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5)
2023(5789)
2022(5011)
2021(4957)
2020(4196)
2019(9424)
2018(9334)
2017(18070)
2016(10576)
2015(12314)
2014(12405)
2013(11693)
2012(11061)
2011(10042)
2010(10611)
2009(9806)
2008(9781)
2007(9102)
2006(8536)
2005(8119)
作者
(27732)
(22917)
(22804)
(22282)
(14908)
(10898)
(10532)
(8789)
(8765)
(8714)
(7844)
(7655)
(7545)
(7479)
(7401)
(6995)
(6981)
(6846)
(6705)
(6603)
(6013)
(5607)
(5555)
(5390)
(5255)
(5229)
(5222)
(5219)
(4720)
(4627)
学科
(36139)
经济(36086)
管理(30523)
(29725)
(23868)
企业(23868)
中国(15727)
(13182)
(12012)
方法(11750)
(10987)
数学(9870)
数学方法(9551)
(9548)
教育(9449)
地方(8745)
农业(8637)
业经(8611)
(8342)
贸易(8335)
(8145)
(7730)
银行(7727)
理论(7658)
(7385)
及其(7057)
(6781)
政策(6573)
(6450)
金融(6450)
机构
大学(144362)
学院(141249)
(59258)
经济(57740)
管理(51989)
研究(51565)
理学(42920)
理学院(42386)
管理学(41550)
管理学院(41239)
中国(40151)
(31730)
(31090)
科学(27521)
(25637)
(24551)
中心(23323)
财经(22717)
研究所(22333)
(22313)
师范(22217)
北京(21305)
(20449)
(19354)
(19122)
(18809)
师范大学(17549)
经济学(17215)
教育(17109)
财经大学(16287)
基金
项目(81239)
研究(67441)
科学(64408)
基金(56087)
(46326)
国家(45830)
社会(40881)
科学基金(39281)
社会科(38576)
社会科学(38567)
教育(33922)
(32147)
编号(29774)
基金项目(28015)
成果(27856)
(27374)
资助(24006)
自然(23010)
课题(22568)
自然科(22484)
自然科学(22480)
自然科学基金(22084)
(19044)
(18891)
(18486)
重点(18455)
(18199)
大学(18101)
项目编号(18073)
规划(17025)
期刊
(75020)
经济(75020)
研究(54567)
中国(37189)
教育(32702)
(24357)
管理(22301)
(19004)
(18938)
金融(18938)
学报(16276)
科学(16226)
大学(14771)
技术(13034)
农业(12554)
业经(12155)
学学(11922)
财经(11801)
经济研究(11305)
(10281)
问题(9926)
(9857)
图书(8974)
国际(8823)
(7954)
论坛(7954)
职业(7747)
理论(6962)
世界(6943)
现代(6873)
共检索到246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丽丽  李迎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诚信缺失、主动性差、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高校、家庭、个体因素息息相关。为此,要从优化就业环境、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履行职责、重视自我磨练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晓夏  
新形势下,随着大学的扩招,我国传统的教育结构和知识体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和扶持学校建设和大学生培养,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心理素质差和就业经验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政府、社会、企业和大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就业体系,努力实现高校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晟  杨建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青  李红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五种悖论:就业指导理论导向与实践导向的悖论、就业中的"工作经验"悖论、"用工荒"与"就业难"的悖论、"用人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悖论、就业质量与就业率指标的悖论,只有做到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人生全程,树立"发展式职业指导"理念,接纳、包容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实在高等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才能破解大学生就业中的悖论问题,实现大学生有质量地就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仲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陷入数量超员,质量下降和结构失衡三大困境。其形成机理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变动以及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演进等因素的共同结果,但更深层次是源于高等教育及相关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破解困局的策略需要跳出高等教育圈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演进的宏观背景,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部门协调和促进自主创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凌  郝敏钗  刘增安  贾海英  曹印革  
解决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国家政策要引导和支持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适应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女大学生择业要正确定位,积极参加新农村和生态农业建设,到城市社区、中小城镇等社会急需岗位就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小平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有关数据表明,全国就业率在逐年下降,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由于大学生就业是全国就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是一个强势群体,人力资本投入比较大。学生及其家长对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期望值比较高,但是现实当中,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从而大学生就业更加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追踪现实情况,本期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方伟主任、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钱明光先生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益强  昌莉丽  
文章梳理了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了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施药学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农村药学大学生相关能力培训;健全"实习—就业"体系,努力做到"人职匹配";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新型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井昊  
伴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守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准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理解、准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困境,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高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形成就业状况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的反馈机制,从源头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立敏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探寻出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具体包括合理自我评价、明确求职目标、开展模拟招聘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桂梅  马方圆  王晓英  
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本研究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由于就业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分别从个人、家庭、学校和国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