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3)
- 2023(11306)
- 2022(9408)
- 2021(8557)
- 2020(6880)
- 2019(15684)
- 2018(15368)
- 2017(28886)
- 2016(15351)
- 2015(17462)
- 2014(17251)
- 2013(17445)
- 2012(16919)
- 2011(15897)
- 2010(15983)
- 2009(14809)
- 2008(14426)
- 2007(12810)
- 2006(11967)
- 2005(11243)
- 学科
- 济(93251)
- 经济(93177)
- 管理(36434)
- 业(36079)
- 方法(29630)
- 中国(29000)
- 数学(26549)
- 数学方法(26428)
- 地方(25223)
- 企(24086)
- 企业(24086)
- 农(22963)
- 业经(17888)
- 贸(16568)
- 贸易(16554)
- 农业(16227)
- 易(16004)
- 地方经济(15864)
- 学(15408)
- 发(13795)
- 融(13671)
- 金融(13671)
- 制(13652)
- 银(13433)
- 银行(13409)
- 环境(13321)
- 行(13230)
- 财(12887)
- 产业(10511)
- 和(10330)
- 机构
- 大学(233627)
- 学院(233089)
- 济(116969)
- 经济(115107)
- 研究(94165)
- 管理(82672)
- 中国(72431)
- 理学(69574)
- 理学院(68671)
- 管理学(67813)
- 管理学院(67356)
- 科学(52725)
- 京(51218)
- 财(48649)
- 所(48295)
- 研究所(43526)
- 中心(40215)
- 农(39248)
- 经济学(38598)
- 财经(38344)
- 江(35122)
- 经(34978)
- 经济学院(34508)
- 北京(33745)
- 院(33067)
- 范(32060)
- 师范(31777)
- 业大(31032)
- 农业(30355)
- 科学院(29259)
- 基金
- 项目(146369)
- 科学(116395)
- 研究(108987)
- 基金(107701)
- 家(93953)
- 国家(93181)
- 科学基金(78631)
- 社会(74040)
- 社会科(70430)
- 社会科学(70416)
- 基金项目(55681)
- 省(54630)
- 教育(48549)
- 划(46517)
- 自然(46288)
- 自然科(45199)
- 自然科学(45186)
- 资助(44470)
- 自然科学基金(44431)
- 编号(41473)
- 发(38641)
- 成果(34437)
- 部(33738)
- 重点(33589)
- 国家社会(32421)
- 发展(32103)
- 展(31620)
- 课题(30305)
- 中国(30139)
- 创(29954)
- 期刊
- 济(140541)
- 经济(140541)
- 研究(80626)
- 中国(54580)
- 农(37545)
- 财(33958)
- 学报(33762)
- 科学(33562)
- 管理(33057)
- 大学(26292)
- 农业(26018)
- 融(25888)
- 金融(25888)
- 学学(24712)
- 经济研究(24337)
- 教育(23948)
- 财经(20603)
- 业经(20416)
- 技术(20142)
- 问题(18532)
- 经(18140)
- 贸(16464)
- 世界(15944)
- 国际(15309)
- 业(14263)
- 技术经济(13618)
- 经济问题(11740)
- 统计(11639)
- 资源(11035)
- 商业(10733)
共检索到380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本文展望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就业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以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率 劳动力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宇学
人口老龄化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总和生育率较低的情况下,老龄化意味着未来中国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劳动力的"老化";消费能力的相对减弱;创新动力和能力的相对衰减;包括养老、医疗在内社会运行成本的上升;等等。对此,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度调整生育政策,缓解人口与发展矛盾;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婉静 武康平 田亚峻
基于中国人口结构新特征,分析了劳动力年龄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扩展得到人口变量与经济变量的关系。通过建立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PSVAR)发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波动与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波动密切相关。其中,30~45岁劳动力占比的波动冲击对经济波动有正向影响,46~64岁劳动力占比的波动冲击对经济波动有负向影响,而15~29岁劳动力占比的波动冲击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波动产生正向影响。使用Leslie模型方法对未来人口年龄结构进行预测。结果发现,若生育率逐渐升高,则未来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波动趋缓会对缓解经济波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生育政策,优化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耀
本文联系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发生的新变化,结合劳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供需变动的特征,探究了这种变动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影响分别对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及个人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润霖 吴立元 张航宇
中国大城市对高技能劳动力采取优惠的落户政策,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政策更严格。本文通过构建两城市一般均衡模型,结合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经验分析方法,考察了低技能劳动力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要求,能吸引更多低技能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从而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大程度发挥高技能行业的集聚效应。此外,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门槛能提高全社会的实际工资收入,缩小全社会工资收入差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南开大学经研所博士生高国力劳动力迁移作为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很多,客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都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都阳
在合宜的经济制度下,人口因素也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由于迅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的共同作用,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进入了人口红利期,但由于生育率水平下降迅速,相对于其他很多国家,中国的人口红利期短,并行将进入人口负债期。低生育率水平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则已经显现,集中体现为人口结构变化成为推动中国劳动力市场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重要因素。因应人口转变和劳动力市场转折,人口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人力资本积累政策都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人口转变 刘易斯转折点 人口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薛继亮 杜凤莲
本文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测度了非公经济的马尔萨斯指数、边际技术替代率、产出对劳动就业的吸纳弹性系数和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系数等指标,结果发现:我国非公经济发展有动力以劳动来替代资本,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公经济的就业速度明显快于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的速度和能力。保证非公经济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还需要宽松活跃的政策环境和充分优化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非公经济 劳动力市场 马尔萨斯指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人口需求不仅决定于经济增长,而且还决定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产品和劳动总量的不断增长,即货币形式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而经济发展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不断高度化。就与劳动力人口需求有关的发展看,还包括: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泳梅 李钢 董敏杰
文章基于效率损失测度法定量测算了各省劳动力资源的平均素质水平和考虑劳动力素质后的劳动力利用效率,发现当前中国存在着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错配问题,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平均素质显著高于东部地区,但劳动力利用效率却低于东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产业结构升级相对滞后,不能为高素质劳动力提供充足与适合的工作机会。解决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错配问题,将是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益思路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吉云
本文论证了反正切三角函数形式的效用函数在性质上符合需求价格弹性随着消费递减的规律和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小于1的情况,以及恩格尔定律。本文在特定的土地所有权结构和反正切效用函数的基础上构建的劳动力剩余经济模型说明:导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剩余的原因除了相对于自然资源禀赋来说过多的劳动力、过少的工业消费品品种生产能力和现有工业消费品生产技术水平过低之外,还包括现有工业消费品生产技术水平过高这一因素;而且,需求因素在解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有利于减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上居于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反正切效用函数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珺
劳动力由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的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结果,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这已为许多经济学家的理论分析所证明,然而,如何实证性地衡量劳动力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呢?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这种推动力的程度是否有所变化呢?这些问题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建
传统的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长期低廉的劳动力,表面上看,劳动者地位的提升和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但在当前却是规避外贸摩擦、降低我国企业过高离职率的有效途径,能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而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和第二次分配中使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农业部《“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协助有关部门寻找正确处理一现象的政策手段。1994年5月,中央政研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平利
文章选取2001~2012年的相关统计年鉴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会组建情况等宏观因素对我国集体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规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趋于缓和,集体争议案件发生频率的减少,城镇化、失业率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紧张,增加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关键词:
集体 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