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1)
2023(6036)
2022(5130)
2021(4683)
2020(3894)
2019(8911)
2018(8600)
2017(15485)
2016(8544)
2015(9912)
2014(10075)
2013(10125)
2012(10264)
2011(9736)
2010(10217)
2009(9886)
2008(9771)
2007(8723)
2006(8384)
2005(8189)
作者
(26272)
(22038)
(21904)
(21316)
(14291)
(10519)
(10121)
(8463)
(8414)
(8083)
(7745)
(7419)
(7413)
(7351)
(6993)
(6937)
(6428)
(6413)
(6348)
(5987)
(5965)
(5343)
(5273)
(5230)
(5078)
(5061)
(4875)
(4713)
(4458)
(4331)
学科
(61441)
经济(61385)
管理(21949)
(17834)
地方(17365)
方法(16547)
中国(14794)
数学(14216)
数学方法(14085)
(13795)
企业(13795)
地方经济(12576)
(11931)
(10482)
业经(10477)
(9921)
(9120)
金融(9120)
(8892)
(8573)
银行(8566)
(8355)
(7875)
贸易(7866)
(7514)
(7456)
(7339)
经济学(7246)
农业(7075)
环境(6968)
机构
大学(135475)
学院(132135)
(68675)
经济(67355)
研究(56048)
管理(45166)
中国(44165)
理学(36692)
理学院(36179)
管理学(35684)
管理学院(35401)
(31314)
(29832)
科学(29399)
(28788)
中心(25391)
研究所(25364)
财经(23577)
经济学(22819)
(22493)
(21178)
经济学院(20120)
北京(20049)
(19524)
(19306)
师范(19178)
(18804)
(17703)
财经大学(17155)
科学院(16340)
基金
项目(75007)
科学(59015)
研究(57224)
基金(54419)
(46756)
国家(46355)
科学基金(38761)
社会(38630)
社会科(36542)
社会科学(36535)
(27500)
基金项目(27202)
教育(25720)
(23373)
资助(23299)
编号(21998)
自然(21992)
自然科(21440)
自然科学(21437)
自然科学基金(21054)
成果(20103)
(18114)
重点(17550)
(17300)
国家社会(16533)
课题(16493)
发展(15501)
(15312)
教育部(15125)
(15082)
期刊
(89879)
经济(89879)
研究(53157)
中国(31706)
(23706)
管理(19861)
(18171)
金融(18171)
学报(17784)
(17436)
科学(17129)
教育(16041)
经济研究(15374)
大学(14040)
财经(13191)
学学(12725)
技术(11739)
(11675)
问题(11494)
农业(11249)
业经(10855)
(10413)
国际(10233)
世界(9360)
技术经济(8305)
统计(7556)
图书(7461)
经济问题(7199)
经济管理(7026)
理论(6853)
共检索到239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建东  芦东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文章通过对近期和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以厘清未来走势,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借鉴。两个时期都有一些相同点:中国经济从低谷走出,乐观情绪升温,房价骤涨,通胀开始抬头,中国跟随世界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两者不同点是:当前货币增长速度远远快于2004年。贸易顺差更大,信贷和财政状况逊色。未来,预计CPI回升势头更快,央行面临回收流动性的压力更大,贸易摩擦加剧,中美息差可能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加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但总体经济景气开始转折下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性质的需求管理政策目标,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转型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适度扩张性操作,形成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一致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中国经济景气在2003年继续其2002年以来的扩张倾向,全年GDP增长率将接近9%,并且将在2004年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21世纪上半叶,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历史趋势,核心通货膨胀率将处于较低水平。在当前经济扩张的初级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建立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需求管理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加就业、保持结构平衡和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多重政策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泽  向晓岚  刘斌  
2002年一季度,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继续实施,以及世界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增长扭转减缓之势,在平稳运行中增幅扩大。工业生产增速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猛,国内市场销售稳定发展,进出口保持增长,利用外资数额进一步加大,市场物价总水平继续低位运行。从全年看,若不出现大的事件,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快速态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晓华  
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虽可能略低于2004年的水平,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价格水平的涨幅也将接近或略低于2004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晋生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中国面对恶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各种困难的压力,不仅需要尽快摆脱过剩经济的困扰,还必须推进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因此,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应是当前我们深入研究的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当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恢复过程缓慢,国际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尚需时日,投资仍是近期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将会面临很多全新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宗明  邱晓华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进一步趋向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评分值由上年底的“红灯”、“黄灯”交界处转为现阶段的“黄灯”、“绿灯”交界处(见图1);财税、汇率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运转基本正常。但面临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相互拖欠、停产半停产现象突出,农业隐忧犹在,有待在下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策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经济减速趋势有所放缓。但由于国内外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宏观调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谢伏瞻  张军扩  张小济  谢扬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估价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第一,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继续取得明显成效,物价水平回落至低位,但基础尚不稳固。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从2月份起呈回落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6月份降至5.9%,上半年平均为7.1%。物价回落首先是由于近两年涨幅最大的食品价格回落,影响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 2 0 0 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点 ,认为投资过度扩张和工业增长过快导致GDP增长速度偏高 ,消费价格涨势逐渐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下降。因此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应当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 ,通过控制投资和工业过度扩张 ,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 ,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