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3)
2023(5117)
2022(4221)
2021(4041)
2020(3166)
2019(6979)
2018(6875)
2017(12857)
2016(7156)
2015(8030)
2014(8185)
2013(8164)
2012(7953)
2011(7513)
2010(7824)
2009(7748)
2008(7898)
2007(7424)
2006(6785)
2005(5757)
作者
(21876)
(18670)
(18626)
(17734)
(11546)
(9073)
(8423)
(7272)
(7120)
(6823)
(6299)
(6207)
(5976)
(5959)
(5761)
(5418)
(5417)
(5302)
(5272)
(5249)
(4861)
(4550)
(4471)
(4317)
(4208)
(4195)
(4146)
(4141)
(3959)
(3879)
学科
(34064)
经济(34017)
(24353)
(23043)
管理(20854)
(16440)
企业(16440)
农业(15419)
方法(12632)
业经(11174)
数学(10494)
数学方法(10330)
中国(9862)
(9780)
(9616)
地方(7881)
(7075)
农业经济(6906)
(6816)
(6620)
(6264)
发展(6094)
(6079)
收入(5897)
(5504)
银行(5492)
工作(5372)
(5270)
(5194)
金融(5193)
机构
学院(112099)
大学(111188)
(42945)
经济(41740)
管理(40692)
研究(39077)
理学(34714)
理学院(34264)
管理学(33483)
管理学院(33280)
中国(30598)
(24464)
(23489)
科学(23458)
(21723)
(19896)
中心(18579)
(18327)
农业(17782)
研究所(17592)
业大(17227)
(16573)
财经(16508)
师范(16446)
(14861)
北京(14777)
(14776)
(14048)
(13508)
师范大学(13003)
基金
项目(69109)
科学(54357)
研究(52005)
基金(50033)
(43202)
国家(42691)
科学基金(36135)
社会(34479)
社会科(32104)
社会科学(32095)
(27197)
基金项目(26266)
教育(23702)
(22182)
编号(21777)
自然(21638)
自然科(21149)
自然科学(21145)
自然科学基金(20766)
资助(19837)
成果(19251)
(15510)
重点(15257)
课题(15183)
(14850)
(14343)
国家社会(13948)
(13730)
(13395)
(13356)
期刊
(60210)
经济(60210)
研究(34459)
(29943)
中国(26998)
学报(19490)
农业(19156)
科学(18543)
(16750)
大学(15636)
学学(14820)
管理(14366)
教育(13367)
(12784)
金融(12784)
业经(12767)
财经(8632)
技术(8233)
(8080)
农村(8062)
(8062)
农业经济(7975)
问题(7680)
经济研究(7662)
(7438)
(6635)
社会(6498)
业大(5981)
社会科(5591)
社会科学(5591)
共检索到179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端锋  
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的重构进入关键时期。应该将村干部的培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中加进相关条款。在追求好政策的同时,追求好的治理,进行治理重构,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当前乡村治理重构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效果,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核心目标,这样才能解决乡村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绍梁  廖文武  
对高校研究生院建设中若干基本关系的研究叶绍梁廖文武我国高校研究生院已经试办了十多年,经过工作总结和评估,国家已批准33所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正式建立研究生院,这标志着我国高校研究生院已从试办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亦即老的研究生院将逐渐成熟,成为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当前,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口布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动,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顺应人口布局变动,推进城乡空间重组与治理重构。科学适度的空间布局调整有利于优化城乡发展格局,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积极探索,代表性的有山东"合村并居"、江苏"相对集中居住"和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等典型模式。当前,这几种典型模式在规划布局、规模区位、治理重构等方面都凸显出不少操作难题。应对这些问题,要超越村庄调整合并这种局部思维,将城乡空间重组置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中心地-分散地、崛起地带-衰退地带的相对性结构中去把握。具体措施上,首先要科学确定中心地体系,进而在土地制度、乡村治理、政经分开等方面深化改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当前,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口布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动,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顺应人口布局变动,推进城乡空间重组与治理重构。科学适度的空间布局调整有利于优化城乡发展格局,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积极探索,代表性的有山东"合村并居"、江苏"相对集中居住"和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等典型模式。当前,这几种典型模式在规划布局、规模区位、治理重构等方面都凸显出不少操作难题。应对这些问题,要超越村庄调整合并这种局部思维,将城乡空间重组置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中心地-分散地、崛起地带-衰退地带的相对性结构中去把握。具体措施上,首先要科学确定中心地体系,进而在土地制度、乡村治理、政经分开等方面深化改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青青  
资本下乡成为普遍趋势,下乡资本不仅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也开始进入农村建设用地领域。在逐利动机下,资本下乡旨在"经营村庄"。资本采用公司化的方式对村庄外生项目资源、内生土地资源和村级组织本身进行资本化运作,使得村庄公共资源私人化、村级组织公司化。在此过程中,通过与乡村各级主体的互动,资本重构了乡村治理秩序:"权力—利益网络"的垄断秩序,由此导致村庄公共性的丧失。这一秩序产生的内在逻辑在于乡村组织的强制性政治权力与协调性治理权力的失衡,日益弱化的乡村治理权力使得独立运作的乡村政治权力与下乡资本形成利益共谋,建构乡村治理的"权力—利益网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国家治理与乡土社会的双重变奏中,乡村基本治理单元保持着简约治理的基本形态。公共资源下乡的过密化,导致目标管理责任制嵌入基层民主实践,催生半正式行政结构的科层化。多种张力下的基层治理制度供给,不仅没有带来乡村社会公共性的复兴,反而使得乡村治理走向了善治的反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村干部理应成为承接公共资源的接点性治理主体,也可能不受监管而坠入乡村"微腐败"的温床。现代国家要更好地造福于民,需不断提高行政村的基层治理能力,初步的构想是,建构行政村的社区福利评估能力、政策释义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晓峰  
The author made an overall discussion to the major problems of China's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supported his view with data.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卫兵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中央一直十分关注的重点工作。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创新基层管理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让广大农村地区更加和谐稳定,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甘晖  叶文虎  
文章主要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例,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演化中存在分裂的现象,并初步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被分解成两种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从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将涉及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人与天的关系;从自然中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此种分解亦可以作为理解"李约瑟问题"的一种视角。本文将这两种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共四种关系,统一在三种生产理论的框架内。这样的划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环境管理学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波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空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形成“上楼集中”“平移集中”和“就地改造”等空间类型。农村空间变迁改变了外在物理空间形态,同时也意味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等变革。农村空间变迁程度的不同,使得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等要素具有差异性,推动乡村治理机制重构。“上楼集中型”主要是重新弥合社会关系网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平移集中型”运用空间划分和分配的治理策略,提高空间治理效能;“就地改造型”通过村庄空间内部的改造升级,构建村庄治理新秩序。因此,空间治理不仅是外在物理空间形态的治理,还是空间内的治理关系和权力结构的重塑,以此推动农村空间变迁的有效治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永林  
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大基本关系:教师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刘靖华  
在高等教育不断加快大众化的步伐和社会对人才结构需求不断变化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调整好自身的专业结构。在专业调整和建设中,一要处理好传承、适应和引导的关系,现代大学必须从单一的传承既有的文化,适应社会现实需要,逐渐转变为引导社会朝向更加科学、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处理好适应社会需要与培养能力形成、保存和发展的关系,应当建立起统筹考虑市场机制和教育规律的新的思维方式;三是要处理好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之间的关系,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分类和分层系统中思考和确定不同高校专业调整与创新的具体方案,并把建设富有特色的专业群作为今后专业调整和建设的重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怀勤  
为使国际贸易统计和贸易平衡的研究更加深入地开展,本文建议在研究中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基本关系:经济发展与统计体系建设的关系,中国贸易统计的国际接轨与促进国际统计制度变革的关系,贸易统计数据生产与贸易统计数据使用的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颖英  
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特色学校建设中的三个基本关系,即继承传统与创新之间、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之间、学校个性化特色建设与区域统筹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例说明继承传统与创新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学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前提,学校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学校个性化特色建设与区域统筹之间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协同互补关系。通过阐述三个基本关系在现实处理中的主要问题和实施建议,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实践指导,以提升特色学校的建设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