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7)
2023(14101)
2022(12469)
2021(11858)
2020(10059)
2019(22916)
2018(23048)
2017(44782)
2016(24208)
2015(27646)
2014(27469)
2013(27129)
2012(25104)
2011(22745)
2010(22833)
2009(21499)
2008(20829)
2007(18239)
2006(16133)
2005(14431)
作者
(70364)
(57711)
(57707)
(54714)
(36802)
(27801)
(26501)
(22875)
(21855)
(20713)
(19664)
(19290)
(18266)
(18194)
(17833)
(17718)
(17345)
(17177)
(16688)
(16496)
(14312)
(14232)
(14084)
(13201)
(13044)
(12932)
(12902)
(12854)
(11621)
(11317)
学科
(92752)
经济(92641)
管理(66457)
(64348)
(51234)
企业(51234)
方法(43444)
数学(37111)
数学方法(36727)
中国(27843)
(27641)
贸易(27627)
(26874)
(25847)
(23938)
业经(20179)
(19899)
(19623)
(18378)
银行(18333)
地方(18088)
(17497)
(17120)
金融(17118)
农业(16408)
理论(16382)
(15286)
(14616)
财务(14550)
财务管理(14513)
机构
大学(345187)
学院(344169)
(139598)
经济(136567)
管理(134059)
研究(116991)
理学(114920)
理学院(113632)
管理学(111711)
管理学院(111097)
中国(91888)
(74513)
科学(71103)
(66329)
(59681)
(54304)
研究所(53965)
中心(52657)
财经(52572)
业大(49816)
(49598)
北京(47745)
(47684)
(45460)
师范(45081)
农业(42769)
(42685)
经济学(41177)
(40804)
财经大学(39091)
基金
项目(227592)
科学(177406)
研究(168505)
基金(163885)
(142358)
国家(141215)
科学基金(119983)
社会(103873)
社会科(98319)
社会科学(98295)
(87336)
基金项目(87151)
自然(78057)
教育(76761)
自然科(76142)
自然科学(76122)
自然科学基金(74716)
(74297)
编号(70768)
资助(68247)
成果(57750)
重点(50943)
(50534)
(48210)
课题(47957)
(46604)
科研(43548)
创新(43508)
项目编号(43451)
教育部(43090)
期刊
(154398)
经济(154398)
研究(107213)
中国(63030)
学报(51982)
(48943)
管理(48691)
科学(47861)
(47522)
大学(39061)
教育(37287)
学学(36664)
(36444)
金融(36444)
农业(34507)
技术(28109)
业经(25703)
经济研究(25561)
财经(24514)
(22277)
问题(21083)
(20807)
国际(20614)
理论(18379)
(17901)
图书(17779)
实践(16914)
(16914)
商业(16450)
技术经济(16009)
共检索到516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新华  吴怡林  
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2022年的俄乌冲突,我国粮食贸易格局面临着的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国际粮食供求呈现紧平衡状态,部分粮食贸易大国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贸易政策,这都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结合国际新形势,从我国粮食进出口来源、品种及发展潜力分析我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趋势,从进口供求风险、价格波动风险、垄断风险、来源国贸易政策风险等方面对我国粮食进口风险进行评价,最后从粮食进口策略及国内自给策略提出防范粮食进口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坤林  殷菡笑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性和长期性持续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大国。在新形势下,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但是,研究发现中国在利用国际粮食资源方面依然存在国际市场循环压力点风险、国际供应链断点风险、国际运输断点风险等。为有效应对国际粮食资源利用风险,在借鉴其他国家主要做法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实际提出如下对策:立足国内,稳步提升国内粮食供应保障能力;放眼国际,构建多渠道的海外粮源体系;衔接断点,推动国内外双向循环发展;互通有无,建立区域粮食安全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晓智  
通过对近20年世界粮食的生产、消费与贸易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世界粮价波动带有明显的周期性质,供需基本面的变化仍然是本轮国际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从短期看,未来两三年全球粮食供求状况将有所改善,国际粮价维持在相对不高的水平上。对中长期的预测为,粮食需求的增长速度仍将快过产量及供给的增长速度,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道亮  卢凤君  
应用二维评判方法,划分了我国各地区粮食供求的余缺类型,分析了各类型地区粮食的流量、流向及其在地区间粮食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外推了未来我国地区间粮食贸易格局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我国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艳君  
我国是粮食贸易大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粮食进口在世界粮食进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我国粮食进口对国际市场相关粮食品种价格影响越来越大,也使国内市场和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玉娟  孙浩然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从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现状及粮食进口贸易的现状出发,在理论上定性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溶花  曾福生  
粮食贸易是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世界粮食贸易也呈稳步增长。通过对近几十年世界粮食贸易格局变动情况的分析,文章得出:21世纪以来,世界粮食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并将继续呈平稳上升态势;小麦是世界粮食贸易中规模最大的品种,但未来玉米和大豆的贸易增速将比之更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是主要粮食出口地区,非洲和亚洲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未来的地区差距将更显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志刚  王亚  
粮食产业中的"三量齐增"的怪象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际粮食贸易的现状、趋势以及中国利用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的现状与特征的分析,分析了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当前国际粮食贸易市场来促进中国供给侧改革,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志刚  王亚  
粮食产业中的"三量齐增"的怪象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际粮食贸易的现状、趋势以及中国利用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的现状与特征的分析,分析了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当前国际粮食贸易市场来促进中国供给侧改革,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艳丽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它是一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的商品。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粮食问题。从整体上来看,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地区间粮食生产的发展极不平衡,当今世界仍有8亿多人缺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静伟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成为一个广泛热议的话题。国内粮食进口的风险逐渐增加,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规避我国粮食进口风险,必须找出影响粮食进口风险的因素。为此,在对我国粮食进口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晶  臧星月  李天祥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交汇之际,全球粮食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这不仅会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保障与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本文聚焦分析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粮食安全领域双循环的战略定位和相互关系,并在研判国家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内外部主要风险点和压力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发展格局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在于畅通粮食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该进就得进"和"该保必须保"双目标的协调统一,推动双循环"内外统筹,协调互促"。围绕粮食安全领域连通国际循环中的可能"断点"、治理国内循环中的内在"压力点"、抵御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潜在"冲击点",增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定力可着重从五个方面发力:一要转型粮食安全保障既有思维,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动力;二要筑牢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能力基础,激发国内循环运行活力;三要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外部粮源供应体系,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四要升级既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化解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的冲击压力;五要健全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治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