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0)
2023(5135)
2022(4130)
2021(3889)
2020(3226)
2019(7361)
2018(7362)
2017(13786)
2016(6994)
2015(7432)
2014(7239)
2013(6841)
2012(6126)
2011(5431)
2010(5927)
2009(6119)
2008(5141)
2007(4382)
2006(4271)
2005(4109)
作者
(16735)
(13849)
(13361)
(13319)
(8688)
(6487)
(6380)
(5423)
(5009)
(4929)
(4669)
(4599)
(4508)
(4495)
(4376)
(4309)
(4061)
(3987)
(3818)
(3519)
(3496)
(3369)
(3211)
(3202)
(3178)
(3172)
(3077)
(2861)
(2811)
(2736)
学科
(26400)
金融(26400)
(23854)
经济(23810)
(23711)
银行(23711)
(23114)
(19187)
管理(18648)
(17422)
企业(17422)
中国(16069)
(14058)
(11432)
中国金融(11000)
(9610)
体制(8442)
业经(7544)
(7267)
财务(7253)
财务管理(7229)
企业财务(7010)
地方(6771)
制度(6391)
(6391)
方法(6337)
(6168)
数学(5503)
数学方法(5454)
理论(5137)
机构
学院(83250)
大学(82674)
(39109)
经济(38227)
中国(33797)
研究(31225)
管理(28840)
(23913)
理学(23142)
理学院(22909)
管理学(22656)
管理学院(22473)
(18499)
银行(17733)
(17475)
财经(17229)
中心(16756)
(16556)
(16400)
金融(16109)
(15699)
(14961)
人民(14842)
科学(14491)
(13614)
经济学(13347)
国人(13296)
中国人(13206)
中国人民(13077)
财经大学(13050)
基金
项目(48698)
研究(40094)
科学(38388)
基金(34884)
(29183)
国家(28873)
社会(26041)
科学基金(24958)
社会科(24822)
社会科学(24818)
(18618)
教育(18344)
基金项目(17643)
编号(16528)
(15345)
成果(14698)
资助(14136)
自然(13600)
自然科(13300)
自然科学(13299)
自然科学基金(13086)
(11997)
课题(11918)
重点(11420)
(11407)
(11239)
(11184)
国家社会(11161)
(11161)
(11007)
期刊
(45548)
经济(45548)
研究(34129)
(31557)
金融(31557)
中国(22268)
(19535)
管理(12285)
教育(12282)
(9913)
财经(9216)
学报(8781)
科学(8274)
(7863)
经济研究(7828)
大学(7792)
学学(7151)
技术(6327)
业经(6107)
理论(5794)
国际(5709)
中国金融(5690)
问题(5225)
农业(5177)
实践(5148)
(5148)
(4927)
财会(4462)
改革(4431)
(4431)
共检索到152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安德鲁·霍尔丹  瓦西利斯·马德拉斯  张晓朴  朱太辉  
此次金融危机后,国际监管组织和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思路是,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体系,金融监管框架应该不断扩展和细化。而英格兰银行金融政策稳定委员会执行董事安德鲁.霍尔丹和英格兰银行经济学家瓦西利斯.马德拉斯却对复杂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他们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认为,通过提高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体系,成效不大,相反,不断趋于复杂的金融体系可能更需要简明有效的金融监管来加以应对。该观点对于我国金融监管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银监会政策研究局的张晓朴研究员和朱太辉博士编译了这篇文章,并转给本刊发表,为国内金融工作者和理论界人士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宏观审慎管理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今后一段时期金融监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趋势。同时,在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将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作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对宏观审慎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借鉴国际监管改革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政策工具,对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稳定、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卫东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结合美国、欧盟和英国近年来的金融监管改革实践和发展脉络,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加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改变监管理念,强调全面监管,努力填补监管漏洞;改变监管治理结构,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特殊处理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宇  
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扩张近年来,世界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选择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超低利率政策。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到2008年12月将基准利率由5.25%降至0~0.25%,此为美联储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牛筱颖  
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金融领域的改革主要包括:建设有弹性的金融机构;终止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局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通过完善OTC衍生品交易市场及相关改革创建持续的核心市场。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目前的情况是,改革正在进行并不断取得实质进展,但进展不尽均衡,我们仍有很多重要的工作有待去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尹振涛  
由于英国此次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是外源性的,所以其改革在对现有体系进行修补与微调的同时,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方面,以体现英国的利益诉求,巩固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全先银  闫小娜  
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于其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系的新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理念与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爱林  尹振涛  
肇端于美国、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必然会冲击法国的金融市场,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备受诟病的金融监管问题,也同样摆在了法国面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家胜  
金融机构仅仅依靠一己之力是无法管理好自己的风险的,必须有外在的力量对其活动和资本管理进行严密的法规监督近年来,关于国际金融基础架构缺失及经济失衡的讨论从未停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在经历了美国财政部提案、众院立案、参院立案、参众两院协调四个阶段后,长达2000多页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最终成为一部新的美国监管法律。该法案涵盖了消费者保护、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薪酬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项涉及广泛的改革法案将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对我国带来一定风险,应该及时加以评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苏新茗  
解决全球金融危机需要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包括重新反思金融监管的哲学、改革金融监管的架构、创造新的监管工具和方法、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国际合作、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修改金融监管的国际准则、改善金融交易的基础设施等。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全球金融监管也需要保持动态调整以跟上市场演变的步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自2007以来,英国出台了多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机制。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金融监管权力重新回到英格兰银行手中,在英格兰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并设立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观察,但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权限和地位、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值得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中关注与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天祀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措施,力图挽救急速下滑的本国经济,同时,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新的监管改革蓝图,这可能会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反思金融危机中美国所暴露出的金融监管漏洞,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思路,我国政府可以结合中国国情建立适合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