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0)
2023(10531)
2022(8970)
2021(8438)
2020(6949)
2019(15623)
2018(15448)
2017(30292)
2016(16357)
2015(18512)
2014(18712)
2013(18387)
2012(17823)
2011(16344)
2010(17215)
2009(16426)
2008(16255)
2007(15276)
2006(14375)
2005(13208)
作者
(47915)
(40660)
(40216)
(38379)
(25959)
(19531)
(18038)
(15609)
(15496)
(14757)
(14050)
(13553)
(13167)
(13018)
(12882)
(12179)
(11812)
(11795)
(11751)
(11532)
(10509)
(10039)
(9946)
(9519)
(9260)
(9183)
(9118)
(8723)
(8378)
(8069)
学科
(89514)
经济(89422)
(51000)
(46912)
管理(42434)
农业(31118)
(29674)
企业(29674)
方法(24858)
地方(22822)
中国(22350)
数学(21701)
数学方法(21312)
业经(20621)
(17312)
(16449)
(15760)
(14416)
(13617)
贸易(13608)
地方经济(13255)
(13180)
(13131)
(13097)
银行(13088)
(12636)
(12577)
金融(12576)
(12348)
及其(12166)
机构
学院(245668)
大学(241220)
(115728)
经济(113353)
研究(90883)
管理(90847)
理学(76188)
理学院(75370)
管理学(74052)
管理学院(73589)
中国(72875)
(55361)
(51932)
科学(51107)
(51050)
(46836)
中心(42733)
农业(41796)
研究所(41333)
(40854)
财经(39310)
业大(37525)
(35368)
经济学(34982)
(33178)
师范(32978)
北京(32824)
(31591)
经济学院(31026)
(30725)
基金
项目(147011)
科学(115662)
研究(113998)
基金(105414)
(90607)
国家(89351)
科学基金(75499)
社会(73957)
社会科(69558)
社会科学(69541)
(57728)
基金项目(53837)
教育(50485)
编号(47937)
(46909)
自然(44579)
资助(44038)
自然科(43462)
自然科学(43452)
自然科学基金(42662)
成果(41082)
(34488)
(33380)
课题(33113)
重点(32552)
(30970)
国家社会(30361)
(30301)
(29257)
发展(29121)
期刊
(150545)
经济(150545)
研究(83090)
(59438)
中国(55877)
农业(39763)
(38124)
学报(34262)
科学(33341)
管理(33292)
(32021)
金融(32021)
大学(27693)
业经(26710)
教育(26365)
学学(26148)
经济研究(22044)
技术(21730)
财经(20311)
问题(20205)
(18626)
(17746)
世界(16722)
农村(15463)
(15463)
农业经济(14729)
(14276)
技术经济(14130)
经济问题(13956)
(12778)
共检索到409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梅铁明  
1.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一是一些行确定调查点和调查户的基础工作不完善,使一些调查对象明显地缺乏基本反映当地经济状况的代表性。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调查户家庭经济境况已发生重大变化,普遍性变成了特殊性。2.调查户原始记录失真。受调查户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加之调查员辅导宣传工作跟不上,原始帐务记载水平较低,错记、漏记、迟记现象十分普遍。3.调查资料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建伟  
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详细地描述了失地农民家庭各种具体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调查表明,失地农民家庭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收支结构不尽合理,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帮助失地农民家庭增加收入并引导其合理消费,防止其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促使其生计的可持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丁泽霁  
这个研讨会的题目是小农与市场。讲到我国当前的农民,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小农。这涉及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经济性质的认识。应该说,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的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因而,农村社会经济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体农业经济,另一方面是农民家庭经济。这两方面是不能分割的;集体经济采取了农户分散家庭经营的形式;农民家庭经济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而得以存在。集体经济组织因掌握着土地所有权而对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进行调节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忠贵  
近年来 ,一种具有突出特色的新型农业微观组织——家庭农庄 ,在湖北省松滋市悄然兴起 ,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家庭农庄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 ,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彦和  
中国稳定的农民家庭经济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李彦和研究中国问题不懂得农民问题不行;研究中国农民问题不研究农民家庭经济等于隔靴搔痒。所以,中国成功的政治家都是农民问题的专家,古今概莫能外。本文拟就农民家庭经济的作用、特点和变化趋势谈一些看法。一、稳定的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文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靖羽  周静  杨柠泽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的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剖析影响农民家庭再次创业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农民家庭再次创业的关键因素包括年龄、自评健康状况、家庭的年人情支出额度、自有住房情况、创业间隔、家庭参与项目投资额以及先前创业次数。考虑群体内部异质性后发现,造成两代农户再次创业差异主要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以及自有住房四个因素。建议农民家庭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对待创业活动;重视农民素质的培养,提升农民家庭实现自我实现与发展的源动力;区分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提高就业质量与就业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步淑段  刘淑艳  杜哲培  刘晓晴  
对部分省份农民家庭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其收入水平及结构、支出水平及结构、投资品种及结构、筹资品种及结构;并对其他农民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了农民整体收入低,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年轻家庭比年长者家庭有更多的节余;农民支出上普遍节衣缩食;投资品种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基建开支、生产资料开支、教育经费支出较大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基本空白等理财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赵尚梅  赵翠霞  
为引导失地农民有效使用土地补偿金,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以济南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选项设计助推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存在明显的"保守与冒险"并存现象;其心理机制是城郊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金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所致,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其家庭资产选择影响极为显著;通过对土地补偿金的描述方式进行选项设计,发现当土地补偿金以多账户方式发放时,失地农民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高风险资产占比降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苏加兰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家庭教育对人材成长的重要影响认识得越来越深刻了。为了搞好家庭教育,人们越来越舍得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大的物力、财力。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现在的家教工作中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倾向性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岩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地市681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对失地农民的家庭资产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即高收入失地农民偏好高风险家庭资产,低收入失地农民偏向低风险家庭资产。通过建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财富效应"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金钱稀缺感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调节作用,失地前家庭资产与高风险资产占比的关系伴随失地农民金钱稀缺感的降低而变强。本研究揭示,失地农民的家庭财富通过投资风险偏好和金钱稀缺感影响其家庭资产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伟伟  张云华  
我国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更多权利已经并应进一步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已经赋予农民,但这三项权利需要强化;处分权应明确其权利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区分物权性流转和债权性流转;请求权(承包地返还、承包地妨害排除与妨害防止、足额承包地重大妨害补偿与征收补偿)应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黎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家庭再生产与城镇化目标相绑定,带来家庭消费方式的变迁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农民家庭普遍面临着消费扩张而支付能力有限的困境。对此,农民家庭采取透支性消费、保留一部分农业"自给经济"以及代际"两栖"消费等消费策略,通过最大限度地调配家庭资源,甚至是透支家庭资源,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家庭再生产。当前农民家庭消费以透支为主要特点,这种消费模式在促进城镇化率提升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蕴藏着不良社会后果。基于此,扩大内需的关键不在于盲目刺激农民消费需求,而在于提升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