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3)
2023(10300)
2022(8326)
2021(7869)
2020(6362)
2019(14424)
2018(14581)
2017(26982)
2016(14855)
2015(17164)
2014(17046)
2013(16136)
2012(14480)
2011(12841)
2010(13162)
2009(12316)
2008(12735)
2007(11850)
2006(10687)
2005(10031)
作者
(40347)
(33290)
(33148)
(31368)
(21266)
(15795)
(15312)
(12786)
(12500)
(12060)
(11108)
(10965)
(10928)
(10745)
(10194)
(9998)
(9925)
(9915)
(9898)
(9629)
(8455)
(8107)
(8073)
(7850)
(7742)
(7600)
(7388)
(7197)
(6764)
(6630)
学科
(55834)
经济(55762)
(54079)
管理(53463)
(51369)
企业(51369)
方法(20134)
(19964)
(19213)
贸易(19195)
(18587)
业经(18259)
中国(17680)
技术(17014)
(15411)
财务(15381)
(15367)
财务管理(15345)
数学(14850)
数学方法(14707)
企业财务(14650)
(14563)
理论(13741)
技术管理(12185)
(11692)
地方(11059)
(10320)
银行(10299)
(9997)
农业(9964)
机构
学院(206271)
大学(202349)
(83139)
经济(81304)
管理(78469)
理学(65789)
理学院(65121)
管理学(64186)
管理学院(63765)
研究(63628)
中国(51418)
(42251)
(42207)
(35396)
科学(35077)
财经(32192)
(30880)
中心(29547)
(28991)
(28181)
(27419)
师范(27174)
北京(26841)
研究所(26793)
(26367)
经济学(24545)
业大(24484)
技术(23946)
(23613)
财经大学(23586)
基金
项目(122782)
研究(97872)
科学(97135)
基金(85692)
(72047)
国家(71350)
科学基金(62715)
社会(61016)
社会科(57749)
社会科学(57736)
(50878)
教育(47329)
基金项目(45311)
编号(41988)
(40675)
自然(37766)
自然科(36926)
自然科学(36921)
自然科学基金(36314)
成果(35217)
资助(33274)
(31731)
课题(29910)
创新(28544)
重点(27896)
(26876)
(26714)
项目编号(25920)
(25802)
(25087)
期刊
(102601)
经济(102601)
研究(66814)
中国(49305)
(37927)
管理(35413)
教育(34303)
学报(25728)
(25194)
科学(24526)
(22232)
金融(22232)
技术(21513)
大学(20895)
学学(18855)
业经(18317)
财经(16717)
农业(16403)
经济研究(16142)
(15912)
(14467)
问题(14111)
国际(13970)
图书(12074)
财会(11917)
职业(11088)
会计(11084)
(11044)
论坛(11044)
技术经济(11018)
共检索到33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一纲  
长期以来,传统的国有外贸专业公司虽然出口金额年年跃上新台阶,创汇指标一年一个新高度,但辉煌的业绩不能抹去这样一个事实:国有外贸专业公司只是一个以收购制为主的单纯出口公司,它的经营方式单一,销售规模也不算太大(同国外的同类公司相比),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畸形的高速发展中成长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而它的规模又是与它的实际功能不相匹配的。国有外贸专业公司的人员少则四、五百人,多则一、二千人,公司结构大而全,小一统,分工过细,机构重叠,冗员过多,人浮于事,销售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活力日渐萎缩。当前,在外贸工作也要实行两个“转变”的大背景下,当庞大的出口机器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过于肥胖的身躯是站立在一个...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有必  
本文对外贸专业公司“实业化、集团化” 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经营组织形式应遵循“小外贸,大社会” 的发展方向:推进外贸经营的审批制向依法登记注册制转变,尽快使外贸经营主体回归生产企业;外贸公司应在大社会的分工背景下,弱化其产业化功能,强化其流通和服务职能;鼓励建立欧美型大型跨国产业资本集团,不宜把综合商社作为集团化的一种模式在外贸行业中推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服务业,实现非贸易功能社会化;大力倡导和鼓励“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拓展外贸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阎金明  
市场经济中的我国专业外贸公司正处在一个极其关键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就能脱颖而出,否则将被无情的竞争所淘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走工贸结合之路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当前外贸出口面临的困难以及传统的工贸结合思路受到的挑战;提出了工贸联手,以形成规模和从“两个转变”、企业制度创新中寻求新机遇的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高文伟  
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国家对外贸实行高度垄断政策,外贸专业公司在进出口行业无人可以竞争,因此上海外贸专业公司(以下简称“沪外贸”)承担了上海以及华东地区外贸出口的全部任务。 从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引入,沪外贸独家经营进出口的局面被打破,沪外贸在上海出口中的地位每况愈下:从1990年占上海市出口比重的75%;到1997年只占29.21%。1998年上半年,上海外贸行业出口同比增长9.47%,但沪外贸却同比下降7.72%,而且盈利大幅减少。尤其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更使部分沪外贸雪上加霜,陷入了困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慧敏  
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外贸经营活动已逐渐由垄断经营向公平竞争方向发展,逐步摆脱了过去受计划控制,在长官意志下增长的模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是,我国外贸企业,特别是外贸专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出现了出口下降以及外贸企业的亏损额和亏损面不同程度的增加。据业内高层人士评述,目前国有外贸企业的总本经济效益不理想,有盈利的企业只占30%,能够勉强维持的占40%,亏损的占30%。这些情况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参数的变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小彬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市级外贸专业公司原有的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本文就地市级外贸专业公司如何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结合惠州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建立出口货源生产基地以及发展远洋贸易等措施,以加快实业化的进程和开拓海外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宗贤  
40年带有袭断性质的外贸体制,在今日改革开放的强劲冲击下,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与竞争迅速地取代着计划与垄断.面对现实,各大专业外贸公司通过几年的艰苦实践,逐步适应着市场对外贸企业的要求.但是,客观形势的迅速发展,不断地给我们出新的课题,逼迫我们必须进行新的调整.否则,我们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德堋  
近几年来,报刊上对技术引进开展了讨论,有关领导部门也组织研究了这个问题。但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认识尚未完全统一起来。这就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技术引进工作。笔者想对技术引进的概念谈一点看法。什么是技术引进?我认为廓清它的概念是政策的需要,是有实际意义的,不是学究式的争论。它将牵涉到一系列政策界限问题。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厚斌  张雷  
浅谈国际清算的概念中国银行总行国际清算部马厚斌,张雷如何理顺清算关系,疏通清算渠道,从而保证国际结算业务顺利快捷地进行,发挥中行优势,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成了从事国际清算工作人员研究的课题。国际清算在中国银行伴随国际结算的发展已实践了几十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苗森  陈鸿飞  
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在外贸领域已推行多年,较好地促进了外贸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不可否认,随着外贸业务的不断发展,该制度在实践中呈现出日益复杂的特点,而在理论上,却仅依据民法的若干条款和部门规章来调整生产企业与外贸公司的代理关系,缺乏规范、对口的法律保障,存在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现象。通过对外贸代理制和1999年发布实施的新《合同法》中代理制度的关系进行剖析,对新《合同法》与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分析比较,明确了外贸代理制可依据新《合同法》中关于代理的规定来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善松  
探讨了林权的内涵、公有、共有、私有等概念,公有、私有与共有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汉利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要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本文主要阐述了业务创新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重要性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中业务创新的总体思路以及业务创新中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