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9)
- 2023(10052)
- 2022(8344)
- 2021(7833)
- 2020(6384)
- 2019(14796)
- 2018(14290)
- 2017(27687)
- 2016(14842)
- 2015(16990)
- 2014(16857)
- 2013(16894)
- 2012(16513)
- 2011(15336)
- 2010(15836)
- 2009(15037)
- 2008(14996)
- 2007(13354)
- 2006(12679)
- 2005(12025)
- 学科
- 济(86095)
- 经济(86010)
- 管理(42358)
- 业(37524)
- 企(28645)
- 企业(28645)
- 方法(27997)
- 数学(25001)
- 数学方法(24699)
- 中国(24623)
- 农(20099)
- 地方(19830)
- 财(17322)
- 贸(16161)
- 贸易(16149)
- 制(15749)
- 易(15733)
- 业经(15374)
- 学(14772)
- 银(13474)
- 银行(13470)
- 地方经济(13446)
- 行(13096)
- 农业(13023)
- 融(12831)
- 金融(12831)
- 策(12552)
- 环境(11886)
- 体(10952)
- 发(10517)
- 机构
- 大学(226416)
- 学院(224413)
- 济(115372)
- 经济(113357)
- 研究(87787)
- 管理(82225)
- 中国(70991)
- 理学(68585)
- 理学院(67810)
- 管理学(66919)
- 管理学院(66472)
- 财(53533)
- 京(48650)
- 科学(45900)
- 所(44488)
- 财经(40993)
- 研究所(39192)
- 中心(38522)
- 经济学(38014)
- 经(37268)
- 江(34964)
- 经济学院(33825)
- 北京(32439)
- 农(31370)
- 院(30681)
- 财经大学(30059)
- 范(29726)
- 师范(29580)
- 州(27027)
- 科学院(25953)
- 基金
- 项目(133085)
- 科学(106664)
- 研究(102114)
- 基金(99719)
- 家(85387)
- 国家(84711)
- 科学基金(72175)
- 社会(69586)
- 社会科(66042)
- 社会科学(66031)
- 基金项目(50011)
- 省(47429)
- 教育(45864)
- 资助(42871)
- 自然(42171)
- 自然科(41190)
- 自然科学(41180)
- 划(40697)
- 自然科学基金(40473)
- 编号(39181)
- 成果(34252)
- 部(32041)
- 发(30676)
- 国家社会(30128)
- 重点(30116)
- 中国(28734)
- 课题(28398)
- 教育部(28282)
- 性(27061)
- 人文(27030)
- 期刊
- 济(140123)
- 经济(140123)
- 研究(83123)
- 中国(48696)
- 财(39777)
- 管理(34023)
- 农(29911)
- 融(29271)
- 金融(29271)
- 科学(28636)
- 学报(27334)
- 经济研究(23922)
- 财经(22390)
- 教育(22258)
- 大学(22011)
- 学学(20528)
- 农业(19902)
- 经(19603)
- 技术(18805)
- 问题(18739)
- 业经(18731)
- 贸(17841)
- 国际(16234)
- 世界(15529)
- 技术经济(13175)
- 统计(12068)
- 经济问题(11571)
- 经济管理(10685)
- 业(10427)
- 现代(10233)
共检索到376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1.要不断深化对于"新常态"内涵的理解,不能将新常态沦为新的教条和庸政懒政的借口。要避免在趋势面前过度悲观,在世界经济大周期面前过分能动,在大改革面前过于理想。2.要充分重视"萨伊定律的逆否命题"在当今中国的指导意义。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新常态"依然是趋势性力量与周期性力量叠加的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希魁
本文在充分肯定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基本走向的同时 ,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中几个疑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作者的结论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 ,这样的概括和称谓不科学 ;反通货紧缩用货币量的单纯扩张不能解决问题 ,重点应当放在调整货币分布结构上 ;“搞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不可取 ,用通胀治通缩的结果很可能是滞胀 ;公职人员加薪不能带动其他社会成员增收 ,其它社会群体增加收入要从他们所处的现实经济关系中去寻找。
关键词:
经济政策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收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扬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宏观调控的分析框架、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金融监管的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范式调整、资本市场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此展开了讨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晓华 刘秋生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志对是否需要继续使用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存有一些疑问,部分同志对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甚至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正确看待和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经济转换中为什么仍然要继续运用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二是转换中要继续运用哪些宏观经济政策?三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泰
一、投资拉动,重工业打头仍是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特点从1991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主要以消费需求和国内需求拉动方式,转向了以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为主的增长方式。今年第一季度,这种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十分明显,投资增势强劲,轻重工业增速差距拉大,消费相对平稳增长。第一季度,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0.7%。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441.1亿元(1990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2.4%(三月份为26.1%),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8.3%和26.3%。轻重工业增速差距达到了8个百分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向军
1996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为今年的宏观调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上年末和今年1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失业问题较为突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同三
20 0 0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少 ,但是经过努力 ,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因为目前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利因素。对此 ,我们必须根据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 ,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认真对待 ,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争取在 2 0 0 0年使国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并为 2 1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增长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霞辉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复杂的形势,本文在分析有关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目前的宏观政策应以静制动,谨慎为宜。结构上,要在稳定房价预期的基础上改变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使国民经济在一个更为合理的平台上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华 张艳
宽松货币政策下释放的巨大流动性推动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加之股价、房价大幅快速上升,以及黄金、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虚高,并通过传导机制向PPI和CPI传递。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关系,是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难题。考量通货膨胀不仅要盯住CPI,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宗商品资产价格走势。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发生动态微调,经济刺激计划也应适时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逐步走向中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也逐步走向稳健,将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倾斜,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保持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政策取向 问题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越
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2—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3.4%、13.2%和11.8%.然而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物价大幅度上升,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21.7%.今年一季度尽管涨幅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水平,达到19.9%.毫无疑问,当前必须密切关注物价上涨的趋势.但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也不应针对物价上涨做出过度的反应,而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和走势,以保持经济稳定和进一步推进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略议货币政策 这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照人民银行的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容是:适当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百甫
编者按:目前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很多,诸如为什么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要把GDP指标改为指导性、预测性指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今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对税收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在中国税务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满四
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法规体系,在当前必须这种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和产权保护;二是民营企业公平的市场地位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与政府行为的法律规范;三是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法规建设。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策法规建设 制度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