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1)
- 2023(6913)
- 2022(5569)
- 2021(4966)
- 2020(4180)
- 2019(9693)
- 2018(9713)
- 2017(19528)
- 2016(9985)
- 2015(11323)
- 2014(11407)
- 2013(11415)
- 2012(10395)
- 2011(9587)
- 2010(10120)
- 2009(9704)
- 2008(8944)
- 2007(7932)
- 2006(7287)
- 2005(6780)
- 学科
- 济(71170)
- 经济(71132)
- 管理(26729)
- 方法(26035)
- 数学(23973)
- 业(23549)
- 数学方法(23488)
- 企(18608)
- 企业(18608)
- 地方(16804)
- 中国(13099)
- 地方经济(12400)
- 农(11560)
- 业经(11454)
- 学(10994)
- 财(8661)
- 贸(8250)
- 贸易(8244)
- 农业(8139)
- 理论(8078)
- 易(7916)
- 制(7897)
- 融(7827)
- 金融(7826)
- 环境(7694)
- 经济学(7638)
- 和(7204)
- 银(6908)
- 银行(6902)
- 发(6853)
- 机构
- 学院(151545)
- 大学(150029)
- 济(76417)
- 经济(75120)
- 管理(57505)
- 研究(53491)
- 理学(49341)
- 理学院(48814)
- 管理学(47743)
- 管理学院(47458)
- 中国(40731)
- 财(31388)
- 京(30949)
- 科学(29557)
- 所(26472)
- 经济学(25134)
- 财经(24973)
- 研究所(23779)
- 中心(23412)
- 经(22594)
- 江(22524)
- 经济学院(22240)
- 北京(19789)
- 农(19458)
- 院(19017)
- 业大(18617)
- 范(18444)
- 财经大学(18363)
- 师范(18302)
- 州(17583)
- 基金
- 项目(95444)
- 科学(75775)
- 基金(70072)
- 研究(69516)
- 家(60372)
- 国家(59962)
- 科学基金(52079)
- 社会(46659)
- 社会科(44480)
- 社会科学(44468)
- 省(37000)
- 基金项目(35398)
- 自然(32311)
- 教育(32083)
- 自然科(31623)
- 自然科学(31619)
- 自然科学基金(31023)
- 资助(30465)
- 划(30267)
- 编号(27045)
- 发(21745)
- 重点(21594)
- 成果(21539)
- 部(20950)
- 国家社会(19947)
- 创(19341)
- 课题(19108)
- 教育部(18495)
- 创新(18212)
- 人文(18154)
共检索到234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海峰 冯静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发生重大分化的背景下,2014年11月15~16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把主要议题定为全球经济增长——未来五年内预期经济增速至少提高两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在美国QE3结束的后量化宽松时代,究竟是"四驱",还是"双核",值得探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外部世界影响的演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璞 王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发布的一份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距"有力、均衡及可持续"的目标仍相去甚远,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产出缺口依然较大,内部及外部再平衡进展缓慢。为使中期经济恢复稳健增长,结构性改革不可或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将有所不同,前者必须持续改善其需求疲软的现状,而后者则要为外部融资环境可能出现的收紧做好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国间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通过必要的联合行动,有效减少全球外部失衡以及内部扭曲,真正发挥提振市场信心和降低风险的重要作用。本刊节选该专题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翻译并发表,以供国内读者参考,作者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星
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低成本的出口导向型要素式增长模式。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会逐步削弱,这种传统的增长模式局限性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全面措施,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转为更多依赖于中国自身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以及附加值提高的知识投入增长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 Stephen Schwartz 黎志刚 夏乐 陈世渊 徐晶 李君
中国经济将于第一季度走出低谷,随着政策组合愈加支持增长,全球经济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改善,经济增长将在随后几个月内开始逐步回升。通货膨胀率将在年中下降至大约3%。预计全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再下降3次-4次。财政政策方面,将扩大补贴力度以促进家庭消费,继续实施税收减免,加大在经济适用房方面的开支。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约3%。经济前景的主要风险在于欧债、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环境不确定性。疲软的外部需求已造成了出口的下滑,金融危机对风险偏好和投资都可能产生激冷效应。国内金融风险仍然是一个挑战,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缓解这些风险,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逸群 蔡来兴 唐元虎
世界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工业化在以往是推动一国经济高增长的唯一动因 ,后起国追赶型工业化同时也得益于产业的跨国转移。新经济对一国经济增长既有直接贡献又有潜在的影响 ,发达国家介入新经济的程度不同导致增长表现不一。根据各国所处的不同工业化阶段以及接受新经济的不同影响 ,可以粗略预期各国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新经济 工业化 世界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自锋 张伯伟 王君
文章建立了一个囊括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全球均衡模型,并采用ECM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和美国之间存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和非对称的金融市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解决全球性经济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现有的资产组合的供求关系,降低亚洲新兴国家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而美元贬值则并不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治龙
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政府干预和调节市场 ,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开辟了道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红 赵雪媛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针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从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途径入手 ,通过建立AHP模型 ,分别计算消费、投资、出口三个增长途径的权值以进行分析 ,得出拉动经济增长诸多要素的权值排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层次分析法 AHP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 ,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一个国家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模式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只有选择适当的增长模式才能够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增长模式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由于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世界银行11月11日宣布下调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1%。同时宣布,将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承诺将大规模增加对中低收入国家政府的援助,加大对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宇
<正>经历三年疫情,全球经济稳步迈向复苏之路。202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表现各有特点,随着“疤痕效应”减弱,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呈现出较好的韧劲复苏态势,部分新兴经济体保持稳步复苏走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3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GDP增速分别为1.6%和4.1%,总体上处于“软着陆”阶段,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大型新兴经济体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庆哲
1996年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长速度估计超过1995年的3.5%,可达3.8%。虽然1996年欧盟经济陷入低迷,但在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日本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发达国家1996年经济增长率可达2.3%,比1995年高出0.2个百分点。尽管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略缓,但因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经济复苏,以及非洲一些国家所推行的结构性调整初见成效,预计199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由1995年的5.9%上升到6.3%。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受到质疑。对于未来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多次表达了全球经济包容增长的核心思想,使得这一理念受到广泛关注。自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正式提出"包容性增长"以来,其内涵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追溯历史,包容增长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期。在提倡市场引导经济发展、反对政府干预的同时,亚当·斯密指出,尽管人类具有追求财富的本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化 普惠金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受到质疑。对于未来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多次表达了全球经济包容增长的核心思想,使得这一理念受到广泛关注。自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正式提出"包容性增长"以来,其内涵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追溯历史,包容增长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期。在提倡市场引导经济发展、反对政府干预的同时,亚当·斯密指出,尽管人类具有追求财富的本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