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4)
2023(7690)
2022(6232)
2021(5686)
2020(4834)
2019(10804)
2018(10110)
2017(20062)
2016(10576)
2015(11686)
2014(11483)
2013(11549)
2012(10948)
2011(9891)
2010(10235)
2009(9926)
2008(8723)
2007(7700)
2006(6823)
2005(6506)
作者
(32192)
(26631)
(26297)
(25124)
(16953)
(13037)
(12060)
(10333)
(10149)
(9639)
(9127)
(8978)
(8713)
(8663)
(8650)
(8450)
(8009)
(7733)
(7684)
(7527)
(6640)
(6581)
(6580)
(6214)
(6187)
(6165)
(5879)
(5762)
(5580)
(5436)
学科
(39582)
经济(39524)
(29737)
管理(27326)
(27147)
金融(27147)
(24757)
企业(24757)
(23723)
银行(23696)
(23057)
中国(18470)
方法(17256)
数学(14851)
数学方法(14675)
(14194)
(12457)
中国金融(11206)
(9852)
(9741)
(9692)
财务(9674)
财务管理(9654)
(9591)
贸易(9582)
(9435)
企业财务(9353)
业经(9095)
地方(8999)
理论(7777)
机构
大学(148918)
学院(147331)
(63077)
经济(61752)
研究(56637)
中国(50194)
管理(50136)
理学(42399)
理学院(41894)
管理学(41101)
管理学院(40856)
科学(34117)
(31824)
(31573)
(30202)
(29914)
中心(27670)
研究所(27264)
财经(24780)
农业(24175)
业大(23137)
(22696)
(22112)
经济学(21030)
(20635)
(20354)
金融(20288)
北京(20256)
(20148)
银行(19406)
基金
项目(97491)
科学(75585)
基金(71715)
研究(67005)
(64884)
国家(64375)
科学基金(53417)
社会(42780)
社会科(40812)
社会科学(40799)
(37273)
基金项目(36757)
自然(35447)
自然科(34694)
自然科学(34676)
自然科学基金(34083)
(32511)
资助(30760)
教育(30338)
编号(24890)
重点(23061)
(21737)
(21487)
成果(21180)
(20841)
(19749)
创新(19599)
科研(19475)
计划(19261)
国家社会(18510)
期刊
(65983)
经济(65983)
研究(46937)
(34280)
金融(34280)
中国(31130)
学报(29134)
(27272)
(24234)
科学(24195)
大学(21644)
学学(20728)
管理(19553)
农业(17625)
教育(13497)
财经(12927)
经济研究(11730)
(11073)
国际(10847)
技术(10038)
(9511)
(9498)
业经(8693)
问题(8616)
业大(7828)
理论(7741)
世界(7632)
(7423)
实践(6893)
(6893)
共检索到236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俏燕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资产规模并不大的次级债,而危机波及面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创新产生的衍生品CDO快速发展,促使风险承担者分散化、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加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使危机逐步传导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融资产品评级扭曲,更加扩大了金融风险。目前我国楼市火爆、房价攀升、房贷市场增长、通胀率较高、利率不断提高,这些都与美国发生次级房贷危机前的金融背景非常相似,要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冬凌  
本文回顾了近期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对危机中金融市场的动荡做了总结和历史数据比较。总结了金融危机的四种传导途径。分析了华尔街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经济关联程度高的国家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且冲击的程度越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季小立  洪银兴  
通过梳理经典金融危机模型,从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程度两个维度阐释危机生成机理,结合金融深化驱动经济虚拟化的全球背景以及经济虚拟化过程中经济运行的心理依赖特征,推演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汇率-贸易渠道:"波及效应";金融-债务渠道:"传染效应";心理-行为渠道:"羊群效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加速改革的进程中,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发生、阻断危机蔓延和维护我国转型经济安全,应采取的对策为:合理安排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速度;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动态匹配;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对金融市场实施积极干预;拓展国际合作、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玲  蒋广超  蒋广武  
为保证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安全快速发展 ,对金融危机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无疑有迫切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形成机理 ;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振龙  吴靖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君  张荔  
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散的背景,通过两国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以及对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特征和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的现实考察,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伴随着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美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流入长期稳定增长和对外投资的高增长。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形成的依存关系是美国用美元买我们的商品,再通过其资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使我们把得到的美元再借给美国,美国则把借来的美元再投资给我们并且继续购买我们的商品。而这种国际收支长期非均衡发展形成的依存关系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建源  张世林  
金融风险通过某些传导渠道,在国与国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快速蔓延和扩散。这些风险初级层次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外贸和金融的溢出效应得以传导,更进一步,由于投资者心理预期的作用,不同国家和市场即使没有经济上和金融上的关联,仅仅由于环境相似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纯传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江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平价条件是沟通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资产市场的桥梁,是不同市场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基准。当国际平价条件出现非均衡变化时,将直接影响汇率和资产价格。通过汇率和资产价格两个渠道,国际平价条件的失衡将对一国的经济主体和经济变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与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运用国际平价条件传导机制的框架可以合理地解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说明其传导机制对金融危机以及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爱军  
当发生金融危机国家的经济逐渐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后 ,我们应该认真地反思这场危机是通过什么渠道和机制向外传递及扩散 ,并最终把许多国家卷入了它的冲击波范围。本文通过总结分析 90年代以来发生在欧洲、墨西哥和亚洲的金融危机 ,指出其国际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汇率与外贸的传导机制 ;( 2 )游资与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 ;( 3)国际负债的传导机制 ;( 4 )产业联动效应的传导机制。本文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范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邸倩  蒋海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Probit模型中引入政治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四次金融危机传导中的三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溢出效应和净传导效应比季风效应更能解释金融危机的传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昊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价格的金融性逐步体现出来,增加了形成价格和稳定价格的难度。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国际原油期货、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大波动对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减少或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应对措施是: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控制粮食定价权;着力稳定国内物价,完善价格控制管理体系;注重信息共享,强化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亮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天然缺陷以及美国持续的内外失衡造成的。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当前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和恐慌、信贷市场的急剧萎缩,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延缓了全球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提出了改革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增加国际金融组织在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责任等重要课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辉  
现代金融危机以90年代爆发的三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为代表,即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也使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广、程度深,这也正是本文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议题。即通过汇总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现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并予以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与20世纪末泰铢贬值导致的亚洲金融危机比较,二者在爆发的背景、导火索、作用机理与监管安排上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其区别则主要表现在由策源地经济规模及货币的国际地位所决定的爆发模式与影响范围。要有效地化解危机的不利影响并避免我国重蹈类似的覆辙,就需要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上寻找政策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使世界面临着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所决定的。同时,从技术和管理层面研究金融危机的成因,深刻总结其中的教训,认真探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对之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