标志着中国"新常态"进入到新的阶段。2014年第4季度和2015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进一步上扬,并将步入结构调整的艰难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把握结构调整和全面改革的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微调预调的力度,以强化底线管理,增强宏观经济的可控性。
关键词:
微调预调力度 宏观参数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在这里我讲六点意见。 1、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应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事态发展已非常明显,经过这一段的讨论,现在争论已不太多了。是否可用一两个月以前统计局发言人的一句话——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释放——作为判断?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谢伏瞻 张军扩 张小济 谢扬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估价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第一,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继续取得明显成效,物价水平回落至低位,但基础尚不稳固。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从2月份起呈回落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6月份降至5.9%,上半年平均为7.1%。物价回落首先是由于近两年涨幅最大的食品价格回落,影响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 2 0 0 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点 ,认为投资过度扩张和工业增长过快导致GDP增长速度偏高 ,消费价格涨势逐渐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下降。因此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应当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 ,通过控制投资和工业过度扩张 ,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 ,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一、2019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2019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性进展,精准脱贫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革
2011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小幅波动,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经济增长率预计可保持在9.5%左右,仍处于稳定增长水平。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第一,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基础;第二,宏观调控要从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供给管理为主,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第三,财政政策要继续保持必要的刺激力度,货币政策操作重点要放在支持企业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增强经济活力以及引导通胀预期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唐华 施祖麟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运行特点(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美国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出口有重大影响。考虑到美国经济减速还可能影响其他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自主稳定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物价的关系,把控物价放在首位。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但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趋势怎么看?我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还要调整,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很大。传统的宏观调控(如刺激投资)可能不会产生大的效果。现在我们开始从改革入手,结构性改革就是目前的思路。经济调整主要在房地产、工业、投资,还有下行的空间。我认为,经济增长在2017~2018年会稍微有所回升。我们搞预测分析时,能否预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磊 张朝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它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进入减速期,而且还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和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对"新常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新常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由初级到优化,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持续演进的过程。文章将"新常态"划分为两个阶段:"新常态I"阶段为2014-2017年在"三期叠加"的特征下完成去产能、去泡沫、去杠杆任务;"新常态II"阶段为2017-2020年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文章研究重点是在"新常态I"阶段下,根据"新常态"的内涵从经济增速、结构调整、增长动力机制以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转型 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