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9)
2023(11168)
2022(9309)
2021(8429)
2020(6842)
2019(15646)
2018(14862)
2017(29064)
2016(15475)
2015(17725)
2014(17613)
2013(17663)
2012(17157)
2011(15638)
2010(16368)
2009(15676)
2008(15028)
2007(13830)
2006(12913)
2005(12624)
作者
(48222)
(39572)
(39437)
(37330)
(25407)
(19146)
(17859)
(15430)
(15207)
(14491)
(13593)
(13414)
(12949)
(12870)
(12744)
(12534)
(11748)
(11588)
(11509)
(11229)
(10125)
(9799)
(9793)
(9310)
(9065)
(9051)
(8852)
(8844)
(8256)
(7905)
学科
(71490)
经济(71403)
(42785)
管理(40872)
(33385)
企业(33385)
中国(29749)
(29100)
金融(29100)
(26962)
银行(26930)
(26213)
地方(22350)
方法(21676)
(20699)
(18363)
(18179)
数学(17974)
数学方法(17735)
业经(17403)
(15500)
贸易(15479)
(14961)
农业(13979)
(13419)
(11733)
中国金融(11441)
(11418)
地方经济(11318)
理论(11017)
机构
学院(227342)
大学(225858)
(100468)
经济(98255)
研究(89977)
管理(78702)
中国(77598)
理学(63917)
理学院(63129)
管理学(62113)
管理学院(61701)
科学(51372)
(50888)
(49854)
(47899)
中心(42300)
研究所(42286)
(41395)
(37729)
财经(37182)
北京(34116)
(33516)
农业(32019)
(31986)
经济学(31360)
(31219)
业大(30623)
(30476)
师范(30107)
(28621)
基金
项目(133728)
科学(103932)
研究(99809)
基金(94457)
(82660)
国家(81889)
科学基金(68298)
社会(62386)
社会科(59227)
社会科学(59210)
(52837)
基金项目(48068)
(44756)
教育(44553)
自然(42298)
自然科(41303)
自然科学(41292)
资助(40644)
自然科学基金(40546)
编号(40254)
(35469)
成果(35059)
重点(31188)
课题(30149)
(29158)
发展(28667)
(28184)
(28031)
(26445)
创新(26313)
期刊
(126589)
经济(126589)
研究(81317)
中国(56860)
(45596)
金融(45596)
(40190)
(37668)
学报(34333)
管理(33579)
科学(31954)
教育(27328)
农业(26390)
大学(26097)
学学(24365)
业经(20392)
经济研究(20292)
财经(19597)
技术(18980)
(16959)
问题(16556)
国际(16256)
(15670)
(13745)
世界(13368)
理论(12451)
技术经济(10996)
实践(10925)
(10925)
商业(10545)
共检索到397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趋势明显处于较大波动与相对调整阶段,尤其是美国“9·11”事件后,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状况受到较大制约与冲击,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大国际金融动荡与风险的可能。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和国际金融主导的重要市场,其经济明显下挫和金融不稳定性的表现,对全球金融影响和牵制愈加明显。 金融信心 1、经济信心对投资心理的冲击 随着美国经济的明显减速以及“9·11”事件的冲击,世界经济预期连连下降,经济信心逐渐弱化,进而导致投资趋势明显减缓,比较突出的在于股市普遍性的跌势,其中美国股市与2001年初相比(截至1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谢超峰  
2004年以来,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正不断扩大,交易方式和手段更加先进和多元化,尤其是一级经纪和电子交易的迅速发展。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交易技术的发展,国际金融中介组织逐渐呈现出融合的趋势。文章对融合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等进行分析,说明中介组织的融合对成本节约、信息传递、风险防范与监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温湛滨  
本文指出,上世纪末以来,国际金融业呈以下趋势: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监管发生了深刻变革;金融中心聚散作用日益明显;全球竞争日益激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军  
去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接连发生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和美元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尽管这些事件有其特殊性,但又大多表现出许多共同的方面和特征。这些情况说明需要从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本身来把握其成因。《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世纪之交的中国》一文认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动荡与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有直接关系。这些趋势不仅决定着未来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泽云  
1995年10月23日至11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系、国际金融研究所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举办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研讨班,众多专家学者对国际金融最新发展趋势及影响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玮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作为实现金融功能的载体,在金融体系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功能的互补与深化。各国金融实践在不同经济制度背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融资结构特征,但从金融产品创新、不同产业融资特性以及风险管理角度看,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互补性显著;从发展趋势上看,金融中介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市场化业务方式,而金融市场交易的完成有赖于各种金融中介机构的沟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齐莲英  
中国的金融改革一方面要跟踪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前沿,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与国际接轨中完成向现代金融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金融风险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及金融制度创新与国有经济整合,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对上述主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德磊  
近一、二十年来,现代国际金融在其迅猛的发展过程中,露出许多重要的特征,并由此勾勒出今后的发展趋势。这些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可大体上概括为: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证券化和金融创新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浚淇  陈艺云  
次贷危机以来,中央对手方清算作为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关注,对于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风险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央对手方清算在交易商与交易主体的激励、道德风险与风险管理激励、合约标准化、中央交易对手的协调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后危机时代中央对手方清算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慧文   张文棋   张小芹  
我国已经加入WTO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必将给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带来监管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际金融监管在组织结构体系、法律制度、监管方式、自律机制及监管国际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监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改进我国金融监管的方式,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管的自律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怀谷   郑紫衡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之一。到1992年9月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共306家,其分行网络遍布全港各个角落。来自27个国家的161家海外注册银行中,大部分属于全球最大的500家银行。据1992年6月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显示,香港银行业总资产额为56160亿港元,存款额为14440亿港元,银行同业拆放总额迭27680亿港元,其中79%以上业内交易是与海外银行进行的。由此可见,香港与全球银行体系皆有紧密的联系,拥有一个对外资银行较为开放的市场,对居民在本地与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李万甫  孙红梅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税收发展趋势:减税与增税并举,综合施策是各国税改的总基调;直接税与间接税此消彼长,各国税制结构逐渐趋同;竞争与合作彼此交织,国际税改卓有成效;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中国正逐步成为国际税改的重要力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李万甫  孙红梅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税收发展趋势:减税与增税并举,综合施策是各国税改的总基调;直接税与间接税此消彼长,各国税制结构逐渐趋同;竞争与合作彼此交织,国际税改卓有成效;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中国正逐步成为国际税改的重要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