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9)
- 2023(3678)
- 2022(2847)
- 2021(2811)
- 2020(2301)
- 2019(5063)
- 2018(4882)
- 2017(8762)
- 2016(5069)
- 2015(5836)
- 2014(5910)
- 2013(6098)
- 2012(5697)
- 2011(4868)
- 2010(5101)
- 2009(4710)
- 2008(4998)
- 2007(4559)
- 2006(3924)
- 2005(3288)
- 学科
- 财(20618)
- 管理(19604)
- 济(16754)
- 经济(16737)
- 业(13074)
- 财政(12309)
- 企(11199)
- 企业(11199)
- 政(9948)
- 中国(8498)
- 务(7772)
- 财务(7758)
- 财务管理(7719)
- 企业财务(7386)
- 地方(7098)
- 制(6388)
- 农(6306)
- 度(4908)
- 制度(4906)
- 策(4886)
- 方法(4862)
- 及其(4764)
- 政策(4359)
- 方针(4301)
- 体(4255)
- 述(4132)
- 阐(4132)
- 阐述(4132)
- 方针政策(4060)
- 数学(3993)
- 机构
- 学院(61330)
- 大学(61245)
- 济(23343)
- 经济(22678)
- 研究(22273)
- 财(22101)
- 管理(21722)
- 中国(18004)
- 理学(17469)
- 理学院(17218)
- 管理学(16967)
- 管理学院(16819)
- 京(13527)
- 财经(12375)
- 科学(12338)
- 江(11605)
- 所(11126)
- 经(11075)
- 中心(10547)
- 省(9303)
- 研究所(9199)
- 财政(9088)
- 州(8943)
- 北京(8896)
- 财经大学(8702)
- 范(8523)
- 农(8510)
- 师范(8456)
- 院(8422)
- 政(8074)
共检索到117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贾康 刘微
新时期公共财政建设要服务于总体经济社会转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预算收入增长态势尚难以保障未来服务大局的财政支出增长需要。本文提出应首先从整合政府公共资源、形成保障财力方面,挖掘潜力,合理利用多项可用公共资源,并大力推进机制、制度创新,提高资金综合效益以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关键词:
公共财政建设 政府资源 机制制度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我国当前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以继续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或减税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缺乏针对性,具有不可行性。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是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只有适当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才能有效地扩大全社会消费需求,并进而有效地扩大民间投资需求,从而有效地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按"一紧一松"的状态来把握是比较合理的。财政政策应该在保持宽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发力增加有效供给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旭东 李静怡
我国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状况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并通过实证检验指出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与过去部分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本文认为我国区域内不均等远大于区域间的不均等,省内的不均等远大于省际的不均等,城镇内的不均等远大于农村内的不均等。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区域内、省内与城镇内不均等问题的成因以及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祺扬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商贸流通业可谓已进入大变革、大发展时期,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投入已预示这一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丽生
1.必须把发展当做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经济是源,财政是水;经济是本,财政是末。没有做大经济"蛋糕",就没有财政的切"蛋糕"。"稳中求进"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把发展建立在可持续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从以外需为主转为外需和内需并重上。各地必须结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德勇 杨之刚
我国的公共财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弥补这些差距,既是公共财政本身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政府职能、非营利化、政府收支集中管理、财政法治化、财政民主化、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发展和财政国际化九个方面阐述了加快公共财政建设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
公共财政建设 社会公共需要 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秦安
在构建地方公共财政框架中,地方财源建设指导思想要重新明确。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财源建设曾经总结产生过一些好的理论,如梯级财源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财政学的基本问题是中国财政学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基本问题的意义不是给出问题的标准答案。对基本问题的不同看法代表着对中国财政学发展方向的不同认识。文章概括了四大基本问题,涵盖财政学的边界、私人与公共的关系、财政政策评价的标准、国家财富管理的奥秘。文章进一步提出中国财政学发展的两大着力点:一是理解中国财政;二是加强财政学科和专业建设。财政学科的生命力在于能够对现实财政问题进行规范的有深度的研究,并给出解决方案,中国财政学也会因此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
财政学 基本问题 中国财政学 学科建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国贤
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过程中 ,财政处于关键地位。为适应这一要求 ,财政部项怀诚部长在 1999年 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 ,我国将在几年内建成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这一改革目标得到国务院和全国人大确认。建设公共财政不仅是对传统财政的改革 ,而且实质上是对传统的政府制度的一次重建。公共财政建设的核心是财政效率。本文拟结合国外的经验 ,从提高财政效率角度对公共财政 ,尤其是绩效预算作一些研究。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财政效率 绩效预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詹正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愿宏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手段,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财政运行模式。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已经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