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3)
- 2023(2202)
- 2022(1907)
- 2021(1915)
- 2020(1375)
- 2019(3267)
- 2018(3157)
- 2017(6771)
- 2016(3362)
- 2015(3885)
- 2014(3994)
- 2013(4016)
- 2012(3737)
- 2011(3454)
- 2010(3516)
- 2009(3473)
- 2008(3604)
- 2007(3323)
- 2006(3075)
- 2005(3021)
- 学科
- 济(14966)
- 经济(14957)
- 银(14494)
- 银行(14349)
- 行(13155)
- 制(11159)
- 业务(8690)
- 业(8572)
- 企(8210)
- 企业(8210)
- 管理(7899)
- 度(7882)
- 制度(7879)
- 银行制(7584)
- 融(7229)
- 金融(7228)
- 方法(6605)
- 数学(5408)
- 数学方法(5399)
- 贸(4124)
- 贸易(4118)
- 易(4057)
- 中国(3977)
- 体(3945)
- 业经(3441)
- 体制(3351)
- 财(2789)
- 世界(2553)
- 策(2395)
- 理论(2350)
- 机构
- 大学(48172)
- 学院(47205)
- 济(23657)
- 经济(23183)
- 中国(21445)
- 管理(18454)
- 研究(17232)
- 银(16539)
- 银行(15853)
- 理学(14882)
- 理学院(14692)
- 行(14629)
- 管理学(14607)
- 管理学院(14506)
- 财(11829)
- 京(10736)
- 财经(9269)
- 融(8811)
- 中心(8780)
- 金融(8699)
- 经(8480)
- 所(8463)
- 科学(8436)
- 经济学(8046)
- 江(8042)
- 研究所(7530)
- 经济学院(7364)
- 财经大学(7111)
- 人民(7107)
- 北京(6866)
共检索到85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王晓雷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是银行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也正在向银行危机演变,所以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产生了巨大冲击。研究显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冲击,欧洲、美国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旧格局已经瓦解,欧洲、美国、中国、日本共同主导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已经形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邦 邓鑫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多年以来,在市场环境和监管改革双重压力下,全球银行业告别了危机前以少量资本和过度期限错配支撑高速增长,并博取高额利润的发展路径,进入了高资本、低错配、低增长、低盈利的发展新阶段。银行业稳健性明显增强,业务模式回归传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演变成中美主导与日欧协同的新态势。这些变革很大程度上符合金融监管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在一些领域也超出了改革初衷。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高度关注这些变革对银行业,乃至更广泛的金融体系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心怡
"2017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显示,全球银行业正在稳步复苏,主流银行运行基本稳定,但竞争格局仍在发生微妙变化。历史回溯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主要解释变量包括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对欧美银行的冲击和中国银行业的崛起。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崛起得益于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盈利水平的显著提高、风控能力的稳定可控和资产质量的稳步提升。就目前的运行态势考察,我们有理由认为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主导的全球银行业竞争新格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维持稳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以银行机构为单元、时间跨度最长、空间范围最广、涵盖指标最多的反映全球银行业运行状况的榜单,由于其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因此一直受到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高管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2016年6月底,《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16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从其数据看,当前全球银行业运行有三个突出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梅波 沈婧
近年来,非洲各国积极推进非洲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非洲银行业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中非十大合作"战略框架下,中非金融合作,特别是中非银行业合作也在日益加强。本文首先分析非洲银行业现状,认为近年来非洲银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电子银行与跨国银行迅速崛起,但银行分支机构普及率较低、银行业高度集中的问题仍然存在。其次,对非洲各地区代表性国家银行机构从一级资本增长率、资本回报率、成本收益率等方面进行银行竞争力分析。最后,从中非银行业合作模式、合作领域及人民币国际化等三方面考察中非银行业合作,并对未来中非银行业的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苟文均
90年代世界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强劲趋势,促进国际银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动。国际银行业内外部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生存,势必要调整新的全球市场战略。本文着重研究了国际银行业的竞争特征和国际银行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并指出中国银行业也应制定自身的全球市场战略,以增强其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竞争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华玮玮
浅谈当前国际投资银行业的竞争特点华玮玮投资银行是以向企业或政府机构提供有关合并与收购、融资方面的咨询服务、为客户筹资、进行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在业务种类繁多、新产品层出不穷的金融领域,投资银行业以其服务方式灵活多样,产品种类复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双宁
随着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回想当年笔者所在的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一司,承担着加入世贸谈判银行业方面的工作,大家的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懿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模式经历了审批制、核准制和保荐制三个阶段,在现阶段,投行业务竞争格局呈现出大型券商垄断的特征。本文从证券承销金额、证券承销收入、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专业化分工、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分工四个视角进行了分析,最后建议券商向差异化、专业化方向努力,积极开拓创新其他业务,增强资本实力,并强化风险控制和加强团队建设。
关键词:
投资银行业务 保荐制 竞争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黄桂田
各国金融资产配置方式不同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存在鲜明的差异。与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逻辑推论及其倡导的理想境界可能完全相反 ,由大规模银行组成的相对集中的产业组织结构并不一定导致竞争程度的下降。中国银行业偏高的集中率并不是影响行业竞争程度的原因 ,事实表明 ,中国各银行之间在存贷业务及其他业务上并不缺乏竞争。主要问题在于现有的国有银行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率过低。即使中国银行业大幅度提高了商业化程度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不宜于过度分散 ,保持相对集中的行业结构 ,可能更有利于提高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
银行业 集中率 竞争 绩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宗良 李艳成
在今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公布了11项将在今年落地的金融开放措施,其中有4项涉及银行业开放。启动新一轮银行业对外开放正当其时扩大对外开放是提升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竞争和结构优化的必要和迫切之举。引入外国资本、扩大外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琦
本文通过对内地中心城市———石家庄当前银行业发展阶段、市场格局的分析 ,阐述了同业竞争的特点 ,勾勒了当前银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在比较各市场参与主体相对优势基础上 ,对未来一个时期中部地区银行业竞争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文章的基本结论在于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市场份额分割后 ,各主体将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适度竞争与机构间的合作将成为各银行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银行业 竞争格局 区域性金融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分析了危机后的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新变化,由于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全球银行业利润有所改善,发达国家银行业利润扭亏为盈,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银行业继续领先,由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占主导地位的传统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将由西向东转移,亚洲国家的银行地位尤其是中国银行业地位在不断上升。因此,中国银行业应抓住机遇,合理制定与调整其发展战略,加速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转型,加强金融监管和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银行的资本质量与数量,稳步推进其在全球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