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3)
- 2023(11731)
- 2022(9310)
- 2021(8502)
- 2020(7050)
- 2019(16088)
- 2018(15938)
- 2017(30957)
- 2016(17059)
- 2015(19187)
- 2014(19356)
- 2013(19269)
- 2012(17764)
- 2011(16099)
- 2010(16311)
- 2009(15312)
- 2008(15424)
- 2007(14398)
- 2006(12690)
- 2005(11420)
- 学科
- 济(79193)
- 经济(79122)
- 业(51768)
- 农(50332)
- 管理(41102)
- 农业(33306)
- 方法(31253)
- 企(29930)
- 企业(29930)
- 数学(27991)
- 数学方法(27782)
- 业经(22798)
- 中国(21602)
- 地方(17474)
- 财(17297)
- 制(15295)
- 学(14273)
- 贸(14199)
- 贸易(14194)
- 发(14045)
- 易(13825)
- 农业经济(12502)
- 银(11922)
- 银行(11892)
- 发展(11699)
- 展(11674)
- 行(11352)
- 融(11014)
- 金融(11012)
- 策(10968)
- 机构
- 学院(251202)
- 大学(247121)
- 济(107967)
- 经济(105828)
- 管理(93794)
- 研究(86547)
- 理学(80971)
- 理学院(80106)
- 管理学(78741)
- 管理学院(78287)
- 中国(67253)
- 农(64204)
- 科学(53358)
- 京(51517)
- 农业(49311)
- 财(46868)
- 所(44593)
- 业大(44337)
- 中心(41619)
- 研究所(40480)
- 江(39477)
- 财经(37091)
- 经(33754)
- 经济学(33380)
- 范(33038)
- 师范(32720)
- 北京(31740)
- 州(30707)
- 经济学院(30493)
- 农业大学(30408)
- 基金
- 项目(166066)
- 科学(130174)
- 研究(122680)
- 基金(119891)
- 家(104524)
- 国家(103561)
- 科学基金(87911)
- 社会(79240)
- 社会科(74737)
- 社会科学(74714)
- 省(66483)
- 基金项目(64040)
- 教育(54647)
- 划(54517)
- 自然(54444)
- 自然科(53152)
- 自然科学(53137)
- 自然科学基金(52207)
- 编号(51232)
- 资助(47252)
- 成果(41017)
- 发(38032)
- 重点(37208)
- 部(37158)
- 农(36079)
- 课题(34270)
- 创(34209)
- 国家社会(33278)
- 创新(32039)
- 科研(31754)
- 期刊
- 济(124926)
- 经济(124926)
- 研究(71163)
- 农(68527)
- 中国(50564)
- 农业(46279)
- 学报(42439)
- 科学(38481)
- 财(35213)
- 大学(32723)
- 学学(31115)
- 管理(28886)
- 业经(27087)
- 融(26885)
- 金融(26885)
- 教育(23144)
- 业(22172)
- 技术(20714)
- 问题(18548)
- 经济研究(18270)
- 财经(18006)
- 经(15513)
- 版(15396)
- 农业经济(15193)
- 农村(15188)
- 村(15188)
- 世界(14073)
- 技术经济(13086)
- 经济问题(12882)
- 资源(12155)
共检索到375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波
随着农村人口,尤其是拥有技术专长、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谋求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大量减少,村庄形成一种房屋、土地被大量闲置的现象,这就是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既有利也有弊,具有明显的两面性。本文通过简要概括农村"空心化"现象而分析了其产生的利弊,指出:在应对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时,应扬其利而去其弊,进行科学的整治和改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力求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村 “空心化”现象 空心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文勇
与平原或低丘陵地区相比,黄土丘陵地区农村聚落空心化表现出农村聚落空心化比例较高、新扩带与空化带的界限相当模糊、新建住房沿交通线和山脚展布、破坏和浪费的土地数量更多等特点。农村聚落空心化不仅破坏了农村聚落生态环境,而且加剧了黄土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也使以窑洞景观为典型特征的村镇形态面临消失的危险。农村聚落空心化涉及农村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因此,其对策研究要重视在农村聚落空心化的生命周期与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从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地揭示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本质规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村聚落空心化 黄土丘陵地区 晋西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水 姜凯帆 孙永福
通过对苏北农村人口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外流的现状,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城乡收入差异、家中有未成年学生、有老人需要赡养和国家的政策等与农民外流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口空心化 农民外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华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农村空心化问题,经历了漫长的治理过程,基本经验是以法律为保障,依托政府的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初期,日本空心化治理的经济手段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引入工商企业到地方城市和农村,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近年逐步转向内生性发展,不断探索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中日农村空心化治理面临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然而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努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空心化治理道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春华 姚逸苇
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受到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化"为主题的既有文献进行梳理,使用美国学者加里·戈茨(Gary Goertz)提出的概念分析方法,从"基本层次"、"二级层次"和"数据/指标层次"对"农村空心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结构和层次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农村空心化"概念是一个包含多层含义的复合概念,包括"地理空间空心化""人口结构空心化""经济资源空心化" 3个二级层次。而且3个二级层次中任意一个维度都可能引发其他两个维度的变化,呈现出可相互替代的"家族相似性"关系。在一些农村空心化的研究中,农村社会和政治的"空心化"也经常被视作"农村空心化"的维度之一,但是二者仅仅是农村人口结构空心化所衍生的现象。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农村人口空心化 概念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远宏
农村空心化现象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出现,政府的政策倾向和制度约束引起农业要素非农化加剧,使农村经济增长和农业发展出现要素瓶颈。农村空心化就是农村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过度外流,导致耕地规模减少,某些产业衰退,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着重分析农村资金的过分外流导致农业衰退的现象,然后提出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强化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等措施制止农村资金外流,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资金外流 价格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丽桂
本文对重庆武陵山区3县6村的农村及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微观层面的数据,分析了我国西南丘陵山区农村空心化的发展现状及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在农村空心化发展趋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西南山区 农村空心化 农业生产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莫光辉 于泽堃 祝慧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体系逐渐被解构,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态势,农村空心化也成为制约农村有效治理的困境之一。立足当前农村空心化的乡村社会变迁实际,梳理了农村空心化的基本含义,认为农村精英向城市的单向外流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人才极度匮乏并会造成乡村治理疲软乏力的治理困境,分析了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两岸村"同心共建"工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及其成效,从人口流动维度探索了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建构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空心化 同心共建 协同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倩雯
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入城市逐步形成空心化,与农忙时节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形成鲜明矛盾。文章在对广东省阳东县大沟镇、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乡葛庄村以及四川省西充县黄竹坝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4月社会资源研究所发布的关于中国农业雇工现状的报告,从对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农业雇工现状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雇工难、雇工费用上涨等现象,接着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及农民观念的转变,并通过文献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空心化背景下农业雇工的特征即:农村空心化使农业雇工具有技能水平低、年龄性别失衡、易季节性失业、权益难以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远风
农村空心化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产业空洞等农村凋敝的经济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农村经济机会的缺乏。土地权利配置不当是导致农村经济机会缺乏的核心原因。治理农村空心化就是要增加农村经济机会,改变生产要素单向度向城市流动的格局,遏制农村的全面衰退,恢复或增强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由于土地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农村土地充分有效的利用能留住甚至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因此,治理农村空心化应从激活附着在土地上的经济机会入手,调整和完善各类土地权利,为农村土地的充分有效使用开创制度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斗 曲峻熙
城镇化发展中,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显,且已经严重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有效地治理与改善对于未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运行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基于此,本文全面阐释了农村空心化的内涵及其基本表现,通过对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后果及成因的深层次论证,从治理目标、治理主轴、治理保障和治理依托四大层面构建出农村空心化治理的基本框架,认为未来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必须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开发农业新功能和新市场、弘扬本土文化并优化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全面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徐积鹏 张春玲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会长期存在,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本文借助"推—拉"理论深入剖析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农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永飞 徐孝昶 许佳君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村滞化、弱化、退化的真实写照,是一个集空间、人口、社会层面问题交织于一体的社会事实。它有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农村社会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断裂之症。治疗这一断裂之症的良药便是进行"集聚效应"思维下的农村产业化集聚与发展,以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知识、资源集聚和回流,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重构,促进农村的和谐与发展,进而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做好准备。
关键词:
断裂 重构 空心化 产业化 集聚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徐积鹏 张春玲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会长期存在,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本文借助"推—拉"理论深入剖析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农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祝平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现象,对中国的未来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性意义,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然而它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主要有四个挑战: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农村养老面临挑战、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挑战、农业生产面临挑战。为了应对这四大挑战,需要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长期历史高度实施两大战略,即农业转型战略和农村养老战略。
关键词:
农村人口空心化 农业转型 农村养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