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5)
- 2023(15244)
- 2022(12604)
- 2021(11504)
- 2020(9437)
- 2019(20927)
- 2018(20517)
- 2017(39707)
- 2016(21337)
- 2015(23545)
- 2014(23025)
- 2013(22909)
- 2012(21432)
- 2011(19392)
- 2010(20189)
- 2009(18961)
- 2008(19006)
- 2007(17614)
- 2006(16174)
- 2005(14809)
- 学科
- 济(95492)
- 经济(95377)
- 业(93521)
- 企(74877)
- 企业(74877)
- 管理(72204)
- 农(47982)
- 业经(32921)
- 农业(32129)
- 方法(31553)
- 中国(28949)
- 财(27820)
- 地方(23859)
- 数学(23199)
- 数学方法(22936)
- 制(21905)
- 技术(21330)
- 策(19933)
- 务(18889)
- 财务(18862)
- 财务管理(18839)
- 企业财务(17811)
- 贸(17281)
- 贸易(17261)
- 银(16895)
- 银行(16877)
- 易(16742)
- 行(16435)
- 和(16266)
- 理论(15814)
- 机构
- 学院(307397)
- 大学(297129)
- 济(135314)
- 经济(132614)
- 管理(123083)
- 研究(106091)
- 理学(104022)
- 理学院(102992)
- 管理学(101664)
- 管理学院(101069)
- 中国(86645)
- 财(63191)
- 京(62856)
- 农(61053)
- 科学(60453)
- 所(53313)
- 江(51438)
- 中心(49757)
- 财经(47899)
- 研究所(47302)
- 农业(46131)
- 业大(45120)
- 经(43256)
- 州(40242)
- 北京(39761)
- 范(39235)
- 师范(38929)
- 经济学(38928)
- 院(37963)
- 省(35560)
- 基金
- 项目(192768)
- 科学(154865)
- 研究(147996)
- 基金(139319)
- 家(119319)
- 国家(118058)
- 科学基金(103166)
- 社会(96553)
- 社会科(91231)
- 社会科学(91211)
- 省(78436)
- 基金项目(73317)
- 教育(65418)
- 自然(63521)
- 划(63424)
- 自然科(62083)
- 自然科学(62072)
- 编号(61363)
- 自然科学基金(61006)
- 资助(54857)
- 成果(49188)
- 发(47850)
- 创(44530)
- 重点(43000)
- 部(42488)
- 课题(42338)
- 业(41475)
- 创新(40925)
- 发展(39486)
- 国家社会(39407)
- 期刊
- 济(168874)
- 经济(168874)
- 研究(96322)
- 中国(70133)
- 农(62973)
- 管理(50577)
- 财(49878)
- 农业(42045)
- 科学(41866)
- 学报(39286)
- 融(38093)
- 金融(38093)
- 业经(33714)
- 教育(32938)
- 大学(31739)
- 学学(30147)
- 技术(28925)
- 经济研究(24823)
- 财经(23587)
- 业(22515)
- 问题(21839)
- 经(20431)
- 技术经济(18024)
- 世界(16854)
- 农村(15925)
- 村(15925)
- 贸(15913)
- 现代(15778)
- 商业(15490)
- 农业经济(15238)
共检索到49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慈 陈俊红 龚晶 孙素芬
农业新业态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业态的农业新型产业形态。当前农业新业态的"新",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技术的进步、农业多功能的拓展以及新要素价值的凸显。依据农业新业态的产生路径,可将现有种类繁多的农业新业态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等5大类别。从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看,当前,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已走出萌芽期,进入到成长期的快速推进阶段。创意农业、阳台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则在积极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姜明伦 何安华 楼栋 孔祥智
通过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分析,归纳了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八大特征:农产品供求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各种费用普遍上涨;农产品进入高价格阶段,影响价格的因素复杂化;农村劳动力有限过剩、结构性短缺;农业经营方式组织化、规模化凸现;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收动力由单引擎转为双引擎;制度性安排由被动调整转为主动设计,更加注重民生与公平。在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仅呈现出新趋势,也面临着新挑战;为应对挑战,本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近年来,我国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为:重化工业发展受市场供需机制调节的作用日益显著,具有较鲜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长明
针对传统农业大省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新形势 ,提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必须从四个方面创新的主要对策 ,即农业发展思路创新 ,农业投入机制创新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 ,经济组织创新。
关键词: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兰海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晨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出现了结构性和地区性的过剩。收入目标上升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非农产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劳动力和土地的作用下降。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转向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因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推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振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动发展的实践证明,服务业与工农业的互动关系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服务业从农业和工业中初步剥离,服务业发展要素逐步成熟并走向集聚;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改革重点向城市转移与乡镇企业的突起共同促进了服务业从工业、农业中全面剥离并独立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诱致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促共生,农业和工业生产要素加速向服务业流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了工业和农业;21世纪初期到2011年,入世后开放发展催动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交织互补,城市化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但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较为落后;2012年以来,信息技术变革引发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融共进,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引擎。下一阶段改革,必须遵循三次产业互动发展规律,推动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自由流动和配置,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工农业发展的贡献,以信息技术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与工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服务业 工业 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炬 邓宗兵
本文在讨论了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下工农业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加速发展对农业的正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雩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我国已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各方面显示出与以往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阶段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要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而是要适应变化的形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充实不全面的发展观,矫正有偏差的发展观,从而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 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本文从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农业发展的外向关联度等 6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指出中国政府在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 5个方面政策走向。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新阶段 政策走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国成,肖国安,李媛媛
本文把农业组织模式划分为“小农生产+小农经营”、“小农生产+大农经营”、“大农生产+小农经营”、“大农生产+大农经营”四种类型,以此为基础,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认为当前小农生产在短期不能从整体上改变的情况下,政策重点应放在大农经营及其与小农生产的有机结合上,也就是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加大对大农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以协调利益关系为核心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现小农生产与大农经营的有机结合,做到农业生产“小而不散”、“小而有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 叶兴庆 程郁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问题,在谋划国家现代化建设时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深化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不尽相同。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对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构建了一套包括三个层级、34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并设定了各指标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的目标值。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评价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蓝海涛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之际我国农业政策呈现的转轨经济特征。结果表明 ,在转轨经济和加入WTO的制度背景下 ,我国现行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有时存在矛盾 ,手段比较单一 ,行政计划色彩较浓 ,负保护状态依然存在 ,边境措施的保护重点错位 ,政策实施对象的主体是巨量的小农户 ,粮棉政策变动频繁 ,政策的地区差异性突出 ,价格补贴沉淀在流通部门。准确把握它们 ,有助于深入洞察我国农业政策冲突点的分布及性质 ,为针对性地调整我国农业政策奠定基础
关键词:
转轨经济 农业政策 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莉 李新男 刘东维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个案,论述了科技事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战略任务目标确定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特征,高度概括了深刻认识科技发展阶段演进规律的重大意义,揭示了目前和较长一段时期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省区是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并简要论述了建设创新型省区所面临的战略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