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2)
- 2023(14652)
- 2022(12362)
- 2021(11438)
- 2020(9383)
- 2019(21320)
- 2018(21100)
- 2017(40795)
- 2016(21785)
- 2015(24567)
- 2014(24636)
- 2013(24979)
- 2012(23801)
- 2011(21925)
- 2010(22753)
- 2009(21834)
- 2008(21575)
- 2007(19864)
- 2006(18592)
- 2005(17572)
- 学科
- 济(115067)
- 经济(114926)
- 业(65971)
- 管理(60586)
- 农(51447)
- 企(42496)
- 企业(42496)
- 中国(34466)
- 农业(34160)
- 方法(33465)
- 地方(29991)
- 数学(28955)
- 数学方法(28670)
- 业经(28035)
- 制(26329)
- 财(24757)
- 银(20295)
- 银行(20279)
- 行(19660)
- 学(19099)
- 融(18977)
- 金融(18975)
- 贸(18580)
- 贸易(18562)
- 发(18100)
- 体(17963)
- 易(17945)
- 地方经济(16287)
- 环境(15740)
- 策(14641)
- 机构
- 学院(327154)
- 大学(324586)
- 济(151285)
- 经济(148163)
- 研究(120632)
- 管理(120003)
- 理学(100137)
- 理学院(99054)
- 管理学(97624)
- 中国(97096)
- 管理学院(97021)
- 财(72721)
- 京(70080)
- 科学(66341)
- 农(64307)
- 所(61466)
- 中心(54999)
- 财经(54553)
- 研究所(53926)
- 江(53592)
- 经(49022)
- 农业(48443)
- 经济学(46628)
- 业大(46626)
- 北京(45545)
- 范(43827)
- 师范(43521)
- 州(42213)
- 院(41964)
- 经济学院(41523)
- 基金
- 项目(194900)
- 科学(153672)
- 研究(151280)
- 基金(139784)
- 家(119177)
- 国家(118021)
- 科学基金(100302)
- 社会(99233)
- 社会科(93777)
- 社会科学(93757)
- 省(76823)
- 基金项目(72686)
- 教育(67562)
- 划(62774)
- 编号(62509)
- 自然(58212)
- 自然科(56722)
- 自然科学(56710)
- 资助(56661)
- 自然科学基金(55664)
- 成果(53280)
- 发(48230)
- 课题(44460)
- 部(44458)
- 重点(43881)
- 制(41964)
- 国家社会(41258)
- 发展(40244)
- 创(39942)
- 性(39851)
- 期刊
- 济(193043)
- 经济(193043)
- 研究(113125)
- 中国(78712)
- 农(67541)
- 财(54862)
- 管理(46412)
- 农业(45125)
- 学报(44657)
- 科学(43841)
- 融(42891)
- 金融(42891)
- 教育(36958)
- 大学(36356)
- 学学(34055)
- 业经(33454)
- 经济研究(29474)
- 技术(29309)
- 财经(28309)
- 问题(26218)
- 经(24494)
- 业(21599)
- 贸(19850)
- 世界(19533)
- 技术经济(18054)
- 国际(17421)
- 经济问题(17213)
- 农村(17047)
- 村(17047)
- 农业经济(16229)
共检索到547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玉平
在看到我国农村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着这很多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基础设施不论是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还是农村经济发展来说都是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只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才会"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但是目前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永康 吴尚民
一、对当前农村经济形势的两种不同判断 第一种观点: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增长陷入困境,很可能出现新一轮的徘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严重威胁。其理由是: 第一,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形势严峻,农民种粮种棉积极性下降。有专家指出,今年夏粮(冬小麦)面积减少900万亩,南涝北旱,灾情较重,苗情长势不好,全国弱苗面积在1.5亿亩以下,占小麦面积的40%。据农业部估计,今年粮的种植面积仅为16.3亿亩,已经低于16.5亿亩的警戒线。如果单产没有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很可能低于去年。由于价格不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江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其中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估算,70年代,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27%是靠科技进步实现的,到80年代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提高到了35%。科技进步在乡镇企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文
我国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农产品出口是历来就有的,改革后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引进外资,创办“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乡镇企业产品大量出口。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980年到1984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①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逐渐增加,由198O年的130.7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257.7亿元,增加了97.2%;②农业开始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付坤媛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蓬勃兴起,以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为内容的经济运动,带来了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局面,农民群众努力挣脱传统经济格局的束缚向分工分业和专业化生产发展,农村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村、专业队、专业户,形成了村为基础的农业服务体系。由于新的经济体制受到旧的经济关系和思想观念的顽强抗阻,服务体系薄弱、服务内容单一,难以发展,这个矛质表现在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廷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村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必须看到,近两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相对滞缓。进一步启动农村经济增长,必须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启明
当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很快,资金供求矛盾很大,农村储蓄如何组织更多资金适应需要? 探索农村储蓄的形态变化,分析其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集聚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农业经济不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农村资金的形态变化及其走势农村储蓄是农户间歇资金和节余资金的转换形式。当前,农户资金是一种动静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项任务将伴随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社会主义发展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抓住了生产力 ,就抓住了根本。发展农村生产力 ,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要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要素的优化组合 ,发挥其整体效应 ,产生 1+1>2的效果。本期刊发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一文 ,期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乐天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话题。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倍受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了切实推进新时期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我国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例如,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保障全国城乡适龄儿童与少年都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布局结构调整,以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惠及农村学生。与此同时,寄宿制学校纷纷建立,以对农村儿童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支持;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机制,鼓励城市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此外,国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佛锐
边贸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和一种形式。随着自然经济和闭关锁国格局的解体,边贸经济也日益活跃。为使边贸经济进一步发展,有些问题应引起人们思考。一、我国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我国边贸已陆续开放,且有些地区边贸规模、范围已远远超出边贸居民产品交换的内容,其发展速度和趋势也超出人们想象。据估计,边贸年成交额约占对外贸易年进出口额的5%。现从几处边贸口岸可略见其典型发展情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吉元
陈吉元同志的这篇文章,提出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应进一步推进对农村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工作。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今后我刊将加强对农村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的报道,欢迎大家围绕有关问题积极为我刊撰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普文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就是党中央要把农业搞上去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发展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整个农业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和安排整个农村的建设。其中包括发展农村信贷事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舒志勇
研究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首先需要考虑几个约束条件。第一,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合作金融组织必须始终坚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所确定的合作金融性质;第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忽略现实金融宏观控制的要求;第三,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适应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为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俊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多种困难和挑战,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民生明显改善,办了许多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一、深刻认识我国"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荣胜
本文认为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 ,“市场导向”也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以及生态农业建设 ,应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创新才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