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7)
2023(3826)
2022(3223)
2021(3020)
2020(2512)
2019(5751)
2018(5972)
2017(11205)
2016(6450)
2015(7499)
2014(7823)
2013(7582)
2012(7201)
2011(6690)
2010(6752)
2009(6328)
2008(6095)
2007(5428)
2006(4801)
2005(4431)
作者
(19413)
(16110)
(15855)
(15366)
(10249)
(7611)
(7460)
(6244)
(6224)
(5840)
(5426)
(5420)
(5369)
(5335)
(5217)
(4983)
(4939)
(4664)
(4587)
(4572)
(4328)
(3998)
(3917)
(3865)
(3757)
(3722)
(3563)
(3506)
(3401)
(3322)
学科
(22728)
经济(22686)
管理(14712)
(11737)
方法(9732)
(9610)
企业(9610)
数学(8145)
数学方法(8075)
(7067)
金融(7060)
(6897)
贸易(6895)
(6892)
中国(6807)
(6770)
(6176)
(6139)
银行(6118)
理论(5962)
(5958)
(5877)
(5856)
(5652)
业经(4151)
教育(3984)
地方(3901)
国际(3746)
体制(3608)
世界(3533)
机构
大学(89662)
学院(88922)
(36707)
经济(35797)
研究(35639)
中国(29574)
管理(28622)
理学(23360)
理学院(23071)
管理学(22559)
管理学院(22408)
科学(20496)
(19997)
(19004)
(18877)
(17081)
研究所(17058)
中心(16353)
(14341)
财经(14218)
农业(13467)
业大(13082)
(12964)
(12932)
北京(12922)
(11812)
(11704)
师范(11618)
经济学(11568)
技术(10977)
基金
项目(54818)
科学(41410)
研究(40395)
基金(38201)
(34039)
国家(33770)
科学基金(27221)
社会(23860)
社会科(22605)
社会科学(22602)
(21155)
教育(19250)
基金项目(19205)
(18444)
自然(17035)
资助(17005)
编号(16765)
自然科(16646)
自然科学(16636)
自然科学基金(16329)
成果(15411)
课题(12931)
重点(12733)
(12303)
(11532)
(11040)
(11010)
(10889)
创新(10367)
科研(10366)
期刊
(42360)
经济(42360)
研究(30535)
中国(21429)
学报(16630)
(16158)
金融(16158)
(15712)
(14492)
科学(13145)
教育(13084)
大学(12254)
学学(11548)
管理(11474)
农业(10265)
国际(8660)
技术(7599)
经济研究(7419)
财经(7320)
(7283)
(6349)
业经(5898)
问题(5772)
(5430)
世界(5359)
理论(4691)
(4546)
业大(4340)
(4319)
论坛(4319)
共检索到150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汉儒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又被称作"牙买加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II"。其区别于国际货币史上其他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如金本位制、英镑本位制等的核心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提供国际价值尺度职能(即为国际交易提供计价单位)、国际流通与支付职能(即提供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职能(即为各国央行提供外汇储备),因此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尽管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却因牙买加体系对其继续履行世界货币三大职能的确认而得以延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庆  
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改革方案,但每种方案都有不足,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可以发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实际上是稳定性差,要达到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稳定性这一目标:改革IMF;构建全球性新的金融架构;安排好区域性货币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一、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及其与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矛盾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沿袭了五十年前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但却在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秩序和纪律,于是,秩序弱化而又缺乏新的原则和理念支撑的“现存的无体系的体系”已经“不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楚明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维系和调节当前国际金融关系的重要保证,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功能缺陷和体系中一些并不公平的国际金融惯例,成为近10多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并引发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利益冲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立强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对于国际货币(即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对涉及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支付原则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储备供应与管理等在国际范围内作出的制度性安排。其核心内容有三个方面:规定用于国际间结算和支付手段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平贵  
本文在全面考察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组织机构协调保证机制、本位货币的构成及发行机制、汇率的确定与调整机制、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各种缺陷,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建的必要性、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系统地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现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严格地论证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宪  余丹  
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本文重点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主要结论是:1994年以前,"对金融机构债权"项目的变动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具有内生性的主要原因,而从1994年开始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则由"国外资产净额"项目即外汇占款的增加主导了我国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进而影响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使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为减轻货币内生性带来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应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建立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后成  商瑾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造成世界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凸显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根源: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制度性缺陷。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威廉·R.怀特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小军  
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状况及新世纪以来表现出的新特征。研究发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除存在软约束的储备货币增长、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和国际收支调节的低效等问题外,还表现出全球通货膨胀不断、美元悖论、新兴市场崛起、外汇储备分配失衡、货币风险高度集中、美元相对地位下降等六大新特征,而这些都源于牙买加体系固有的内在缺陷。因此,本文简要勾勒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聖  
在全球金融治理主体多元化背景下,IMF作为少数正式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IMF协定》虽经历7次修订,但仍未能解决美元霸权利益与责任不对等、内部治理结构失衡、监督职能约束力和执行力有限以及"国际最后贷款人"名不符实等制度缺陷。利益冲突和价值缺陷是IMF现有治理体制存在缺陷的根源所在。国际社会应在转变IMF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区域性安排倒逼IMF治理结构改革,完善IMF监督体系,进一步推动IMF "国际最后贷款人"能力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奚君羊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系由此进入了所谓的牙买加体系。针对牙买加体系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国际学术界多有抨击。例如英国的格雷罕姆·伯德(GrahamBird)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由人为设计和经过专门的补充、修改组成的拼凑之作。①美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兰  
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文章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当前,国际货币无约束的供给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约束现行体系下国际货币的供给行为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考察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供给行为的约束机制,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结合欧元发行之后的情形,本文认为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一、国别性货币发行的价值基础现在流通于世的货币,大多是由各国发行的纸币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银行制度性支付手段(如支票、汇票、期票等等)。在银行制度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时,由银行发出的各种银行凭证流通于社会,是足额地有着商品性货币(黄金货币)价值支持的,流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