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3)
- 2023(11100)
- 2022(9447)
- 2021(8796)
- 2020(7476)
- 2019(17582)
- 2018(17307)
- 2017(32566)
- 2016(17578)
- 2015(20506)
- 2014(20686)
- 2013(20799)
- 2012(19892)
- 2011(18507)
- 2010(18621)
- 2009(17570)
- 2008(17456)
- 2007(15865)
- 2006(14063)
- 2005(13030)
- 学科
- 济(97852)
- 经济(97773)
- 管理(46514)
- 业(42177)
- 方法(37474)
- 数学(33442)
- 数学方法(33208)
- 企(32630)
- 企业(32630)
- 中国(25175)
- 农(21418)
- 地方(21026)
- 财(19155)
- 学(18232)
- 贸(17758)
- 贸易(17748)
- 易(17235)
- 业经(16926)
- 制(15941)
- 农业(14063)
- 地方经济(13780)
- 银(13486)
- 银行(13455)
- 融(13237)
- 金融(13235)
- 行(12946)
- 环境(12750)
- 和(12697)
- 体(11314)
- 理论(11245)
- 机构
- 大学(268920)
- 学院(267366)
- 济(125981)
- 经济(123583)
- 研究(99530)
- 管理(95756)
- 理学(80856)
- 理学院(79860)
- 管理学(78616)
- 管理学院(78095)
- 中国(77380)
- 科学(57729)
- 京(57706)
- 财(55531)
- 所(51690)
- 研究所(46535)
- 中心(44501)
- 农(44413)
- 财经(43976)
- 经济学(41298)
- 江(41070)
- 经(39815)
- 北京(37516)
- 经济学院(37109)
- 业大(36530)
- 农业(34919)
- 院(34852)
- 范(34761)
- 师范(34458)
- 州(32370)
- 基金
- 项目(165198)
- 科学(128737)
- 研究(121868)
- 基金(119997)
- 家(104511)
- 国家(103685)
- 科学基金(86959)
- 社会(78613)
- 社会科(74534)
- 社会科学(74514)
- 基金项目(62242)
- 省(62129)
- 教育(55571)
- 自然(53248)
- 划(52623)
- 自然科(51980)
- 自然科学(51961)
- 自然科学基金(51056)
- 资助(50747)
- 编号(48546)
- 成果(40521)
- 部(38030)
- 重点(37738)
- 发(37308)
- 课题(34356)
- 国家社会(33655)
- 创(33375)
- 中国(32655)
- 教育部(32575)
- 大学(31778)
- 期刊
- 济(146392)
- 经济(146392)
- 研究(86800)
- 中国(54565)
- 财(43828)
- 学报(40522)
- 农(40280)
- 科学(37358)
- 管理(35396)
- 大学(30288)
- 学学(28353)
- 融(26947)
- 金融(26947)
- 农业(26865)
- 教育(26214)
- 经济研究(25000)
- 技术(23885)
- 财经(23247)
- 业经(20407)
- 经(20251)
- 问题(19471)
- 贸(17993)
- 国际(15917)
- 世界(15664)
- 技术经济(15486)
- 业(15332)
- 统计(14323)
- 经济问题(12355)
- 理论(12350)
- 商业(12307)
共检索到419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恒 袁文平
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九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2%,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逐年下滑,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1%,是否达到本轮周期的谷底还不明朗。人们通常把一个周期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平稳回落,整体经济的运行较长时期处于低谷的徘徊状态,称为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富华 汪红驹 张晓晶
基于动态单因子模型,本文就1996~200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关联问题进行了探索,结论认为: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一种是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联系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收敛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一种是国内特殊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脱钩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从中国入世之后GDP国际关联的特征来看,"收敛性"力量更强一些;而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约58%可以由世界公共因子来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其实就是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所处周期的阶段。但是 ,在实践中要区分周期的四个阶段或转折点 ,是极其困难的。本文从两个层次考察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首先是产出缺口理论、总需求—总供给 (AD—AS)模型、IS—LM模型这几种工具的综合分析 ;其次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这些工具和变量中 ,最有价值的是产出缺口理论和价格指数。通过对这些工具和变量的分析 ,本文的最后结论是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明显转机 ,出现了回升的系列迹象 ,正在步入复苏阶段 ,但并未真正稳定走出低谷或萧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施发启
Wi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he author analysed the existence of China's economic cycle,and discussed the character and origin of each cycle.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统计检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建
Ⅲ对货币波动成因论的实证检验西方的货币主义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原因。当银行降低利率、放宽信贷时,就会引起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加,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信用扩大;但信用并不能无限扩大,当高涨阶段后期银行被迫紧缩信用时,就会引起生产下降,继而出现经济衰退。因此,为了稳定经济,持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如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主张实行货币供应量按固定增长率增加的“单一规则”。在我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战勇 杨焕波 李星
文章选取1992—2016年的经济年度数据构建经济周期指数,采用HP滤波方法,分析政府的投资力度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关系,解剖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并根据中国经济特有现象和经济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分析了经济周期的特征,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协同创新 政府宏观调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最新的随机游走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1952~2003年间的13个宏观经济总量的波动特征、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产出的周期长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延长且波动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总产出的波动主要受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波动的影响,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发展对总产出的制约在改革开放之后消失了,结果还显示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杨运杰
本文运用吉布斯抽样方法估算了我国经济周期的多变量动态马可夫转换因素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拐点识别和同步指数分析,进而揭示出我国经济周期的长期和短期运行特点。分析表明,就长期而言,我国经济周期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协动性和非线性特征,改革开放以前,宏观经济波动剧烈,情势转换发生得较为频繁,改革开放以后,宏观经济波动明显趋缓;就短期而言,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运行平稳,协动性特征依然显著但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建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曾经把各种不同的周期理论划分为两大类别: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外生的”和“内生的”)理论。外部因素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制度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动——如太阳黑子或星象、战争、革命、政治事件、金矿的发现、人口和移民的增长,新疆域和新资源的发现、科学发明和技术改良。内部因素理论则在经济制度本身之内寻找导致经济周期的自我推动机制,从而认为,由于某些经济变量的存在,每一次扩展阶段给衰退和收缩创造条件,而每一次收缩又为复苏和扩展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游 翟建辉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经济繁荣的唯一原因。本文通过对英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这一发现,通过研究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创新高涨、潜在增长率下滑的阶段,虽然经济增速在短期内会放缓,但技术创新在未来5~10年内对经济会有拉升作用。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中国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
长波理论 创新 经济周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梅波 吕朝凤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估算模型,在克服"完全有效市场"假设的缺陷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对中国在1992~2009年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估算发现,中国1952~1977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高于1992~2009年的成本,低于1978~1991年的成本。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低于美国1948~2009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中国经济决策部门仍然应该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建
本文在探讨衡量经济周期的一般标准和图解的基础上,使用“剩余法”和“直接法”测定出长度为10年左右和7年左右的两种中国经济周期,并将后者确定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作者划分出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两种性质的中国经济周期。即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并论述了前者转化为后者的标志和过程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通过国际比较研究,阐述了中国经济周期的长度、波动幅度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特征。然后,为寻求中国经济周期的发生原因,作者对几种重要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否定性结论。进而,本文提出“周期裂变”的结论假说,论述了早期工业化以后,工业周期与农业周期的分裂过程以及工业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决定作用;接着,通过进一步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后平 王丽英
个人心理预期、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不完全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大众个人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即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变化。个人心理预期的形成和波动对消费和投资带来直接影响,从而产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使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挥积极效果,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必须适时调整个人心理预期,使社会大众个人心理预期保持适度乐观状态。
关键词:
个人心理预期 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川
本文通过对1978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仅时间上不同步,出现错配,而且经济波动的特点也不相同,中国是"快起缓落型",美国是"缓起快落型"。中美经济周期错配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所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错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把握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错配的特点,根据中美经济发展的现实,制定相应的反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中美经济 周期错配 波动特征 应对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川
本文通过对1978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仅时间上不同步,出现错配,而且经济波动的特点也不相同,中国是"快起缓落型",美国是"缓起快落型"。中美经济周期错配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所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错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把握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错配的特点,根据中美经济发展的现实,制定相应的反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中美经济 周期错配 波动特征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