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7)
2023(16834)
2022(14481)
2021(13872)
2020(11529)
2019(26920)
2018(26797)
2017(50824)
2016(27347)
2015(31047)
2014(30932)
2013(30103)
2012(27522)
2011(24828)
2010(24409)
2009(22138)
2008(21562)
2007(18548)
2006(16065)
2005(13907)
作者
(74959)
(62407)
(61666)
(58969)
(39448)
(29629)
(28305)
(24453)
(23876)
(22022)
(21278)
(21013)
(19590)
(19582)
(19230)
(19019)
(18518)
(18254)
(17869)
(17569)
(15374)
(15155)
(14863)
(14260)
(13898)
(13842)
(13700)
(13483)
(12404)
(12178)
学科
(108097)
经济(107966)
管理(74503)
(68277)
(57272)
企业(57272)
方法(50193)
数学(43383)
数学方法(42807)
中国(32640)
(29055)
(26900)
业经(24531)
(21889)
地方(21307)
(21279)
(20392)
贸易(20380)
(19856)
农业(18928)
理论(18678)
(17836)
(16753)
银行(16718)
教育(16553)
环境(16467)
(16251)
金融(16249)
技术(16046)
(16033)
机构
大学(376746)
学院(372333)
(152978)
经济(149883)
管理(147292)
研究(128408)
理学(127575)
理学院(126160)
管理学(123907)
管理学院(123208)
中国(96710)
(81210)
科学(77207)
(69576)
(62536)
中心(58063)
研究所(57051)
(56064)
财经(55313)
业大(53276)
(52822)
北京(51875)
(51347)
师范(50916)
(50689)
(47110)
经济学(46558)
农业(43415)
(42693)
经济学院(41874)
基金
项目(257806)
科学(203404)
研究(191857)
基金(187571)
(162894)
国家(161534)
科学基金(139165)
社会(121332)
社会科(114898)
社会科学(114868)
基金项目(99109)
(98065)
自然(89308)
教育(89199)
自然科(87259)
自然科学(87238)
自然科学基金(85645)
(83352)
编号(78373)
资助(77117)
成果(64173)
(57957)
重点(57636)
(54627)
课题(53909)
(53410)
教育部(50304)
国家社会(50285)
创新(49807)
大学(49305)
期刊
(164756)
经济(164756)
研究(114515)
中国(75089)
学报(57262)
管理(54993)
科学(53230)
(52192)
(50781)
教育(49801)
大学(45028)
学学(41462)
农业(35401)
技术(34028)
(31199)
金融(31199)
经济研究(26966)
财经(26946)
业经(25629)
(23208)
图书(22489)
问题(21201)
(18807)
理论(17537)
(17314)
技术经济(17305)
科技(17186)
(17028)
现代(16108)
世界(16096)
共检索到553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威  
纵观世界,思想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全面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核心竞争力的地位日趋凸显。当前,面对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中国思想文化如何有效整合,如何凝聚形成中国力量,展示中国能量并服务于这一目标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思想文化多元化对指导思想一元化的挑战,个人个性自由对集体整体意识的挑战,社会分层的深化等是当前对中国思想文化凝聚中国力量面临的主要困难,其中既有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交织碰撞的客观原因,也有部分党员干部和部门思想观念、态度立场上的主观原因。要立足新时代的特点,深化宣传文化工作规律研究,以道德建设为重点,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灿新  
当前,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中国的改革开放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各族人民必将掀起新一轮深化改革的热潮,奋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共识,凝聚力量,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瑞龙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与全国人民要在决定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不断探索改革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处理好增量推进的局部改革与全面推进的整体改革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熊一江  
企业文化就好比是企业的DNA,只有拥有了优良的DNA,才能繁衍出优秀的"后代"。企业的DNA也起着传承企业精髓、发扬企业优势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强大来自于健康组织里蕴含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好比是企业的DNA,只有拥有了优良的DNA,才能繁衍出优秀的"后代",同样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来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条件下青年工作的若干重大基本问题,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重大意义、基本路径,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创新精神、确立世界眼光和未来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激励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也是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纲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立英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并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佳华   邹煜  
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话语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话语创新的背景由理论背景、中华文明背景、革命实践背景和时代背景所组成;其话语创新的内容与不同的现实叙事场景紧密相连,表现为“破—转—立”的渐进特征;其话语创新的特点为党性与四个具体特性相结合;其话语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精神支柱、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等方面。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霞  
习近平围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重要意义、核心内涵、基本路径等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核心要义进行了深刻诠释。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助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其内涵十分丰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化为内在支撑、以中国共产党党性为本质特征的文化。新时代要以思想建设筑牢信仰之基、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佳华   邹煜  
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话语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话语创新的背景由理论背景、中华文明背景、革命实践背景和时代背景所组成;其话语创新的内容与不同的现实叙事场景紧密相连,表现为“破—转—立”的渐进特征;其话语创新的特点为党性与四个具体特性相结合;其话语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精神支柱、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等方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少先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六个维度的核心要义。一是伟大旗帜维度: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价值引领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开启新篇章。通过日益深入参与二十国集团(G20)等多边治理日程,中国在危机救助和疫后复苏中切实发挥大国担当,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绿色发展等重要议题方面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不仅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还通过参与制定和完善全球规则,为维护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贡献了中国力量。
关键词: 金融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美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具有深刻的背景及涵盖的内容,蕴含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彰显"文化软实力"、构建强国文化、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时代产物。从内容上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推动和繁荣文化产业的融合统一。究其价值取向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滋养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宝库,为世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执政文化思想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大卫  周辉  
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2019年7月1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2019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在南京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86所高校的学校领导、宣传部部长和理论、宣传骨干参加会议。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和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芮鸿岩分别致辞,《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唐景莉主持报告会。与会代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媒体融合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进行了深入研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英伟  
文化的形成是各种因素汇集的结果,法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如此。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同样要遵循文化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深入剖析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是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继承党的历代领导核心有关法治建设的思想,对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借鉴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的思想。惟其如此,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才会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形成更具中国风格的理论和制度,在人类法治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湛晓白  
礼俗是考察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国民党政要陈果夫,在国民政府时期发表了大量有关礼俗改造的著述和言论,为我们认识礼俗互动的近代形态提供了个案。作为"标准党人",陈果夫礼俗改造的设想首先是官方本位的——他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礼俗的社会教化和意识形态功能,以日常政治的方式配合新生活运动,参与国民党三民主义儒家化意识形态的建构;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经历、从政经验及其所信奉的"中体西用"文化观等原因,陈果夫的礼俗观又相当"接地气",他对民间信仰和风俗的价值认同远大于批判,对民众的非理性精神需求有着充分的共情。对礼俗政治文化功能的积极利用和改造,使他区别于一般知识界的启蒙思路,而礼俗改造中坚定的民众立场,又使他与主流政治话语有所分殊,这正是陈果夫礼俗观的个性所在。就实际功效而言,在以社会整合和政治动员为急务的民族国家建构时代,陈氏的礼俗改造计划因现实针对性不强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