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2)
2023(8592)
2022(6864)
2021(6414)
2020(5271)
2019(11691)
2018(11402)
2017(22164)
2016(11781)
2015(12694)
2014(12576)
2013(12363)
2012(11554)
2011(10541)
2010(11016)
2009(10858)
2008(9776)
2007(9069)
2006(8328)
2005(7849)
作者
(31260)
(26561)
(25747)
(24872)
(16288)
(12716)
(11784)
(10227)
(10012)
(9517)
(8968)
(8816)
(8292)
(8104)
(8090)
(8053)
(7743)
(7618)
(7614)
(7381)
(6725)
(6441)
(6368)
(6302)
(6104)
(6058)
(5928)
(5579)
(5473)
(5280)
学科
(50105)
经济(50050)
(48984)
(41460)
农业(32816)
管理(26248)
(25643)
金融(25642)
(23886)
银行(23884)
(23266)
中国(21561)
(20133)
企业(20133)
业经(17991)
(15961)
地方(15611)
方法(13823)
(12614)
数学(12602)
农业经济(12541)
数学方法(12470)
中国金融(11044)
(10568)
(10516)
(9461)
农村(9444)
发展(9095)
(9080)
(8665)
机构
学院(159147)
大学(152213)
(70993)
经济(69477)
管理(60303)
研究(54085)
中国(51589)
理学(50940)
理学院(50518)
管理学(49775)
管理学院(49499)
(46070)
农业(34401)
(32698)
(31086)
中心(29585)
科学(28940)
业大(28032)
(26623)
(26178)
财经(24786)
研究所(23043)
(22769)
(22457)
银行(21974)
(21765)
经济学(21029)
(20778)
农业大学(20622)
(20561)
基金
项目(100501)
研究(80982)
科学(79532)
基金(71856)
(60351)
国家(59617)
社会(53092)
科学基金(51601)
社会科(49936)
社会科学(49926)
(41809)
基金项目(37593)
编号(35385)
教育(35149)
(32645)
成果(29014)
自然(28957)
资助(28321)
自然科(28266)
自然科学(28264)
(27985)
自然科学基金(27775)
(24332)
课题(23945)
(22389)
重点(22013)
国家社会(21956)
(21827)
(21500)
(21399)
期刊
(88097)
经济(88097)
(53905)
研究(49982)
中国(40774)
(37086)
金融(37086)
农业(35880)
(23346)
学报(21695)
业经(21195)
科学(20954)
大学(18409)
管理(17568)
学学(17440)
教育(17349)
(15518)
农村(15207)
(15207)
农业经济(14653)
技术(13074)
问题(12735)
财经(11968)
经济研究(10964)
世界(10376)
(10203)
(10050)
经济问题(9740)
农村经济(9447)
社会(9013)
共检索到264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冯爱林  
面对当前农村金融资源有效供给滞后于现实需求的事实,如何从实证调查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判断,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新时期基层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基于这一判断,本文从当前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与供给的协调性出发,探求一般性规律,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再清  彭建刚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昌焕  
宜昌农村地区在金融供给与需求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出现了金融供给趋于多元化、需求重点领域突出等特点;农村金融供求之间存在着区域间不平衡、金融需求迅速扩大与金融改革滞后、金融需求类型增加与供给方式有限、金融供求扩大与配套机制不足四个主要矛盾;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应有政策倾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改革进取等多项配套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水峻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三农"金融支持受到体制、政策和环境等制约,农村金融供给的抑制仍很突出。本文立足农村金融供给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制约"三农"金融支持的深层次因素,辨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定位,在借鉴国外农村金融供给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元化新型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光伟  
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刻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农村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农村金融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农民金融问题和乡村金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农业金融问题。而农业生产从来都是面临低预期收益与高风险,这也是农业金融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在这个条件的约束下,农村金融需求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供给,其结果必然是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因此,本文认为,打破低水平金融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提高预期收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斌  
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积极推动"三农"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各类资源的不断流入,金融要素的持续注入更是至关重要。因此,如何立足于农村实际,分析农村金融现状,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问题,必将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玉冰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同时明确指出解决好占80%以上人口的"三农"发展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定,全面落实控制信贷总量、适当调整力度、合理调整结构的方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各项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困难的情况下,为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治理整顿、深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平  章力建  杜彦坤  
本文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及特点,认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与供给失衡、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通过建设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培育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为推进农村金融整体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宏程  
金融抑制是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金融供给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海英  顾超超  黄梓薇  郭瑞  
本文基于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长三角区域农村金融系统的协调程度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显示,近十年来,长三角区域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结构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性明显好于样本期早期;农村金融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总体上保持在良好协调水平之上;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子系统表现出较强的调整的协调性特征,规模—结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尽管保持在协调水平之上但显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效率—结构子系统明显处于不协调甚至失调状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陕西省分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课题组  
一、历史与现实: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轨迹及反思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狭义上指在农村社区及城市郊区具体从事货币融通等金融业务服务的部门构成的网络,包括农业银行县级支行及附设在区乡的营业所和村级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服务经营机构(包括信用联社、信用社、信用分社和信用站)。这些机构按各自的服务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小良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目前在一些不发达地区,涉农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动力,表现为农村金融信用社一枝独秀,使得农村金融产品开发远远落后于城市金融。本文就呼唤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完善信用体系,科学定位农村金融职能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华伟  
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笔者从我国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入手,分析得出其在支农方面存有诸多缺陷,难以有效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应重构农村金融组织,形成分工合理、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