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2)
- 2023(17427)
- 2022(14597)
- 2021(13577)
- 2020(11203)
- 2019(25343)
- 2018(25001)
- 2017(47617)
- 2016(25232)
- 2015(27922)
- 2014(27718)
- 2013(26914)
- 2012(24497)
- 2011(22395)
- 2010(22591)
- 2009(21058)
- 2008(19513)
- 2007(17124)
- 2006(15518)
- 2005(13820)
- 学科
- 济(119701)
- 经济(119561)
- 业(72553)
- 管理(68515)
- 企(52203)
- 企业(52203)
- 农(51189)
- 方法(42311)
- 数学(37055)
- 数学方法(36598)
- 农业(34220)
- 中国(33806)
- 业经(29898)
- 地方(28987)
- 融(28049)
- 金融(28042)
- 财(27027)
- 银(26636)
- 银行(26607)
- 制(26127)
- 行(25710)
- 学(21406)
- 体(19920)
- 理论(17157)
- 贸(16944)
- 贸易(16928)
- 易(16405)
- 发(16136)
- 务(15842)
- 财务(15777)
- 机构
- 学院(348815)
- 大学(343817)
- 济(154136)
- 经济(151101)
- 管理(134016)
- 研究(119755)
- 理学(115250)
- 理学院(114124)
- 管理学(112235)
- 管理学院(111596)
- 中国(96459)
- 京(70401)
- 财(70158)
- 科学(68584)
- 农(68094)
- 所(58294)
- 中心(57715)
- 财经(54889)
- 江(52642)
- 研究所(52511)
- 业大(52369)
- 农业(51940)
- 经(49999)
- 经济学(47532)
- 范(44921)
- 师范(44434)
- 北京(43521)
- 院(42753)
- 经济学院(42491)
- 州(41229)
- 基金
- 项目(232766)
- 科学(184981)
- 研究(175368)
- 基金(169553)
- 家(146370)
- 国家(145056)
- 科学基金(125787)
- 社会(114404)
- 社会科(108094)
- 社会科学(108065)
- 省(92325)
- 基金项目(89484)
- 教育(80313)
- 自然(77927)
- 自然科(76135)
- 自然科学(76117)
- 划(75866)
- 自然科学基金(74750)
- 编号(71538)
- 资助(67501)
- 成果(57818)
- 重点(52539)
- 部(52067)
- 发(51992)
- 课题(49458)
- 创(49089)
- 国家社会(48000)
- 创新(45900)
- 教育部(45264)
- 制(44854)
- 期刊
- 济(179913)
- 经济(179913)
- 研究(105536)
- 中国(74070)
- 农(69428)
- 财(53578)
- 学报(50287)
- 管理(49052)
- 科学(47742)
- 农业(46457)
- 融(46213)
- 金融(46213)
- 大学(40642)
- 学学(38713)
- 教育(37366)
- 业经(32499)
- 技术(32241)
- 经济研究(27687)
- 财经(27613)
- 经(23941)
- 问题(23582)
- 业(21761)
- 世界(18292)
- 技术经济(17489)
- 版(17387)
- 农村(16506)
- 村(16506)
- 统计(16363)
- 经济问题(16061)
- 理论(15755)
共检索到53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军新
当前农业生产及经营的深层次体制问题,涉及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生产关系以及金融的政策性、合作性等关乎农村金融改革成败的核心议题。为此,文章运用整体政府理论,在以农村整体金融演进为视角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选取江西为样本,分析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贷款难和业务金融化问题,以及政府综合配套措施的缺位,并进而提出以重构部门协作和整体改革为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钦先 胡巍
在人类历史上弱者与弱者间的合作与互助,由来已久、绵绵悠长。即使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与机制下,世界各国,包括OECD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金融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都普遍存在,经久不衰。其深邃的哲学人文关怀关爱,深刻的经济与社会机缘,合作性金融同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三者彼此相克相生、相辅相成、同生共荣的三维架构,都极富启迪,发人深省,催人不断思考与探索。从哲学、人文、历史、经济与社会的综合视角阐述了合作金融,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存在发展的深刻的哲学人文底蕴以及经济与社会根源,包括历史与现实必然性,总结了近现代百余年来中国合作金融艰难曲折发展历程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往建放生,新建新生"的中国合作...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合作金融 综合必然性 改革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锦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中介组织。当其以中间变量形式存在于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户之间后,便可以通过其组织职能、载体职能及中介与服务职能来有效地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增进农户融资绩效。本文借助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进融资绩效的功能评析,分析了当前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信贷模式和面临的信贷约束,同时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担保机制以及引入保险机制是提高现有合作经济组织信贷供给效率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金融 信贷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惠春
"机构观"和"功能观"是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两种分析范式。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微观效率和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不一致,仅以机构为主体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同时,在二元目标约束条件下,以"功能观"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与"机构观"同样的困境。因此,从"机构观"和"功能观"的综合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和农村金融主体的现实需求,遵循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通过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将基础性和实体性农村金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为前提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改革 机构观 功能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渝 王文献
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的资金积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宽松的国家政策是破解合作经济组织融资难题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融资 农村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涌泉
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融资渠道较少、融资成本较高和融资难度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必将阻碍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本文将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融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融资 融资渠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军新
当前农村土地改革事关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结构转型,也事关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成为涉及农村生产关系和财政金融改革并关乎整个农村改革成败的核心议题。为此,文章提出和运用地方财政—金融系统理论,回顾中央与地方关系下地方财政—金融系统变化,选取中国中部六省样本,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与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系统政策措施缺位的主要原因,提出以优化顶层设计、重构部门协作和综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菁 何广文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农民自发性的组织创新模式,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经济合约为基础,在带动农户走向市场的同时,增强了单个农户在金融交易中的市场势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介入农村金融交易,致使金融交易主体发生转变,在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加强信息对称性等方面产生了正的组织效应,缓解了单个农户融资面临的信用困境。作为一种松散的经济联合,组织不稳定易产生信贷风险,需要相应的市场准入标准,组织的正外部性效应也应得到政策支持。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金融 交易成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义超
本文围绕投资者与融资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利益博弈关系,在系统分析新农村建设中投资者愿景的基础上,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优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环境必须尊重投资者愿景,重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环境,努力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
关键词:
投资者愿景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融资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烨 余泉生
本文首先分析农户融资约束的原因;改进一般委托代理模型,引入监督和声誉机制,深入研究贷款合约中抵押物的替代机制,并比较亲友关系借款、民间金融组织借款和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等融资渠道的监督和声誉机制的运行效率。结果表明:现有正规金融机构缺乏监督和声誉机制的比较优势;民间金融组织因需要全部自有资本运营,资本需要的回报率较高,所以对民营资本监督效率也有更高要求;而内生于社会网络关系内部的亲友关系借贷,能够充分有效实施监督和声誉机制,明显改善农村融资状况。
关键词:
信息结构 融资渠道 农村金融 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亚丽
本文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理论逻辑为基础,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金融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思路,旨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上规范化、现代化的道路,促进现代农村金融的全面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大宇 高玉杰 刘勇
自2015年底开始的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为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吉林省农村金融开始进入战略性的调整、创新、发展时期。吉林省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的一个过程,更将成为一个新的区域性经济增长点,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一带一路"战略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输出中心。通过综合改革发展,吉林省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宏伟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情况的系统归纳,全面、深入阐释了农村金融改革内涵,为寻找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提供了一些认识与实践上的思路和方法。从对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各自问题的分析中揭示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农村金融需求端,表明政府代表农村金融需求端参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十分重要。提出把“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建立财政金融政策互动机制”作为化解矛盾、连接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充分必要条件,建设“农贷通”平台则是实现这一条件的关键。“农贷通”平台将普惠金融、财金政策、信用信息、资金汇聚、市场处置、现代服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大宇 高玉杰 刘勇
自2015年底开始的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为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吉林省农村金融开始进入战略性的调整、创新、发展时期。吉林省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的一个过程,更将成为一个新的区域性经济增长点,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一带一路"战略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输出中心。通过综合改革发展,吉林省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