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0)
2023(9073)
2022(7489)
2021(6894)
2020(5634)
2019(12479)
2018(12531)
2017(23137)
2016(12939)
2015(14628)
2014(15103)
2013(14650)
2012(13794)
2011(12624)
2010(13048)
2009(12603)
2008(12414)
2007(11777)
2006(10759)
2005(9845)
作者
(38596)
(32602)
(32041)
(30880)
(20337)
(15469)
(14554)
(12337)
(12329)
(11797)
(11137)
(10962)
(10560)
(10330)
(10296)
(9833)
(9408)
(9357)
(9343)
(9105)
(8388)
(7937)
(7904)
(7494)
(7368)
(7311)
(7160)
(7057)
(6721)
(6605)
学科
(49364)
经济(49261)
管理(40275)
(39876)
(28873)
企业(28873)
(28593)
农业(18990)
(18207)
(17924)
中国(16247)
业经(16204)
方法(13890)
(12715)
地方(12091)
(11435)
银行(11415)
数学(11323)
数学方法(11117)
(10916)
(10844)
(10357)
金融(10350)
体制(9378)
(9229)
财务(9186)
财务管理(9154)
(8874)
制度(8873)
(8794)
机构
学院(189127)
大学(186242)
(74994)
经济(72945)
管理(67233)
研究(66784)
理学(55887)
理学院(55263)
管理学(54216)
管理学院(53872)
中国(53824)
(40733)
(39966)
科学(38902)
(38151)
(34279)
(32612)
中心(31633)
研究所(30106)
财经(29883)
农业(28433)
业大(28091)
(26673)
(25784)
师范(25531)
(25390)
北京(25380)
(25157)
(23955)
经济学(22740)
基金
项目(117760)
科学(91937)
研究(90791)
基金(83311)
(71920)
国家(71188)
科学基金(60068)
社会(57659)
社会科(54113)
社会科学(54104)
(47794)
基金项目(43295)
教育(41439)
(39073)
编号(38440)
自然(35877)
自然科(34985)
自然科学(34976)
自然科学基金(34319)
成果(33799)
资助(33324)
(27976)
课题(27921)
重点(26680)
(26027)
(25997)
(24451)
(24117)
国家社会(23543)
(22689)
期刊
(99438)
经济(99438)
研究(61117)
中国(47811)
(42180)
(33533)
学报(30133)
科学(27454)
农业(26998)
管理(25691)
教育(24723)
(24216)
金融(24216)
大学(23785)
学学(22440)
业经(19037)
技术(15880)
财经(15500)
经济研究(13405)
(13348)
问题(13055)
(11218)
(10991)
农村(10937)
(10937)
农业经济(10399)
(9439)
理论(8772)
经济问题(8772)
世界(8538)
共检索到312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贺雪峰  
本文认为 ,在自上而下的政绩评价机制下面 ,县乡之间及乡村之间 ,很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 ,利益整体化了的县乡村三级 ,既可以摆脱自下 (农民 )而上的监督 ,又可以有效摆脱自上 (中央 )而下的监督。这种情况下 ,政绩工作和中心工作本身就成了县乡村三级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制造出来的工具。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是抽象地建立所谓现代行政体制 ,而是应该消极行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晓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人们所关心的宏观经济问题,特别是通货膨胀的形势问题,展开分析。文章着重探讨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背后的体制根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谋洲  李红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在其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只有加强规划和管理,加大投入、培训和宣传力度,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营销网络,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兴德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随着农村税费体制的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面临着教育经费缺额难补、校舍危房改造资金无保障、初中发展高峰的经费难筹措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主要在于现行的义务教育拨款体制与农村学校的财政现状不相适应。对此 ,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兴元  
本文结合对多级财政体制与结构的分析,探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状况、特点、问题及成因,梳理各级政府的事权、收入权和支出权的划分和运作问题,从规范角度提出解决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的一些思路。研究发现,"下管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和部分以"上级交办制"为特征的事权划分方法与国际上通行的财政联邦制原则相抵触,并且两者偏离了地方民主财政规则和程序的补充,这些因素均不利于提高我国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效率,因而有必要对之深化改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树檀  马越  
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孙树檀,马越通过对石家庄市、邯郸市、邢台市建筑市场的重点调查,发现当前我省建筑市场仍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拖欠工程款问题今年一季度全省国有、城镇集体建筑业被建设单位累计拖欠工程款336、3亿元,其中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阳晓红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匹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当前有必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构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监督保障机制,完善支农金融产品加快服务创新,建立农村金融资金回流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琴  
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部分。现行制度导致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质量偏低、范围较窄、矛盾突出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全面反思当前的财税体制形成、发展所依据的经济结构基础,通过多层面的制度创新对目前的县乡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建立真正适应我国农村实际和公共品供给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臧跃茹  孙学工  郭春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从计划控制转向市场化经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多元化的生产经营主体。但由于实行以药养医制度,公立医院垄断药品购销,加之价格管理、市场监管、招标采购和医保支付制度尚不完善,导致药品生产行业出现产业集中度低、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弱、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流通行业出现市场集中度低、流通环节加价过高、流通秩序混乱、发展布局不合理、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促进药品生产流通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医药分开和公立医院改革,充分发挥价格引导和医保机构的监督约束作用,加快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并不断提高药品生产流通的市场集中度和现代化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湖南省大庸市农业银行湖南省慈利县农业银行联合调查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购销体制的变化,农副产品价格的放开,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农村经济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近,我们在慈利县就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涉及三个乡镇,14个村,96家农户。调查主要采取座谈、询问、调查表、问卷表等形式进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波  
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扶贫使得部分农民陷入外出打工与在家务农的两难选择、扶贫并未显著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质量、扶贫使部分地区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扶贫过程中各参与方存在腐败行为等方面。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表现为在人性认识上存在误区、对提高贫困者的自身素质重视不够、与扶贫相关的制度建设落后等。解决对策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精神、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重视提高人口质量、通过加强党性教育和完善监管制度、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人口脱贫创造物质条件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波  
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扶贫使得部分农民陷入外出打工与在家务农的两难选择、扶贫并未显著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质量、扶贫使部分地区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扶贫过程中各参与方存在腐败行为等方面。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表现为在人性认识上存在误区、对提高贫困者的自身素质重视不够、与扶贫相关的制度建设落后等。解决对策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精神、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重视提高人口质量、通过加强党性教育和完善监管制度、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人口脱贫创造物质条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