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9)
2023(10232)
2022(8274)
2021(7688)
2020(6608)
2019(15152)
2018(15238)
2017(30333)
2016(16906)
2015(19401)
2014(19985)
2013(19856)
2012(18554)
2011(16717)
2010(17132)
2009(16307)
2008(16551)
2007(15471)
2006(13892)
2005(12738)
作者
(51131)
(43529)
(42881)
(41257)
(27081)
(20763)
(19573)
(16929)
(16334)
(15559)
(14759)
(14458)
(13722)
(13606)
(13497)
(13359)
(13345)
(12554)
(12477)
(12463)
(10918)
(10873)
(10636)
(9993)
(9837)
(9818)
(9812)
(9537)
(8940)
(8875)
学科
(76442)
经济(76365)
(51345)
(47330)
管理(41289)
农业(31019)
(30091)
企业(30091)
方法(28571)
数学(25201)
数学方法(24905)
中国(21322)
业经(20613)
(17604)
地方(16567)
(16498)
(15879)
(13713)
贸易(13707)
(13320)
(13157)
(12343)
银行(12312)
土地(11816)
(11717)
(11373)
(10961)
金融(10958)
(10690)
农业经济(10506)
机构
学院(250194)
大学(246557)
(104672)
经济(102348)
管理(92278)
研究(88060)
理学(78111)
理学院(77244)
管理学(75795)
管理学院(75353)
中国(70579)
(64746)
科学(54770)
(53464)
农业(49928)
(47148)
(46998)
业大(44407)
中心(42973)
研究所(42129)
(41533)
财经(36500)
(33767)
北京(33676)
师范(33480)
(32886)
(32345)
经济学(31360)
(30953)
农业大学(30743)
基金
项目(157875)
科学(122277)
研究(117553)
基金(111658)
(97109)
国家(96168)
科学基金(80521)
社会(73347)
社会科(68925)
社会科学(68902)
(63782)
基金项目(59309)
教育(52888)
(52525)
编号(50706)
自然(50127)
自然科(48832)
自然科学(48817)
自然科学基金(47908)
资助(44992)
成果(41711)
(36051)
重点(35640)
(35389)
(35284)
课题(34548)
(31893)
(30281)
科研(30123)
创新(29858)
期刊
(126406)
经济(126406)
研究(74065)
(67315)
中国(55570)
农业(45111)
学报(41549)
科学(38185)
(36268)
大学(31450)
学学(29702)
(29009)
金融(29009)
管理(28788)
业经(26289)
教育(26199)
(22075)
技术(21190)
问题(18962)
财经(17889)
经济研究(17532)
(15372)
农村(15369)
(15369)
(14817)
农业经济(14668)
世界(14150)
经济问题(13026)
技术经济(12936)
资源(12705)
共检索到390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洪潜  郭晓鸣  沈茂英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高潮,农用土地的非农化过程出现了全面加速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调整土地管理体制和政策,既有效保护十分宝贵的耕地资源,又充分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对土地的客观需求已经现实地成为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到四川省绵阳市对当前农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性调查,现提出若干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斌  贾生华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 ,土地非农化不可避免。中国人多地少 ,农用地资源相对比较稀缺 ,生态、吃饭、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对土地非农化进行调控。由于农用地存在外部性 ,单纯市场调控失效 ,政府调控成为必然。政府调控有三种方法 :减少建设用地收益、提高农用地收益、既减少建设用地收益又提高农用地收益。政府调控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通过市场发挥作用 ,中央政府应该收取地方政府的土地非农化收益 ,以此对农民的农用地经营进行补贴 ,以达到有效调控土地非农化的目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忠  
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理论是土地征用过程提出的重大命题。据此命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应该突出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征地合理补偿机制。应该从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贴标准、正视征地行为等方面完善征地制度,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陈姣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贵阳市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挖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城镇化改革,加强基层平台的支撑作用,积极维护农村劳动者的各项权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沿源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对土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和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两难选择。我国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过度非农化,导致土地资源在农用和非农用之间的扭曲配置,这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和矛盾激化。笔者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王青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耕地非农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从人类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角度提出了分析耕地非农化对土地退化影响的基本思路;然后基于这一思路,并结合对全国层面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深入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的耕地非农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由耕地非农化所引致的耕地开垦、耕地集约利用以及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等人们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会最终引起土地资源的退化:包括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加剧、土壤质量的退化以及土地污染的加剧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进入转型时期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和非农化总体上比转型期之前明显加快,但是,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与非农化水平,而且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化与非农化都出现了趋于滞缓的新变化。体制型的城市化滞后必然导致非农化转移滞缓。新世纪来临之际,中国必须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的新一轮再推进,大力促进城市化推动型的城乡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孝强  吴次芳  方明  
产业、人口和土地非农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与表现,其协调性关系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协调耦合度模型和重心法分析1999年至2011年浙江省城市化过程中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性与空间均衡性,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全省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耦合度得到持续提高,由0.54上升至0.76,从中协调耦合等级发展为较协调耦合等级,各市协调耦合度及其等级都获得相应提高,但"北高南低,南北分化"的空间差异特征依然显著;2以2005年为界,前半期全省及省内各市协调耦合度增速较快,但2005年之后显著放缓,说明促进各要素协调非农化的难度在上升;3地区不平衡未得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秀芝  陈会广  陈利根  
农地非农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保护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农地非农化调控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而,基于农地非农化调控的要求,从农地非农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来探讨农地非农化的调控机制问题及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吉军  许实  马贤磊  陈健  
研究目的:模拟土地非农化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方法:斯坦克尔伯格模型和库诺特竞争模型。研究结果:土地税费政策监管不力和地方政府间的过度竞争是造成土地过度非农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结论: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间的关系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税费政策,加强税费监管;二是引导地方政府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避免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的恶性竞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全  龚晓  
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最重要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处在中期发展阶段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增加。而这一般是通过土地农转非,即土地非农化,改变土地使用用途性质来进行的。因此,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也是大量土地农转非的过程。据测算,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相应减少41万公顷耕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涛  
通过对土地非农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征收、转让和产权等制度性问题提供相关对策,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熠  姚耀军  邵桂荣  
农业发展不足和投入不足的现实成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取向的最大产业背景因素。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主要可以归纳为理论层面成因和一般性原因。本研究运用农业比较利益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羊群行为理论,形成对农业上市公司非农化经营成因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对其非农化经营的一般性成因做了分析。研究认为,政府应当为农业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绩效创造外部条件,才可能真正引导农业上市公司"专心务农";政府扶持政策应当逐步实现市场化导向;农业上市公司目前主要应当实施农业专业化经营战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实施农业主业相关多元化战略,现阶段应尽量避免非相关多元化经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德坤  朱道林  王霞  
农地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同时还具有生态的、社会的功能,而在土地市场上的土地价格中仅仅反映了前者,后者却没有得以有效的体现,而土地产权制度也无法提供一种农地有效保护的激励。因此对于农地保护而言,斯密所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无法有效地配置土地以达到社会最优。从农地保护、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外部性对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荣南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定量揭示了经济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联系,并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动力结构、测度指标进行了简要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