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3)
2023(12748)
2022(11219)
2021(10662)
2020(8809)
2019(20355)
2018(20236)
2017(39948)
2016(21816)
2015(24204)
2014(24178)
2013(23942)
2012(22137)
2011(19977)
2010(20062)
2009(18305)
2008(17866)
2007(15704)
2006(13919)
2005(12380)
作者
(62238)
(51580)
(51141)
(49081)
(32997)
(24574)
(23418)
(20238)
(19574)
(18540)
(17693)
(17304)
(16504)
(16411)
(16014)
(15989)
(15526)
(15277)
(14728)
(14641)
(12819)
(12736)
(12481)
(11750)
(11586)
(11450)
(11369)
(11291)
(10290)
(10137)
学科
(89514)
经济(89426)
管理(63606)
(60781)
(51089)
企业(51089)
方法(38686)
数学(33394)
数学方法(32980)
(23964)
中国(23234)
(22246)
地方(22113)
业经(19589)
(18779)
(16470)
(15874)
贸易(15867)
农业(15849)
(15380)
(14729)
(14346)
理论(14293)
环境(13901)
(13823)
财务(13758)
财务管理(13735)
技术(13547)
(13249)
银行(13210)
机构
大学(307414)
学院(307360)
管理(124835)
(123915)
经济(121152)
理学(108274)
理学院(107041)
管理学(105362)
研究(104792)
管理学院(104776)
中国(76955)
(65691)
科学(64499)
(56248)
(52228)
研究所(47610)
中心(46595)
(46303)
(45014)
财经(44980)
业大(43970)
(41814)
北京(41724)
师范(41481)
(40849)
(38805)
(36603)
农业(35952)
经济学(35895)
师范大学(33443)
基金
项目(210597)
科学(166288)
研究(156499)
基金(152317)
(131794)
国家(130683)
科学基金(112599)
社会(97600)
社会科(92509)
社会科学(92484)
(82027)
基金项目(80958)
自然(73161)
教育(71469)
自然科(71386)
自然科学(71373)
自然科学基金(70095)
(69210)
编号(64715)
资助(62954)
成果(52917)
重点(47152)
(46528)
(45917)
课题(44693)
(43386)
创新(40399)
教育部(39834)
科研(39711)
项目编号(39699)
期刊
(137291)
经济(137291)
研究(92884)
中国(54579)
管理(46061)
学报(45235)
科学(43620)
(41592)
(40364)
教育(35171)
大学(34274)
学学(32127)
农业(29037)
(27391)
金融(27391)
技术(26348)
业经(22788)
经济研究(21616)
财经(21119)
(17945)
问题(17735)
图书(16521)
理论(15496)
技术经济(15095)
科技(14968)
现代(14665)
(14286)
实践(14256)
(14256)
资源(13809)
共检索到447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鹭  李宏  
区域结构的调整,是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巨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区域性协调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调节区域之间在经济总量与发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异,实现区域性的协调发展,也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重要职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性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自然、历史以及体制与发展基础方面的差异性,各区域之间无论是在经济总量方面,还是在收入水平方面,一直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燕临  李宏  
需求结构的失衡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总需求构成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失衡的需求结构既会使得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暴露在外部冲击风险之下,也会降低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同时,居民消费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总需求的比重过低已经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阻碍因素。从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崇明  
信贷结构调整策略中至关重要的是信贷注入方式,而注入方式的关键又在于划分专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业务和经营性贷款业务。因为,作为政策性贷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计划性,真正能体现市场原则、运用市场作用的主要是经营性贷款业务。我认为,政策性业务的范围是可以随条件的变化面变化,但政策性业务却是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存在的,我既不赞同那种因为政策性业务的范围有变化而否定改策业务存在的观点,也不赞同把政策性业务范围划得很死而建立政策性银行的观点。我国专业银行的国家所有制决定了它必须坚持银行自身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原则,那么专业银行即使实现企业化经营,也无须独立成立政策性银行。根据这一国情,我们可以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金成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空间布局、区域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有赖于企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加强城市的分工合作,以及在环"珠三角"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爱国  黄勋  
当前 ,我国金融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不协调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为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必须对不合理的金融结构进行调整 ,建立起科学、高效的金融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明奇  高鸿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这就要求把信贷增量的有效分配与信贷资产存量的合理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信贷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各地资源条件相结合,形成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运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2013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互相作用的经济模型,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协调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从而造成产业发展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趋势在增强。最后,提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利军,鲍全盛,王华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个人信贷管理部、个人金融业务部联合课题组  穆乐华  张蕾  杨怡然  熊慧  舒畅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个人消费信贷的市场发展策略和产品结构普遍存在着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本文以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为例,立足考察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产品结构,通过横向对比,指出产品布局和市场策略缺陷,并就改进产品结构和调整市场发展策略提出具体的建议,包括: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采用不同的市场策略,全力打造明星产品组合、强化品牌宣传,以品牌战略提高客户忠诚和满意度;发挥现有优势,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拓展营销渠道,特别是大力发展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开展前瞻性的产品定价研究,做好迎接利率市场化的准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克敏  
文章通过对国有经济地位、行业分布、国有经济控制力、空间分布和国企效率等多个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简要归纳出湖北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中存在以下五个问题:经济实力亟须提升,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私有经济相对不足;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弹性不足;国企效率需要提高,国企管理中可能存在资产导向等。文章在综合思考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湖北省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基于客观现实,对湖北省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万山  
描述了我国工业品过剩的状态 ;分析了其相对过剩的结构特征和结构成因 ;提出了我国工业结构优化的四点战略性对策 ,即加快国有工业战略性大重组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 ,把农村工业纳入城市工业体系 ,确立以IT产业带动工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桂世镛  
中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的调整都是在“短缺”条件下,以总量扩张的方式来调整结构。随着结构的改变,技术结构和经济素质有所提高,但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粗放式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次大的结构调整是8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这次调整以农村改革和发展为始点,城市与农村相互推动,加工工业空前大发展。这次结构调整的显著标志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向温饱的水平迈进,城市居民的耐用消费品由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的“老三大件”向电视、电话等家用电器过渡。在这次调整中,尽管大部分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工业总产值的1/3,但是工业和农业的结构与素质没有大的改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晔  赖章福  
本文针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域和产业效应,运用1978—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在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很强,主要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效应,而财政政策对第三产业的效应有待提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中部地区的产业调整效应很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西部地区对第二产业的效应较弱,而对第三产业的效应较强;三个区域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效应,都表现得不甚理想。据此,本文给出了实证结果的制度致因,并进一步从探索区域性差异化的货币政策、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构建开发性金融与财政的协调互动机制等方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平  李世祥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多年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区域经济冲突仍是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大障碍。地方政府竞争是造成这一障碍的根本原因。为消除这一障碍,需要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出台新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倡导树立全面的政绩观;尽快完善财税体制,加快资源价格体系改革,推进要素合理流动;由中央政府主导区域协调立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尽量跳脱行政区域,立足经济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