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7)
2023(12586)
2022(10467)
2021(9759)
2020(7787)
2019(17831)
2018(17390)
2017(32834)
2016(17516)
2015(19531)
2014(19578)
2013(19794)
2012(19223)
2011(17902)
2010(18130)
2009(16738)
2008(16478)
2007(14533)
2006(13371)
2005(12743)
作者
(53020)
(44318)
(44056)
(42339)
(28639)
(21355)
(19960)
(17053)
(16987)
(15840)
(15621)
(14769)
(14583)
(14561)
(14243)
(13737)
(13117)
(12814)
(12745)
(12306)
(11643)
(10884)
(10728)
(10246)
(10046)
(9955)
(9866)
(9399)
(9034)
(8827)
学科
(100516)
经济(100430)
管理(44210)
(43199)
方法(32997)
(32234)
企业(32234)
中国(30244)
数学(29199)
数学方法(29009)
地方(26828)
(22972)
业经(19537)
(19021)
(18174)
(17780)
贸易(17764)
(17185)
(17118)
地方经济(16557)
(16170)
金融(16170)
(15951)
银行(15923)
农业(15697)
(15579)
(14117)
环境(13655)
(12394)
产业(12240)
机构
大学(264703)
学院(263150)
(127652)
经济(125470)
研究(106641)
管理(92395)
中国(81894)
理学(77835)
理学院(76783)
管理学(75671)
管理学院(75161)
科学(60963)
(57895)
(56376)
(55384)
研究所(49907)
中心(45594)
(44322)
财经(44148)
经济学(42147)
(40302)
(39697)
北京(38129)
(37883)
经济学院(37663)
(35909)
师范(35539)
业大(34887)
农业(34350)
财经大学(32828)
基金
项目(166152)
科学(131702)
基金(122412)
研究(121548)
(107709)
国家(106857)
科学基金(89943)
社会(81534)
社会科(77605)
社会科学(77590)
基金项目(62950)
(62261)
自然(54682)
教育(54212)
自然科(53437)
自然科学(53421)
(53128)
自然科学基金(52532)
资助(51098)
编号(45448)
(42301)
重点(38495)
(38263)
成果(38130)
国家社会(35554)
发展(34619)
(34098)
(33917)
课题(33576)
中国(33114)
期刊
(152186)
经济(152186)
研究(91034)
中国(58882)
(42119)
(41162)
学报(40985)
科学(39278)
管理(37857)
大学(31165)
(31041)
金融(31041)
学学(29423)
农业(28693)
经济研究(26690)
教育(26676)
财经(23802)
技术(22001)
业经(21877)
(20865)
问题(20022)
(18016)
世界(16960)
国际(16596)
(16219)
技术经济(14692)
统计(12978)
经济问题(12441)
商业(12023)
经济管理(11724)
共检索到428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运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新常态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当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实现中高速增长有两个重要条件,即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第二,找到经济下行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第三,高投资未必带来高就业;第四,高利率未必能抑制通货膨胀;第五,市场是可以创造的,企业要千方百计让产品增加新功能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走出国门,打开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市场;第六,要重视"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人"视角,而不能单纯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考虑问题;第七,重视"第三种调节",即通过道德力量进行调节,也就是文化调节;第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让国有资产增值更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孝德  
中国20 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不仅是土地、资本、人力等资源增殖的过程, 更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创新过程。推动中国20 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创新资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改革推动下的体制创新; 二是开放中形成的资本、技术、管理和信息的引入和流动; 三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短缺经济和潜在国内需求释放; 四是政府对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推动、正确领导和决策。当代中国正处在从第一轮经济改革与发展向第二轮转变的过程。由于原有的社会创新资源发挥作用的边际成本增大和边际效益的递减, 由此决定了从第一轮向第二轮转变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必须从培育新的社会创新资源着手, 找到中国第二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袁钢明  张平  王诚  盛洪  杨帆  赵志君  岳希明  魏众  仲继银  桁林  常欣  左大培  王利民  赵农  许宪春  
除发达国家在新技术革命时期外 ,几乎所有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都发生了通货膨胀 ,而中国却出现了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现象 ,并集中表现为结构性通缩。其原因在于核算性偏差和体制性压抑 (主要是价格管制性因素和准入市场壁垒 )造成了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严重扭曲 ,一方面表现为食品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一半左右 ,而提供食品的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到 2 0 % ;另一方面表现为增量改革带来的大量资金和财富不能有效配置 ,只能在工业制造业中过度竞争 ,从而压抑了增长最快的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考虑到中国统计核算中存在着工农业增长率高估和服务业增加值低估的缺陷 ,不仅总量会出现低估 ,结构扭曲变形加剧。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国强  
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目前,我国面临投资膨胀、消费低迷和出口依赖的动力结构失衡局面,其中制度约束是根本原因,必须从收入分配、投资结构优化和外贸机制方面进行制度矫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薛万祥  马强  
立脚中国经济发展探索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增值论》、《双重体系的扭曲与外贸效益》评介薛万祥□马强张幼文博士师从褚葆一教授,在世界经济理论和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园地里辛勤耕耘,于1995年1月出版了他的专著《价值增值论》。1995年8月,他的另一部专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宏山  
本文以福建省为视角,全面分析、比较金融要素扭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金融要素扭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且在经济路径依赖作用下金融要素扭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有所上升。同时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引入的政策性资金,使得金融要素扭曲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有所增强。因此,应协调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实现金融资金价格市场化、壮大金融市场主体等方式,建立起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以期实现金融市场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扬阳  
平台经济的兴起是否有助于缓解我国的市场扭曲?两者之间又是否具有协同共生的关系?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对互联网平台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水平进行测度,对互联网平台经济与市场扭曲的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简单线性关系量来看,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市场扭曲;考虑到二次项的模型结果显示,互联网平台经济对市场扭曲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作用,整体上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变化。文章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线上与线下贸易融合,同时要鼓励行业间的交互融合过程,加快促进市场要素资源的内部流动,以进一步强化平台经济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枝富  沈安标  崔爱国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需要着力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在发展战略上要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正规军”。各级领导干部应积极借鉴温州以市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云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市场营销——兼评西方服务市场营销理论南开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吴晓云西方国家早在60年代就已步入了服务经济社会。无论是就其在GNP中所占比重,还是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来说,服务行业都为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世界银行《1996...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Bert Hofman  
我想更多地介绍一下中国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2005年我给大家分析过一些类似的挑战,但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答,一年之后许多解决方案已经变得更加新奇了。首先我想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和这个论坛主题直接相关的内容,关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和世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选选  
199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经济区域间差距也在快速扩大,区域差距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各省统计数据合并计算出东、中、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区域1987-2007年的各项指标,在定性分析了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之后,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四个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和投资系数是影响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孟  张诚  
文章基于劳动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利用熵权法对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并实证分析劳动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2003—2019年各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且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劳动价格扭曲通过抑制人力资本、创新、消费、投资以及生产率等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鹏  王倩  
文章阐述了我国必须"节能减排",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四大理由。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实行"节能减排"的整体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鹏  杨洋  
本文采用影子成本模型,从要素、时间和地区三个维度考察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状态,并分析了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时变趋势与地区差异。结果发现:(1)劳动力、能源两种要素与资本之间存在相对价格扭曲和配置扭曲,且在研究期间均经历了方向上的逆转,劳动力和能源相对资本的价格由偏高转为偏低,投入由过剩转为不足。(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要素市场扭曲具有明显差异,表明要素市场存在严重的地区分割。(3)要素的价格扭曲和非效率配置,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制约了整体经济效率的改进。改善配置效率,进而提升经济效率,必须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要素市场扭曲,这就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减少行政管制造成的扭曲,加快要素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