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7)
2023(16066)
2022(13371)
2021(12351)
2020(10004)
2019(23027)
2018(22304)
2017(42012)
2016(22237)
2015(25010)
2014(24667)
2013(24666)
2012(23691)
2011(21892)
2010(22498)
2009(21280)
2008(20412)
2007(18214)
2006(16856)
2005(16077)
作者
(63235)
(52463)
(52077)
(50064)
(33844)
(25123)
(23670)
(20445)
(20183)
(19086)
(18159)
(17547)
(17046)
(16993)
(16669)
(16463)
(15396)
(15246)
(15160)
(14522)
(13567)
(12732)
(12678)
(12239)
(11974)
(11945)
(11609)
(11253)
(10504)
(10416)
学科
(113081)
经济(112981)
管理(59086)
(57175)
(44151)
企业(44151)
中国(39675)
方法(36578)
数学(31944)
数学方法(31623)
地方(30167)
(29537)
金融(29537)
(28679)
(28227)
银行(28211)
(27464)
(24859)
业经(23489)
(22898)
(22453)
贸易(22430)
(21784)
(19862)
农业(19453)
地方经济(16969)
(16040)
环境(15787)
(15344)
(15247)
机构
大学(319331)
学院(318278)
(152704)
经济(149753)
研究(124410)
管理(114937)
中国(103145)
理学(95592)
理学院(94440)
管理学(93080)
管理学院(92452)
(71099)
(70203)
科学(67510)
(62876)
中心(56795)
研究所(56039)
财经(54172)
(49466)
经济学(49447)
(49312)
(47933)
北京(46451)
(44219)
经济学院(44193)
(43789)
师范(43471)
财经大学(40000)
(39749)
业大(38528)
基金
项目(195137)
科学(155154)
研究(148878)
基金(142820)
(122970)
国家(121945)
科学基金(103872)
社会(98421)
社会科(93560)
社会科学(93541)
(72962)
基金项目(72609)
教育(67129)
(61921)
自然(61684)
自然科(60265)
自然科学(60251)
资助(59923)
自然科学基金(59223)
编号(58867)
成果(50246)
(48293)
重点(44796)
(44711)
课题(42682)
国家社会(41986)
发展(40316)
(40286)
(39693)
教育部(39127)
期刊
(182944)
经济(182944)
研究(113896)
中国(75948)
(52923)
(50541)
金融(50541)
管理(47732)
(45842)
学报(42620)
科学(42537)
教育(38050)
大学(34249)
学学(31601)
经济研究(31209)
农业(30764)
财经(28565)
技术(28080)
业经(26457)
(24949)
问题(23481)
(22876)
国际(22090)
世界(20347)
技术经济(17172)
(17134)
统计(15370)
理论(15172)
现代(14688)
(14578)
共检索到539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一、全球金融危机一年来的变化一年前的9月15日,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以此为标志,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随之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时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选取1999—2008年的月度数据,建立一个包含六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来测度货币政策、房产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施加短期约束识别结构冲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前,在中国存在通过房产市场影响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方面,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为有效;房产市场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保持房产市场的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本文探讨了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最新动向,并基于国内的经济金融数据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范章  
一、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两个重要特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较,有一重大不同之处:这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彬  
次贷金融危机发生后,学术界分析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不足,政策操作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同发达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相比较,具有二元经济加转轨经济的特点,又处于高速发展逐渐放缓的过程。在借鉴和比较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次贷金融危机应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重视本国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更多考虑总供给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梅波  陈燕鸿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应急之策,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延缓了金融危机蔓延。但是其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说明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的必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非常时期,需要有非常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应对,连续推出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实现企稳回升。回首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一年间走过的道路,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昌忠泽  
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做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从国内外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周期性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各个侧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本文认为在百年一遏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性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动力下行的风险在加大,预计本轮经济将被迫做出强制调整,维持三到四年的低位增长。我国应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型,并把握这次危机带来的机会,做好能源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杰  张海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肆掠全球的金融危机,其直接原因是美国国内的产业、金融政策错误,以及华尔街的贪婪与金融监管失误,而深层次原因是全球经济失衡与技术创新的周期性。本文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验证了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对美出口的显著影响,使用GTAP模型估算了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纺织、石化、电子等中国主要出口行业产出增长将进一步大幅下降。建议我国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以扩大内需,并走创新发展道路,以应对危机下世界经济衰退的挑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宪法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的走势 199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并没有出现人们所预期的那样,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199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基本上是处在走走停停的状态,其走向还不是十分明朗,到了1997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而且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经济仍在下行通道运行的趋向已成定局。1997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8.8%,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我所用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