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2)
- 2023(11409)
- 2022(9712)
- 2021(8736)
- 2020(7311)
- 2019(16831)
- 2018(16233)
- 2017(31722)
- 2016(17038)
- 2015(19453)
- 2014(19825)
- 2013(19816)
- 2012(18661)
- 2011(17403)
- 2010(17642)
- 2009(16590)
- 2008(16300)
- 2007(14900)
- 2006(13170)
- 2005(11930)
- 学科
- 济(98045)
- 经济(97975)
- 管理(45371)
- 业(40809)
- 方法(36636)
- 数学(32168)
- 数学方法(31916)
- 企(31808)
- 企业(31808)
- 地方(24649)
- 贸(22159)
- 贸易(22148)
- 农(21826)
- 中国(21601)
- 易(21387)
- 学(18188)
- 业经(17646)
- 财(16739)
- 地方经济(15321)
- 农业(14546)
- 制(14513)
- 环境(13046)
- 融(12469)
- 金融(12466)
- 和(12344)
- 银(11554)
- 银行(11526)
- 体(11285)
- 理论(11205)
- 关系(11066)
- 机构
- 学院(261260)
- 大学(260188)
- 济(121255)
- 经济(118831)
- 研究(95290)
- 管理(94807)
- 理学(81291)
- 理学院(80268)
- 管理学(78904)
- 管理学院(78415)
- 中国(70217)
- 科学(56615)
- 京(54091)
- 财(50758)
- 所(49393)
- 研究所(44784)
- 农(43940)
- 中心(42177)
- 财经(40658)
- 江(40254)
- 经济学(38724)
- 业大(37050)
- 经(36629)
- 经济学院(34812)
- 范(34763)
- 师范(34490)
- 农业(34458)
- 北京(34187)
- 院(34026)
- 州(31764)
- 基金
- 项目(167499)
- 科学(131288)
- 研究(123537)
- 基金(120383)
- 家(104588)
- 国家(103748)
- 科学基金(87247)
- 社会(79650)
- 社会科(75489)
- 社会科学(75466)
- 省(65687)
- 基金项目(63339)
- 教育(56352)
- 划(55186)
- 自然(53819)
- 自然科(52498)
- 自然科学(52483)
- 自然科学基金(51534)
- 编号(50238)
- 资助(49101)
- 成果(41100)
- 发(38963)
- 重点(38518)
- 部(37535)
- 课题(35334)
- 创(34511)
- 国家社会(33007)
- 创新(32388)
- 教育部(32033)
- 发展(32027)
- 期刊
- 济(141234)
- 经济(141234)
- 研究(79798)
- 中国(48704)
- 农(40449)
- 学报(39311)
- 财(38277)
- 科学(36436)
- 管理(33722)
- 大学(29398)
- 学学(27965)
- 农业(27174)
- 教育(24708)
- 经济研究(23944)
- 融(23847)
- 金融(23847)
- 技术(22974)
- 业经(21458)
- 财经(20724)
- 贸(19571)
- 问题(19454)
- 经(18014)
- 国际(17157)
- 技术经济(14854)
- 世界(14159)
- 业(14107)
- 统计(13660)
- 商业(13563)
- 策(12269)
- 经济问题(11768)
共检索到398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芮 邓寅 林佳欣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虽然面临一些困境,但总体仍呈加速态势。在此期间,曾经紧密的两岸经贸合作却背离国际趋势,令人遗憾地出现不断减速迹象,由此形成"双轨路径"。本文分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两岸经贸合作之间这种"双轨路径"的各自特点,并探讨其原因,以期为两岸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一、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路径及特点:加速、高标准WTO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芮 邓寅 林佳欣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虽然面临一些困境,但总体仍呈加速态势。在此期间,曾经紧密的两岸经贸合作却背离国际趋势,令人遗憾地出现不断减速迹象,由此形成"双轨路径"。本文分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两岸经贸合作之间这种"双轨路径"的各自特点,并探讨其原因,以期为两岸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一、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路径及特点:加速、高标准WTO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能远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福建社会科学院吴能远MAINABSTRACTSECONOMIC&TRADERELATIONSBETWEENMAINLANDANDTAIWANANDECONOMICCOOPERATIONINTHEASIA-PACIFI...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RCEP签署和生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对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此重要背景下,"RCEP框架下亚太经济合作与两岸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3日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平潭综合实验区台湾工作部、《亚太经济》杂志社、《现代台湾研究》杂志社、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中心承办,闽台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协办。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春华
尽管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由日本学者提出设想,但由于亚太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合作设想只停留在民间讨论层次上。80年代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欧共体发展为欧洲经济联盟,对亚太各国的压力增大。1989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官方协调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建立为始点,经历8次部长级会议和4次领导人会议,APEC的合作机制才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健 王建民
台湾正在推动对未来台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亚太营运中心计划,为此将迫使其调整对祖国大陆的经贸政策,在开放祖国大陆的资金进岛与大企业赴祖国大陆投资层次等方面将会有所突破,以建立新的两岸产业分工格局,可能达成两岸某种程度的直接三通,加速中国经济圈的实现,也可能促进上海亚太营运中心的发展,同时对香港营运中心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正>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动力。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这是进一步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祖国大陆坚定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的诚意善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亚南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热点的亚太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贸易增长近3倍、吸收的投资增长约4倍。然而,其一体化发展水平却不相匹配。直到TPP出现之前,主导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只是一个制度松散的、非强制性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美国宣布加入之后,已成为广受关注的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议。目前,在美国的主导下,其谈判规模和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庄芮 张国军
一、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与特点1998年之前,亚太地区仅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CER)等少数几个区域贸易安排。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加速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亚太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APEC成员之间已达成的FTA(自由贸易协定)有27项,成员与非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远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日本″单极″变成了中日″双头″。这一变化导致两岸经济从单方面的依赖到互相依赖;在贸易平衡、外汇储备等方面台湾对祖国大陆更加依赖;台商投资从短期经营到本土化经营;两岸产业分工从产业间发展到产业内、产品内;两岸从企业间一般技术合作到行业组织间标准方面的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国强
近年,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之际,东亚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世界贸易区域化的趋势下,东亚地区亦已形成广泛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在东亚经济这种格局下,对于海峡两岸的经济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两岸应减少干扰、增进共识,提高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耀
90年代,亚太经济独领风骚,东亚地区更具活力,呈现出一种新格局。大陆、台湾省是东亚地区的两个经济实体,且在东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东亚经济新格局为背景研究两岸经贸关系,能为我们探索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轨迹,提供一个合理的取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伯明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在继续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从次区域、民间发展成为全区域和官方的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将会在斗争中缓慢发展,但不可能成为第二个EEC。我国应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以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凤英
早在六十年代,日、美、澳等国,针对欧共体的建立,就曾提出过建立太平洋经济共同体的设想,但时机不成熟,结果未能形成。八十年代中后期,贸易集团化已成为世界一大潮流,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呼声又见高涨,尤其是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国家不仅呼声日隆,而且提出了众多的构想和现实的步骤。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经济合作的组织,主要有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杰
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追求在一定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经济一体化和旨在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兼容并存,共同发展。不可否认,区域一体化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总体来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