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9)
- 2023(2930)
- 2022(2614)
- 2021(2289)
- 2020(2004)
- 2019(4356)
- 2018(4194)
- 2017(8538)
- 2016(4594)
- 2015(5060)
- 2014(4874)
- 2013(4968)
- 2012(4533)
- 2011(3974)
- 2010(3936)
- 2009(3632)
- 2008(3636)
- 2007(3197)
- 2006(2920)
- 2005(2624)
- 学科
- 税(21541)
- 税收(20117)
- 收(19953)
- 济(16274)
- 经济(16260)
- 管理(12832)
- 业(11973)
- 企(9180)
- 企业(9180)
- 财(8946)
- 方法(8063)
- 数学(7520)
- 数学方法(7450)
- 农(5118)
- 财政(4253)
- 务(4135)
- 财务(4134)
- 财务管理(4130)
- 企业财务(3952)
- 环境(3948)
- 收入(3754)
- 政(3675)
- 中国(3664)
- 农业(3438)
- 学(3274)
- 贸(3141)
- 贸易(3140)
- 业经(3123)
- 易(3052)
- 出(2799)
- 机构
- 学院(63053)
- 大学(62738)
- 济(26806)
- 经济(26368)
- 管理(23366)
- 研究(20960)
- 理学(20522)
- 理学院(20288)
- 管理学(20000)
- 管理学院(19882)
- 财(18613)
- 中国(15521)
- 财经(13227)
- 科学(12968)
- 京(12599)
- 农(12040)
- 经(11966)
- 税(11011)
- 所(10793)
- 业大(10320)
- 江(10074)
- 财经大学(9724)
- 农业(9516)
- 研究所(9474)
- 务(9084)
- 中心(9036)
- 税务(8490)
- 经济学(8479)
- 省(8350)
- 经济学院(7846)
- 基金
- 项目(41833)
- 科学(33001)
- 基金(31305)
- 研究(29469)
- 家(27928)
- 国家(27717)
- 科学基金(23687)
- 社会(19621)
- 社会科(18811)
- 社会科学(18805)
- 基金项目(16709)
- 省(15947)
- 自然(15083)
- 自然科(14764)
- 自然科学(14760)
- 自然科学基金(14529)
- 划(13532)
- 教育(12940)
- 资助(12531)
- 编号(11768)
- 成果(9769)
- 重点(9260)
- 部(9145)
- 创(8854)
- 国家社会(8844)
- 发(8718)
- 创新(8319)
- 性(8195)
- 制(8148)
- 科研(8100)
共检索到96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梅新育
针对当前的减税呼声,本文对我国财政增收、增支因素、地方财政风险及收入失衡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推进增值税转型等措施是必要的,但全面减税的主张不可轻易推行。关键在于调整改善政府支出结构,加强对政府支出的监督。
关键词:
税收政策 减税 财政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俞越 孙超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净出口都已经后续乏力,应该把注意力向消费转移。拉动居民消费,应对企业和居民减税让利,藏富于企,藏富于民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翠翠 宁云才
基于包含结构性减税政策的DSGE模型,研究以劳动力需求和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下不同减税政策组合的宏观经济影响;同时通过计量模型有效分解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以分析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需求合力冲击下减税政策组合的居民福利状况,并评价不同减税政策的效果,为最优减税政策的选择提供依据。最终得出结论:全要素生产率冲击下,组合型减税政策可放大外部冲击的正面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劳动需求冲击下,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较强,可更好地平滑外部冲击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下组合型减税政策与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福利效应要优于单一减税政策;政府需要在了解外部冲击类型的前提下,根据宏观政策目标,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的税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冬生
尽管营改增有减税效果,但是影响税负的,不仅仅是税制。市场影响税负,业务影响税负,管理影响税负。影响营改增减税效果的,最起码有以下三个非税收因素:一是市场竞争地位。市场竞争地位,影响税负能否转嫁,影响税负轻重。试点纳税人在提供服务时,如果是卖方市场,可以在原价格基础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安 巩鑫
当前,减税降费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企业双元创新的重要举措。文章以2012—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根据减税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深入研究减税降费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减税降费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式创新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考虑股权性质、地区分组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了减税降费对实质性创新的正向效应,但对策略式创新的影响不明显。在非垄断企业的样本中,减税降费对实质性创新具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在大企业的样本中,减税降费对策略式创新具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文章为减税降费政策驱动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式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减税降费政策嵌入企业双元创新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蓉 祖进元 王雯
本文拟分析供给学派理论形成的经济学背景与经济传导机制以及经济效应,以此对我国"新常态"下减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政策指引,并为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提供适当的税收政策依据与支撑。
关键词:
供给学派 减税 税率 经济转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温家宝总理关于"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指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邀请众多知名财税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收集分析了多个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鼓励投资和刺激消费方面所采取的税收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具体政策建议。现予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海英
以上市外贸企业为样本,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量研究增值税减税背景下外贸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税改前后影响因素的变化,得出减税后外贸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重点是经营活动收入、经营活动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要素项目。外贸企业可建立完善的所得税影响因素信息收集系统,通过收集要素信息,突出税收筹划重点,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要素项目的税收筹划,以达到提高企业税收筹划效率、降低企业实际税负、增加企业现金流的目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华如兴 潘文卿
进入2002年,尽管美国经济有“复苏”迹象,世界经济形势也有所“回暖”,而国际经济“变数”仍然存在,加之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入世的“冲击”将逐渐显现,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有可能增大。在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世界经济走势,并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还要既考虑近期,又考虑中长期发展,改善宏现经济政策体系,力求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国际经济变数 消费需求 消费贡献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莫长炜 邹乐欢 王燕武
2016年以来,以“降成本”为导向的减税降费政策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但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在这段时期持续下行。在当前经济运行趋势不明朗、市场需求信心仍然不足的背景下,提升民间投资对财政政策的政策敏感性,将是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利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检验了不同经济运行时期决定企业投资的主导因素差别,然后借助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分析不同投资主导因素下财政政策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显示:在经济收缩时期,企业投资更多受消费需求因素拉动,成本因素的作用有限;反之,在经济扩张时期,成本因素对企业投资的激励作用大于消费需求因素。在此背景下,当消费需求主导企业投资时,财政增支的“促投资、促就业和稳增长”效应优于减税。然而,市场出清与否会影响增支的正向效应,削弱其相对于减税的作用优势。在引入财政支出职能分类和内生财政政策规则之后,前述结论保持稳健。本文认为,决策部门要顺应当前企业投资主导因素的转变,财政政策取向要变“降成本”为“扩需求”,强调更有利于刺激有效需求的增支导向。本文对于激励企业投资、优化财政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体富
进入新世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 ,各国纷纷推出了减税计划和方案 ,形成了新一轮世界性的减税趋势和浪潮。我国自 1 998年以来 ,税收收入连年大幅增长 ,这对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经济形势的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税收长期超常增长 ,加重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 ,对刺激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利。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 ,从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来看 ,中国应采取完善税制、适度减税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仁月 马海涛 张晨
由于技术异质性,企业会面临不同的生产前沿,具有不同的要素产出弹性和技术效率,而减税如何通过影响要素产出弹性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企业效率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构建了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以几种典型的税率式减税和税基式减税为条件类别变量,探究不同减税方式对企业要素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样本企业可以归属于两个技术类别,类别一具有更高的要素产出弹性、技术效率值和技术进步率,而类别二的技术效率增长率较大;二是税率式减税和税基式减税表现出不同的强弱效果,企业所得税减税优于增值税减税。因此,本文建议扩大企业所得税税率式减税和税基式减税的适用范围;根据企业规模和年龄确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加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的产出要求;减并和下调增值税税率以提高要素产出弹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福成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和征税能力对于财税体制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税收竞争、不确定性等因素对于征税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意愿的征税税率小于其征税能力时,外地的实际税率、未来产出的不确定性、不同时期产出在政绩考核中的相对权重、转移支付等非税收财政收入以及征税能力成本函数等因素,对地方政府征税能力投资及未来的征税能力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并不是单调的,而是取决于具体条件。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间的实际税率或征税能力并不是同向变化的
关键词:
税收竞争 不确定性 征税能力 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