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4)
2023(6809)
2022(5662)
2021(5546)
2020(4496)
2019(10454)
2018(10113)
2017(19634)
2016(10562)
2015(12055)
2014(11773)
2013(11709)
2012(11235)
2011(10469)
2010(10551)
2009(9858)
2008(9718)
2007(8634)
2006(7867)
2005(7319)
作者
(28619)
(23772)
(23711)
(22956)
(15407)
(11208)
(10736)
(9242)
(9212)
(8602)
(8264)
(7897)
(7753)
(7738)
(7585)
(7395)
(7114)
(6991)
(6820)
(6611)
(6102)
(5736)
(5726)
(5454)
(5444)
(5400)
(5231)
(5038)
(4802)
(4753)
学科
(46549)
经济(46499)
管理(27893)
(26980)
(19768)
企业(19768)
中国(18866)
方法(18691)
数学(17023)
数学方法(16867)
(14105)
(13306)
贸易(13299)
(13112)
(11036)
(10065)
(9956)
(8986)
银行(8984)
农业(8916)
(8781)
业经(8669)
(8070)
金融(8070)
及其(7834)
地方(7314)
(7208)
政策(7183)
环境(6933)
(6899)
机构
大学(151704)
学院(150920)
(77944)
经济(76737)
研究(60542)
管理(56932)
中国(48752)
理学(48058)
理学院(47540)
管理学(47049)
管理学院(46738)
(34996)
(33005)
科学(30896)
(30069)
财经(27160)
研究所(26981)
中心(26659)
经济学(25547)
(25011)
经济学院(22945)
北京(22082)
(21754)
(21526)
(20959)
财经大学(20167)
(19656)
师范(19568)
科学院(17906)
研究中心(17015)
基金
项目(93750)
科学(75925)
研究(73016)
基金(71182)
(61083)
国家(60619)
科学基金(51821)
社会(49299)
社会科(46900)
社会科学(46894)
基金项目(35565)
教育(33245)
(32022)
资助(30595)
自然(30541)
自然科(29859)
自然科学(29852)
自然科学基金(29389)
编号(28431)
(28421)
成果(24746)
(23441)
中国(22151)
国家社会(21628)
重点(21214)
(21174)
教育部(20650)
课题(20404)
(19441)
人文(19367)
期刊
(86992)
经济(86992)
研究(54365)
中国(32577)
(24356)
管理(22756)
(19741)
(19443)
金融(19443)
科学(19223)
学报(17308)
教育(16847)
经济研究(15828)
大学(14238)
财经(14148)
农业(13786)
(13275)
学学(13129)
国际(12468)
(12434)
技术(12192)
业经(11726)
世界(11698)
问题(11592)
(8025)
技术经济(7861)
统计(7131)
(7055)
论坛(7055)
经济问题(6940)
共检索到244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庄建宁  
就业与再就业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近几年,在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促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始终把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作为国家社会稳定大局来考虑,在就业方面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技术进步及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在改组、改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企业兼并、破产等带来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又军  
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发达国家的就业岗位在2013年前都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就业岗位的恢复也要等到2011年。我国今年的就业形势同样比较严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卓武扬  
本文认为 ,在我国跨世纪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应将失业治理问题置于重要位置 ,并在当前的经济政策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2 )在保持产业协调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 ,拓展就业渠道 ;(4)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功能 ;(5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证 ;(6 )把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发挥其解决就业问题的独特作用 ;(7)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根据部党组的要求,培训就业司和劳科所组成了专题研究小组,对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刊现将研究报告全文刊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国学  杨宜勇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整体稳定,但经济下行压力正不断向就业端传导。建议全方位关注就业形势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包括建立常态化的调研机制,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就业形势;切实注重教育培训效果,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适应能力;推动制造业和农业升级,稳固就业根基和就业缓冲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度被视为计划经济优越性的无“失业”人员的状态被不可避免地打破,“失业”二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各种表格和大小报刊,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岗、分流甚至失业,成为人们不能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尚全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力供大于求,存在较多的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人口,就业压力较大,这已经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为此,在我国跨世纪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应将失业治理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明确解决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性、根本性和战略性影响,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治理失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丽宾  
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劳科所近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来自河北、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四川、湖北、天津、山东等地的同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06年,我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工作进展良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07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努力做好各项就业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