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7)
2023(7261)
2022(5822)
2021(5426)
2020(4738)
2019(10670)
2018(10634)
2017(20581)
2016(11203)
2015(12708)
2014(12726)
2013(12875)
2012(11730)
2011(9912)
2010(10499)
2009(10399)
2008(11079)
2007(10473)
2006(9639)
2005(9259)
作者
(31893)
(26450)
(26446)
(24939)
(17256)
(12500)
(12041)
(10189)
(9869)
(9850)
(9046)
(8914)
(8909)
(8348)
(8203)
(7903)
(7848)
(7732)
(7668)
(7659)
(6602)
(6545)
(6475)
(6217)
(6106)
(6067)
(5779)
(5716)
(5306)
(5284)
学科
(74278)
(70371)
企业(70371)
管理(61816)
(49779)
经济(49698)
(24073)
业经(23632)
方法(20283)
(20043)
(19759)
财务(19722)
财务管理(19691)
企业财务(18652)
农业(14948)
技术(14542)
(14502)
(13721)
(12710)
数学(12544)
数学方法(12402)
经营(11765)
(11404)
理论(11304)
企业经济(11026)
中国(10868)
(10636)
技术管理(9862)
体制(9509)
决策(9507)
机构
学院(166835)
大学(160029)
管理(74183)
(71850)
经济(70357)
理学(60753)
理学院(60257)
管理学(59749)
管理学院(59399)
研究(47299)
中国(44853)
(39072)
(34015)
(28987)
财经(28842)
(26631)
(25925)
科学(25567)
(24075)
中心(23224)
(23149)
北京(21876)
商学(21562)
商学院(21372)
财经大学(20821)
业大(20793)
研究所(20543)
农业(20435)
经济学(19820)
经济管理(19349)
基金
项目(93898)
科学(75381)
研究(73008)
基金(68146)
(56613)
国家(55980)
科学基金(50678)
社会(46970)
社会科(44505)
社会科学(44490)
(38442)
基金项目(35947)
自然(32028)
教育(31985)
自然科(31317)
自然科学(31312)
自然科学基金(30831)
编号(29792)
(29636)
(27920)
资助(27736)
成果(23851)
(23033)
(20578)
创新(20465)
(20225)
重点(19996)
(19978)
课题(19936)
(19516)
期刊
(94737)
经济(94737)
研究(52212)
(37389)
管理(36650)
中国(35525)
(26560)
(20980)
金融(20980)
科学(19358)
业经(17918)
农业(17886)
技术(17292)
学报(16743)
财经(15269)
大学(13967)
(13285)
(13281)
学学(13186)
教育(12941)
经济研究(12920)
财会(12689)
问题(11736)
会计(11534)
技术经济(11519)
现代(10341)
(9829)
世界(9361)
经济管理(9349)
商业(8879)
共检索到277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宁  
薪酬是一个行业发展和人才流动的风向标。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相比,信托业发展起步较晚,全行业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标准化业务模式,机构分散、岗位众多、从业人员总量偏少,加之行业还处于快速的竞争发展期,以上诸多因素决定了当前的信托业还难以形成成熟完整的薪酬管理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笔者认为,当前信托业薪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信托公司间薪酬激励导向不平衡。由于历史发展沿革的原因,信托公司的经营风格都有着非常浓郁的股东色彩,国内67家信托公司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月民  
我国信托业已经成为从事营业信托业务的所有金融机构的总和或相应业务的市场总和,信托业监管对象绝不限于信托公司及其业务。对于混业经营的信托业而言,统一监管理念的确立至关重要。转变观念,改多头监管为统一监管,改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尽快制定《信托业法》,并确保司法权的适度介入,是当前我国信托业监管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绚丽  王芸  
本文从中国信托业的现状出发,从经济环境、社会信用、市场定位、法律法规等角度,分析信托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信托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加速信托机构健康发展的途径——增强监管机制、创新信托产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等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新民  
一、目前我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我国信托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筹措融通资金支持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信托业的发展没有明确法规依据,政策缺乏连续性,往往成为治理经济脱轨的牺牲品,难以发挥信托业经营灵活,投资方便、直接的特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金秀  廖莉娟  
中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黄金秀廖莉娟信托业是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新中国信托业自从1979年恢复以来。历经17个春秋,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1995年末,全国金融信托投资公司资产已达9000亿元,各级各类金融信托机构近400家,从业从员不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银燕  
现代化的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薪酬机制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薪酬管理制度具备科学性与合理化,才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到企业当中,成为施工企业稳定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树檀  马越  
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孙树檀,马越通过对石家庄市、邯郸市、邢台市建筑市场的重点调查,发现当前我省建筑市场仍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拖欠工程款问题今年一季度全省国有、城镇集体建筑业被建设单位累计拖欠工程款336、3亿元,其中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宁  
本文围绕信托公司金融价值链的创造过程,针对当前信托业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机构间的激励导向不平衡、各类从业人员之间的分配比例不平衡、激励与约束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提出以全面薪酬管理思想为指导,建立以"贡献值"为核心的薪酬计量模型、以"风险有效释放"为核心的薪酬约束机制,旨在促进信托业形成激励有效、约束有力,引导人才有序流动的薪酬管理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轶军  林玳玳  
以我国物流企业的薪酬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薪酬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福利以及薪酬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物流企业薪酬管理完善的途径,以实现物流企业薪酬管理的激励效应和赢得人才竞争优势的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军燕  
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缺乏吸引力与激励性,是导致人才流失,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为民营企业量身订做一套公平合理并且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摆在民营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重视人力资本效应,充分利用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实行年薪制,采用自助式薪酬管理,科学测评岗位价值,设计具有内部公平性的薪资标准等多种方式来构建科学高效的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龙生  吴显龙  
金融债权不仅是金融机构与借款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简单的信用关系,逃废金融债务也不仅是经济金融活动中的一般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机制状况、法制环境及法人与公民的信用和道德水准。企业逃废金融债务一直是困扰金融业的一种顽症,也是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通过对基层金融机构金融债权管理问题的剖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鹏  
本文介绍了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特点,并就目前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即识别、计量等控制方法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不尽科学的信用卡透支利息、滞纳金等息费的计算方式;缺乏一套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等。本文最后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安民  
本文从当前信托产品存在的种种风险表现入手,分析了因信息披露缺乏所导致的法律风险对信托行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介绍了信托产品发售中应有的信息披露流程,指出了当前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信托行业建立强制性、公开性而不是限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作用和具体的实施内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道生  
产权交易作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方兴未艾。当前,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和产权交易机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协调和管理,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一是国有企业产权出售的审批机关不够规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