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2)
- 2023(13259)
- 2022(11217)
- 2021(10431)
- 2020(8302)
- 2019(19191)
- 2018(18870)
- 2017(35897)
- 2016(19171)
- 2015(21197)
- 2014(21187)
- 2013(20970)
- 2012(19972)
- 2011(18045)
- 2010(18785)
- 2009(17315)
- 2008(16972)
- 2007(15454)
- 2006(14206)
- 2005(13097)
- 学科
- 济(84833)
- 经济(84744)
- 管理(58173)
- 业(57186)
- 企(45392)
- 企业(45392)
- 中国(30203)
- 地方(27914)
- 农(26589)
- 方法(23865)
- 业经(21833)
- 技术(20626)
- 数学(19619)
- 数学方法(19304)
- 财(18073)
- 农业(17945)
- 制(16927)
- 银(15289)
- 银行(15277)
- 贸(14998)
- 贸易(14979)
- 行(14814)
- 地方经济(14509)
- 融(14502)
- 金融(14500)
- 学(14449)
- 易(14378)
- 发(14113)
- 策(13970)
- 环境(13940)
- 机构
- 学院(270889)
- 大学(266027)
- 济(115400)
- 经济(112692)
- 管理(103906)
- 研究(97414)
- 理学(86969)
- 理学院(85875)
- 管理学(84618)
- 管理学院(84046)
- 中国(76698)
- 京(60233)
- 科学(56329)
- 财(53772)
- 所(48308)
- 江(44966)
- 中心(44865)
- 研究所(42716)
- 农(40664)
- 财经(40247)
- 北京(39508)
- 范(39408)
- 师范(39147)
- 州(36564)
- 经(36117)
- 院(35729)
- 业大(35196)
- 经济学(33762)
- 师范大学(31188)
- 农业(30859)
- 基金
- 项目(170016)
- 科学(135902)
- 研究(132077)
- 基金(120019)
- 家(101982)
- 国家(100997)
- 科学基金(88051)
- 社会(84489)
- 社会科(80109)
- 社会科学(80095)
- 省(69383)
- 基金项目(63691)
- 教育(59529)
- 划(57377)
- 编号(54537)
- 自然(53559)
- 自然科(52285)
- 自然科学(52278)
- 自然科学基金(51321)
- 资助(47148)
- 成果(45114)
- 发(43338)
- 创(40164)
- 课题(39977)
- 重点(38130)
- 创新(36621)
- 部(36335)
- 发展(35979)
- 展(35392)
- 国家社会(33824)
共检索到445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金箴
本文通过以中国北京为例,分析近几年北京在发展创意产业过程中存在问题,包括创意产业影响城市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创意产业发展出现趋同化和制造业化现象,以及发展集聚区过程中出现建筑利用、发展出现利用单一和过度规划的倾向等方面,进行相对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建议,以充分发挥创意产业在帮助城市转型、发展创意城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意产业 问题 对策 北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新常态下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采用2008-2015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王丽龄
集聚带来效益在很多产业领域得到证实,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全面集聚是否是有效的?论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在产业间的差异,应用CES模型分析了北京市文创产业三大类细分产业的集聚效益及动因。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进一步通过动因分析,提出分类引导集聚的必要性与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江辉
本文通过对北京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包括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不明显,产业价值链不完善,以及产业聚集过程中出现盲目趋同化的现象等,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对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创意产业 问题 对策 产业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怡琦
历史街区因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然温床",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保护历史街区原真性并为历史街区的发展注入活力而成为历史街区更新的新途径。本文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梳理了北京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发展的驱动力。实现历史街区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时疏导、调整,以实现三种驱动力均衡做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玢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业态,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发展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劳动生产率为切入点,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找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剖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战略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劳动生产率 北京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泓明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已远远先于理论,缺少理论指导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晶 曹麦
本文在界定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将创造增加值6402亿元,吸收从业人员294万人,分别占北京市GDP和北京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4.8%和20.7%。最后,本文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灰色预测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柏青 李勇军
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都市创意农业发展有助于我国都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助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避免乡村的衰败。为此,在"创意+"农业产业链再造的情况下,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其创意农业发展的实践,分析认为北京创意农业属于政府和市场双向驱动型创新模式,并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形成创意园、示范区、农场、展会等实践形态,需要通过调控-引导机制、平台搭建和评价机制、创新和协同发展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品牌与产权保护机制予以落实。
关键词:
创意农业 创新驱动 都市农业 模式 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周 何燕
生猪产业一直是四川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 ,但近年来却陷入困境。四川猪肉价格的低迷和川猪市场的不断萎缩 ,对广大农民的收入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对于“猪粮安天下”的四川而言 ,川猪能否走出困境 ,不仅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上说 ,也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事。对此 ,作者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并对四川如何抓住机遇 ,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以及观念、制度的创新而走出困境提出了对策思路。
关键词:
生猪产业 结构调整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晟 赵雪平 吴骏毅 刘兴
现有研究没有足够重视大学在新产业空间构建中的参与方式与动力,也缺乏对其网络地位的深入刻画。本研究以北京规划设计业为例对此予以讨论。采取结构式问卷和深度访谈,搜集非格式化的企业数据,并利用UCINET工具分析地方网络结构。研究表明:大学参与产业政策制定及商业模式决策,并进而影响城市产业空间重塑;除自建园区外,大学还以合建、参建等方式与其它机构共建创意园区,并能增强园区内部功能联系。这既反映创意产业对知识、创新和人才等高级要素的内在诉求,又应合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变。丰富的创意资源、广泛的校友网络以及在专业领域内的品牌影响力,是大学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资源基础。正因此,大学能够跨越其周边集聚区的空间边界,在城市创意产业网络中占据中心度较高的位置,发挥"桥梁"作用。通常,少数大学的功能地位远高于其它同行。
关键词:
大学 创意产业 设计企业 集聚 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晟 任灵芝 付晶 李伟
公私合作关系对西方城市内城新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北京工业设计业为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结构化问卷取得材料,分析在中国特定制度环境下公私合作对城市新经济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及其它组织,推动工业设计业迅速成长。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是,在中国,地方政府通常居于主导地位,其它组织的话语权较少,但是可以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扩大政府公共治理的影响力。政府派出机构充当行政职能部门、行业中间组织、企业等多种角色,成为政府与其外部网络的连接点。因此,它可以被看作以单个项目建设为基础的公私合作制度或平台,有效提高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幼稚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协同效应。
关键词:
公私合作 创意产业 工业设计 公共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建立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北京市2010-2016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每个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确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是最重要的动因,而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路径: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规划、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创产业链来推动北京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翠霞 罗雁翎 高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积极推动和扶持其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及现存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产业 创意产业 战略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淑艳
当前建设世界城市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市向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迈进提供了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对世界城市产业中心建设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国际化程度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