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9)
- 2023(7453)
- 2022(6179)
- 2021(5886)
- 2020(4674)
- 2019(10387)
- 2018(10119)
- 2017(20219)
- 2016(10911)
- 2015(11948)
- 2014(11903)
- 2013(12065)
- 2012(11324)
- 2011(10439)
- 2010(10851)
- 2009(10103)
- 2008(9832)
- 2007(9266)
- 2006(8540)
- 2005(7501)
- 学科
- 济(52872)
- 经济(52829)
- 农(49301)
- 业(40511)
- 农业(32798)
- 管理(25062)
- 业经(18747)
- 企(18602)
- 企业(18602)
- 地方(14389)
- 方法(14273)
- 中国(13513)
- 数学(12723)
- 数学方法(12572)
- 农业经济(12424)
- 策(11749)
- 制(11146)
- 发(10673)
- 及其(9981)
- 产业(9822)
- 村(9581)
- 农村(9563)
- 政策(9561)
- 财(9467)
- 方针(9209)
- 贸(9034)
- 贸易(9031)
- 发展(8991)
- 展(8982)
- 易(8826)
- 机构
- 学院(159767)
- 大学(150247)
- 济(75489)
- 经济(74085)
- 管理(63889)
- 研究(55746)
- 理学(54898)
- 理学院(54441)
- 管理学(53762)
- 管理学院(53473)
- 农(45874)
- 中国(44824)
- 农业(34287)
- 财(31136)
- 科学(30622)
- 京(30490)
- 业大(28658)
- 所(27301)
- 中心(27179)
- 江(26065)
- 研究所(24248)
- 财经(23514)
- 经济学(21289)
- 经济管理(21268)
- 经(21240)
- 农业大学(20659)
- 范(20185)
- 州(20111)
- 师范(20084)
- 发(19511)
- 基金
- 项目(102107)
- 研究(81958)
- 科学(81748)
- 基金(73186)
- 家(61588)
- 国家(60914)
- 社会(53814)
- 科学基金(52805)
- 社会科(50747)
- 社会科学(50739)
- 省(42423)
- 基金项目(38509)
- 编号(35596)
- 教育(34415)
- 划(33153)
- 自然(30270)
- 自然科(29478)
- 自然科学(29473)
- 自然科学基金(28971)
- 资助(28584)
- 成果(28200)
- 农(28074)
- 发(25880)
- 课题(23706)
- 部(22910)
- 发展(22309)
- 重点(22119)
- 国家社会(21970)
- 展(21955)
- 创(21632)
- 期刊
- 济(95825)
- 经济(95825)
- 农(53865)
- 研究(47970)
- 农业(36605)
- 中国(35088)
- 业经(23617)
- 科学(21493)
- 融(21225)
- 金融(21225)
- 财(20412)
- 学报(19694)
- 管理(19632)
- 大学(16865)
- 学学(16320)
- 业(15886)
- 农业经济(15019)
- 农村(14540)
- 村(14540)
- 问题(13910)
- 教育(13833)
- 技术(13626)
- 经济研究(12438)
- 世界(10999)
- 财经(10865)
- 经济问题(10641)
- 版(9564)
- 农村经济(9530)
- 经(9497)
- 技术经济(8954)
共检索到250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昌文
在市场经济下,农村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集中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在产业方面的具体要求,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特点;二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利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对产业和资源进行自觉调节;三是主要从供给方面入手,解决农业等基础性产业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四是运用财税、信贷等政策手段,在一定时期内有意识地将资源适度倾斜配置于某些重点产业。由此可见,产业政策并非一种独立的政策手段,而是要通过计划、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才能反映出来,它是宏观与微观、内容与形式、供给与需求的有机结合,是制定计划、财税、金融等政策的基本依据。农村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俊华 王阳
目前,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优化调整农村产业政策是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关键,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以2013年1月—2021年7月中央层面发布的121份农村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和PMC政策效力评价模型,对农村产业政策的成效与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存在"局部聚集"现象;政策工具呈现"重环境型、轻需求型";政策效力整体处于良好及以上,部分政策在政策受众、政策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梳理政策退出、延续、升级、新增的优化调整清单,提出政策优化调整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政策 优化调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和平 申曙光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经济体制转换时期.新旧体制的撞击导常激烈,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健全,农村推行产业政策面临的困难重重,农村产业政策体系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缺陷。政府应该强化宏观发展导向,强化并围绕产业政策,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和采用经济杠杆的配套调控,建立和完善农村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宏观指导,建立和健全以产业政策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使农村企业和农民的经济行为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使整个农村经济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真 韩璐爽 宗慧隽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突出。重点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整,同时,激烈的国内同业竞争和目的地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政策效应。除了影响受支持企业的出口行为,重点产业政策还能通过融资和创新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行业内非重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组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金融研究所产业政策课题组
四、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及其在农村金融产业政策体系中的职能(一)农村信用社的性质48.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是五十年代三大合作运动的历史产物。它有与生俱来的特点:(1)信用社是在政府的组织下建立起来的,政府意志一直是信用社的一个很大的左右力量;(2)参加信用社的农家有千家万户,出资者大多都是以小额资金入社,建社初始就没有良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金融研究所产业政策课题组
在十三大报告中,赵紫阳指出:“为了实现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要发挥市场和自由竞争的作用,而且要依靠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组织结构政策,并运用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来进行干预和调节,以改革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发展为改革创造较好的经济环境。”为此,农业银行总行研究所承接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中心下达的任务并成立了产业政策课题组,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提交了这篇报告(讨论稿)。本报告主要从农村金融已形成新的独立产业,信贷资金的投入、投量与效益,农村信贷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金融研究所产业政策课题组
三、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政策(一)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与估计27.建国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却相当缓慢,长期维持的是一种偏重传统农业的产业格局。这种产业结构既不可能形成较高的社会储蓄率,也不可能带来高度的技术创新。不仅如此,长期下去,还有可能使农业自身萎缩。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农村将会存在以下两大基本矛盾:一是10亿人口的食物基本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亮
一、产业政策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扩大地方、部门和企业自主权;较大幅度地缩小指令性计划,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减少行政手段,重视经济手段的运用,对于克服集中计划比较僵硬的弱点,增强经济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改革不配套,又出现了投资和消费的某些失控、严重的重复建设等过于分散的现象。因此,在国家直接计划调控范围大大缩小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两者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英哲
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是一个市场过程,但由于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盲目性或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弊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还不能顺畅而有效地形成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为了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除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外,还需要国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实行调节,以适当的产业政策促进形成合理、优化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 市场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家顺 蒋敏元
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林业产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为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林业产业政策还存在着系统性、稳定性和激励性弱的问题,需要进行政策调整。提出了新时期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总体思路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公益林建设投入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理顺木材收入分配关系、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产业 产业政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蕴诗 周皓
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导致了行业边界模糊以及行业间的互相渗透与融合。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做出了快速反应,适时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政府目前的产业政策相对滞后,对企业、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文章在综合分析产业政策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针对行业边界模糊现象的产业政策调整建议。
关键词:
行业边界模糊 产业融合 产业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其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礼海 ,杨世桂
一、远安工业结构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矛盾湖北远安县地处鄂西山区,是全省37个贫困山区县之一,工业基础相当薄弱。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2.79万元(按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工业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到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3486万元(不含中央企业,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比1987年增长4.97倍,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化工、纺织、食品、森工、建材、机械为主的十二个工业门类。从工业结构现状上看,有以下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秋成
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 ,农民增收非常困难 ,而更有实际意义的政策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福利。在减轻负担、稳定农村社会的基础上 ,应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保障农民权利。同时 ,应取消各种对农民的歧视和管制政策 ,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就业和投资机会。这样 ,农村经济才会呈现活力
关键词:
农村政策 农民增收 改革 评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婕 余壮雄
产业规划为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重要推力,是政府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良性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不同层级政府的政策实施方向则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比较优势之间的平衡。文章基于海关数据和重点产业政策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探究央地产业规划差异对出口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渠道。结果表明,中央产业规划通过提高一般贸易的国内增加值率(DVAR)来推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而地方产业规划则通过提高加工贸易的DVAR这一折衷路径来实现升级效应。此外,还发现升级效应在企业所有制类型和经营规模中存在异质性,而国内要素占比、生产率和创新效率是传导差异升级效应的重要渠道。文章揭示了不同层级政府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中的差异化效用,为未来产业规划政策的实施空间与调整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