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0)
2023(5166)
2022(4670)
2021(4286)
2020(4033)
2019(9451)
2018(9409)
2017(18698)
2016(10422)
2015(12053)
2014(12445)
2013(12534)
2012(11967)
2011(10947)
2010(11139)
2009(10530)
2008(10720)
2007(9982)
2006(8425)
2005(7534)
作者
(32160)
(27168)
(26864)
(25776)
(17024)
(13069)
(12636)
(10645)
(9976)
(9622)
(9105)
(8998)
(8592)
(8531)
(8508)
(8446)
(8436)
(7886)
(7863)
(7779)
(6766)
(6641)
(6630)
(6204)
(6132)
(6060)
(6042)
(5978)
(5515)
(5449)
学科
(47855)
经济(47810)
(27463)
管理(27011)
方法(24806)
数学(22135)
数学方法(21958)
(21276)
企业(21276)
(13098)
(11553)
中国(11272)
(10686)
贸易(10685)
(10381)
(9881)
地方(9380)
业经(8535)
农业(8527)
(8376)
(7320)
(7148)
银行(7126)
(6899)
财务(6883)
财务管理(6859)
(6844)
金融(6842)
(6752)
企业财务(6449)
机构
大学(158633)
学院(157050)
(67889)
经济(66474)
管理(59225)
研究(55271)
理学(50882)
理学院(50279)
管理学(49426)
管理学院(49123)
中国(41422)
科学(34068)
(33792)
(30363)
(29774)
(29450)
研究所(26748)
中心(25861)
业大(24959)
农业(24290)
(24188)
财经(23895)
(21537)
北京(21381)
经济学(21257)
(20679)
师范(20478)
经济学院(19431)
(19233)
(18924)
基金
项目(100944)
科学(78236)
基金(72696)
研究(72556)
(63385)
国家(62888)
科学基金(52666)
社会(45187)
社会科(42772)
社会科学(42755)
(39450)
基金项目(38852)
自然(34001)
教育(33818)
(33440)
自然科(33172)
自然科学(33160)
自然科学基金(32579)
资助(30393)
编号(30010)
成果(24996)
(23227)
重点(23116)
(22059)
课题(20490)
(20471)
科研(19865)
教育部(19586)
创新(19221)
大学(19014)
期刊
(72728)
经济(72728)
研究(44838)
中国(28275)
(26867)
学报(25900)
(23551)
科学(23060)
管理(19208)
大学(18858)
农业(17821)
学学(17708)
教育(14703)
(14237)
金融(14237)
技术(13197)
经济研究(11954)
财经(11871)
业经(11469)
问题(10266)
(10242)
(10088)
(9217)
技术经济(8729)
统计(8422)
理论(8209)
(7963)
商业(7934)
国际(7784)
实践(7448)
共检索到230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青松  张鸣枝  李妍锦  
本文对中美CPI长期发展趋势、当前美国CPI高涨的主要原因、两国CPI指数构建方法异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当前中美CPI走势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及俄乌冲突对两国的影响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市场供给不足、经济停滞,从而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加之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当前美国CPI高涨。中国则与之相反,市场供应充足、货币政策稳定、能源价格影响有效管控,CPI涨幅温和。随着美国的加息缩表等紧缩政策和能源价格趋稳,美国CPI涨幅有望回落,中美CPI差异将逐步缩小。本文将为分析和研判当前中国和全球物价走势及经济形势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青松  张鸣枝  李妍锦  
本文对中美CPI长期发展趋势、当前美国CPI高涨的主要原因、两国CPI指数构建方法异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当前中美CPI走势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及俄乌冲突对两国的影响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市场供给不足、经济停滞,从而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加之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当前美国CPI高涨。中国则与之相反,市场供应充足、货币政策稳定、能源价格影响有效管控,CPI涨幅温和。随着美国的加息缩表等紧缩政策和能源价格趋稳,美国CPI涨幅有望回落,中美CPI差异将逐步缩小。本文将为分析和研判当前中国和全球物价走势及经济形势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磊  邵明振  
本文详细考察了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同时,利用VAR等经济计量模型对影响CPI的主要因素进行动态影响分析,并对物价走势做出预测。研究表明,本轮物价上涨既保持了以往的一般规律,也有鲜明的新特点。预测物价于2011年3季度结束上行趋势,此后进入本轮周期的下行阶段。预计2011年CPI上涨率为5.5%,2012年物价上涨压力将有所减缓,全年上涨3.8%左右。文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毅亭  熊明渊  
本文回顾了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高通胀的情况,研究表明本轮通胀依然可以在货币数量论的框架内解释,但在货币数量论的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并修正物价和货币的理论值与度量值的差异带来的偏差。认为本轮通胀是货币因素和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非货币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进而用货币数量论分析了我国的通胀情况,并对未来通胀形势做出了判断,认为2009年将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虞华  虞丽娜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物价总水平高位运行,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初步判断,本轮物价涨幅已经见顶,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得到确认,2011年GDP增长9.2%,CPI上涨5.4%。从2012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CPI价格调控目标来看,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国内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压力加大。虽然控制物价上涨已经逐渐淡出第一调控目标,但是在导致本轮价格上涨的因素一个都没有消除前,就此判断未来价格风险已消除还为时过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鹏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新常态下,价格总水平研判工作要开创新思路、贯彻新理念、服务新实践。本文以C PI和PPI走势预测为例,给出了新常态时期价格研判的一个分析框架。框架主体思想:价格研判要长短结合、有里有外,要把握核心、校准校验,要追溯历史、放眼国际。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价格研判工作,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完善价格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增加价格运行国际比较研究,加强价格运行预期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德胜  郑后成  
作为国际主要货币,美元的汇率走势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而美元指数则是反映美元强弱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在概括总结美元指数变动历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影响美元指数的五大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经常项目赤字、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和利差,并指出经济增长速度是影响美元指数的主导因素。在对2011年以来美国经济基本面进行分析后,本文得出结论 :未来美元指数将进一步走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宏瑾  纪淼  
本文利用中债收益率曲线数据,对我国费雪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费雪效应在我国是成立的。尽管中短端与长端实际利率是否稳定存在不同的结论,但实证结果表明,国债名义利率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因而可以对未来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总体而言,2012年我国CPI可能达到3.3%,全年物价将呈前高后低的走势,通胀压力不大,这说明2011年以来的稳健货币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物价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的同时,经济增长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局面,这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杨白冰  
201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表现良好,经济逐步回暖。一方面,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民间投资显著回升,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稳中有升、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另一方面,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明显,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PMI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仍位于景气区间。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长较高,下半年将有所下降,全年将呈现出"前高后低"趋势。本文据此提出下半年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展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先溥  姚有茂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总体运行基本正常。严先溥、姚有茂两同志撰文分析了我国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受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制约,尚未充分发挥;而且,由于国外需求下降,为保持和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充分挖掘我国自身巨大的市场潜力。详见第 4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市场形势动态分析课题组  任兴洲  漆云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策  
201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延续去年平稳回升的态势。然而,投资内部结构出现调整。与城镇化相关的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投资回升的主要动力,而与工业化相关的制造业投资,尽管绝对规模仍然较大,但占比和增速均大幅放缓。此外,第三产业中非房地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从政策、结构和周期维度综合判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志扬  
今年以来,价格水平总体继续延续下行走势,主要价格指标均回落至较低水平。从消费价格看,CPI涨幅有所回落。第一季度CPI平均上涨1.2%,涨幅比上个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各月涨幅分别为0.8%、1.4%和1.4%,已连续7个月位于2%之下。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比上个季度低0.7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约0.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8%,比上个季度低0.2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约0.5个百分点。从生产价格看,PPI降幅明显扩大。第一季度PPI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双进  李燕青  李家晴  
新形势下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确保价格总水平在合理区间运行,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不同层面深入分析2021年CPI运行情况和主要特征;接着,从粮食价格、猪肉价格、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翘尾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研判2022年CPI走势变化。研究发现:(1)食品CPI波动主要贡献率来自畜肉、鲜菜和鲜果3个细项;(2)种粮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影响推动国内市场粮价稳中有升;(3)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推动CPI有所上涨;(4)翘尾因素对全年CPI同比影响由负转正。针对CPI运行情况和影响因素,从合理优化GDP和CPI预期调控目标、进一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积极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多措并举做好市场预期引导工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