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3)
- 2023(15020)
- 2022(12992)
- 2021(12810)
- 2020(10447)
- 2019(24702)
- 2018(24872)
- 2017(45862)
- 2016(25998)
- 2015(29941)
- 2014(30579)
- 2013(29538)
- 2012(27477)
- 2011(24954)
- 2010(25174)
- 2009(22881)
- 2008(22855)
- 2007(20337)
- 2006(18020)
- 2005(16484)
- 学科
- 济(98177)
- 经济(98051)
- 管理(70383)
- 业(63833)
- 企(53384)
- 企业(53384)
- 方法(43874)
- 数学(36929)
- 数学方法(36368)
- 中国(33280)
- 农(26575)
- 财(24993)
- 教育(24490)
- 学(23944)
- 理论(21822)
- 业经(21525)
- 贸(20154)
- 贸易(20141)
- 制(19701)
- 易(19628)
- 地方(17924)
- 农业(17201)
- 和(16477)
- 银(16211)
- 银行(16172)
- 行(15402)
- 技术(15262)
- 务(15244)
- 财务(15164)
- 财务管理(15113)
- 机构
- 大学(370019)
- 学院(364557)
- 济(140878)
- 经济(137493)
- 管理(135903)
- 研究(127165)
- 理学(116073)
- 理学院(114668)
- 管理学(112484)
- 管理学院(111819)
- 中国(93874)
- 京(82243)
- 科学(77483)
- 财(66062)
- 所(64698)
- 研究所(58466)
- 范(57486)
- 师范(57080)
- 中心(56698)
- 江(55227)
- 北京(53828)
- 农(53557)
- 财经(52242)
- 业大(49947)
- 经(47356)
- 师范大学(46447)
- 院(45782)
- 州(45102)
- 经济学(42612)
- 教育(42200)
- 基金
- 项目(235196)
- 科学(184338)
- 研究(180420)
- 基金(166775)
- 家(143819)
- 国家(142469)
- 科学基金(120880)
- 社会(109697)
- 社会科(103434)
- 社会科学(103407)
- 省(90469)
- 教育(88820)
- 基金项目(87120)
- 划(77999)
- 编号(76415)
- 自然(76350)
- 自然科(74512)
- 自然科学(74495)
- 自然科学基金(73141)
- 资助(70004)
- 成果(66295)
- 课题(55417)
- 部(53796)
- 重点(53397)
- 发(50376)
- 创(48090)
- 教育部(46755)
- 项目编号(46665)
- 大学(45629)
- 年(45291)
- 期刊
- 济(161166)
- 经济(161166)
- 研究(120194)
- 中国(79409)
- 教育(70560)
- 学报(55369)
- 科学(50986)
- 财(50821)
- 管理(50746)
- 农(49461)
- 大学(42893)
- 学学(38590)
- 技术(35363)
- 农业(34421)
- 融(31187)
- 金融(31187)
- 财经(26001)
- 经济研究(24941)
- 业经(24455)
- 图书(22541)
- 经(22376)
- 问题(20827)
- 贸(18009)
- 职业(17962)
- 理论(17872)
- 业(17757)
- 技术经济(16967)
- 坛(16901)
- 论坛(16901)
- 版(16391)
共检索到561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20多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从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的探讨,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育主体权力的研究,使教育法学研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诸方面提出了进行整体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法学是“行为法学”。教育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价值法律化与教育法律价值化的转化过程。对教育法律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是教育法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当前,对教育法学研究应持的取向是:既要研究“文本中的教育法”,也要研究“行动中的教育法”,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转变,是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之必需,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 ,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 (文本之中的教育法 )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 (行动之中的教育法 )的探讨。这种研究价值取向产生的误区既不利于教育法学理论的深化 ,也有害于教育法制实践。因此 ,需要从价值体系、内容体系、规则体系等方面重新审视对教育法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从静态教育法制与动态教育法制的结合上研究教育法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雅风 劳凯声
近30年来,我国教育法学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参与国家政策与立法咨询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确立教育法学的学科地位、与教育法协调发展的同时,注重运用教育法学原理分析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但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在回应现实、学科体系构建与贡献、研究方法上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教育法学基本理论问题和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法律问题的新动向,为我们开辟了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新视野。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傅清波
本文分四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重新定义了情报研究概念。认为情报研究是利用科学方法对情报信息进行定向选择、显化鉴别和整合处理,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过程。已往的情报研究概念,大多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定义过窄”或“定义过宽”以及定义表述不清楚、不明确等不足。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把握住情报研究的本质属性,对情报研究活动的对象认识模糊。为了重新定义情报研究概念,文章对情报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廷星
一、当前理论界两种观点的对立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后,高等院校的财政经济学科的理论建设,就成为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其中关于财政基本理论的建设,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财政学科的建设,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建国以后就已经出现。财政学科,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一种理论反映。随着我国建国以来经济的改造、重建和发展过程,各门财政经济学科也就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总结发展过程各阶段的实践经验,形成各门财经学科,并随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财政学科也就必然要求适应形势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红梅
对广大读者而言,教育经济学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课题。实际上,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经济学现象的学科,本质上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析教育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发展。教育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国内的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还不普遍。因此,对国内学者来说,教育经济学略显陌生。但是在国际领域,尤其是在英、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中,教育经济学是一个经典学科,国外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许长青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合理的社会流动是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激发创新活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教育基尼系数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教育变得越来越公平;我国父代收入对子代具有显著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逐渐变小,尽管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教育公平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呈现单向因果关系。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政府部门须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资助体系,为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确保教育机会公平;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动态收入公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中国的教育技术学科,自产生之日起,从名称到内容,一直保持着中国特色。但近年在引进美国AECT“94定义”时,有中断传统的倾向。如何做到既保持中国特色,又能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教育技术的理论框架可由五部分组成:教育技术的本体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的评价,其逻辑起点是“借助现代媒体的教育”。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银付
一、素质的涵义和特征 (一)素质的涵义 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素质概念 狭义素质概念,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中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辞海》中的这个释义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其他多种辞典大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李鹰我国开展青春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时至今日,有关理论问题尚有较大争议,某些问题仍不清晰。因此,笔者拟就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青春期的界定及其特征“青春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剑华
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推荐的《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企业经济评价》(以下简称《评价方法》)第十三条规定“企业经济评价一般可采用企业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在水运技术经济领域内,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估的重要指标——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在理论问题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存在着某些分歧意见。本文试图对此作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识者。一、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期不等于还款期《评价方法》规定内部收益率i的计算公式为: sum from t=0 to n [CI-CO](?)a_t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教育法学学科的理论定位、理论性质、理论内容及理论形式等问题,是建构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前提性问题。从定位看,教育法学学科既可建构学科群的理论体系,也可建构学科的理论体系;从性质看,教育法学既是法学也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是教育管理学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研究领域;从内容看,教育法现象及教育法学学科现象与教育法学学科理论之间存在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关系;从形式看,既可以著作形式也可以教材形式展现教育法学的学科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阳 杨小微 徐冬青
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越向纵深发展就越关注公平问题,并出现较多关于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十项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教育公平指标在具体指标选择上,主要侧重于事业类资源配置指标及教育规模类指标,指标维度主要是基于户籍制度的城乡及区域维度;由于涉及更多相关因素,资源配置类指标解释应更加慎重,而规模类指标伴随教育服务的普及,衡量教育差异时不具备适切性;现有教育公平指标,在社会经济意义上的阶层维度以及教育过程、教育产出维度中存在缺失;基尼系数等指标计算方法以及综合权重系数的指标处理形式,可能存在缺陷或理论错误;现有教育公平指标应在维度、时效、处理等方面改进,同时国家机关应当承担更多的...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公平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闵维方
本文简要回顾了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指出了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当前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教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怎样更科学合理地配置和更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解决好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和改善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国际化的成本效益分析。文章指出了这些问题的性质,科学回答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教育与经济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叶
中国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是形成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国际化和功能综合化的跨国企业集团,这一发展目标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形成的。为了实现中国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就要使中国综合商社的实践大厦建立在一个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