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9)
- 2023(9349)
- 2022(7728)
- 2021(7550)
- 2020(6164)
- 2019(14281)
- 2018(13783)
- 2017(27061)
- 2016(14376)
- 2015(15993)
- 2014(15858)
- 2013(15766)
- 2012(14929)
- 2011(13654)
- 2010(13700)
- 2009(12738)
- 2008(12879)
- 2007(11390)
- 2006(10332)
- 2005(9685)
- 学科
- 济(58130)
- 经济(58061)
- 管理(38258)
- 业(37237)
- 企(28876)
- 企业(28876)
- 方法(25069)
- 数学(22734)
- 数学方法(22502)
- 银(21050)
- 银行(20905)
- 中国(20754)
- 制(19810)
- 行(19669)
- 农(15953)
- 财(15943)
- 贸(15131)
- 贸易(15118)
- 易(14724)
- 融(14276)
- 金融(14276)
- 度(11930)
- 制度(11922)
- 策(11368)
- 业经(11298)
- 学(10574)
- 业务(10359)
- 农业(10130)
- 体(9704)
- 银行制(8953)
- 机构
- 大学(202446)
- 学院(200515)
- 济(96145)
- 经济(94439)
- 研究(77164)
- 管理(75132)
- 中国(67647)
- 理学(63330)
- 理学院(62606)
- 管理学(61799)
- 管理学院(61392)
- 财(46283)
- 京(43584)
- 科学(41979)
- 所(38750)
- 财经(36012)
- 中心(35500)
- 研究所(34933)
- 经(33142)
- 农(32910)
- 经济学(31734)
- 江(29900)
- 经济学院(28550)
- 北京(28469)
- 院(27597)
- 财经大学(27119)
- 银(26671)
- 农业(25825)
- 银行(25624)
- 业大(25037)
- 基金
- 项目(127589)
- 科学(102230)
- 基金(96811)
- 研究(94214)
- 家(84539)
- 国家(83885)
- 科学基金(71490)
- 社会(63096)
- 社会科(60092)
- 社会科学(60080)
- 基金项目(48974)
- 省(44689)
- 自然(44533)
- 自然科(43571)
- 自然科学(43560)
- 自然科学基金(42862)
- 教育(42806)
- 资助(41422)
- 划(39641)
- 编号(35644)
- 部(30862)
- 成果(30405)
- 重点(28895)
- 发(27708)
- 国家社会(27677)
- 中国(26945)
- 教育部(26856)
- 性(26592)
- 创(26272)
- 课题(25364)
共检索到324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都富
现有的对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多数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事实上,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复杂,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加以实证分析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宏观上的外汇占款过大、居民储蓄率过高等,也包括微观上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相对份额不高、商业银行在经营上过于依赖存贷业务等。因此,既要改革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抑制出口,同时也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消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素华
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过于依赖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业务开发缓慢或者受到限制,是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缺乏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不能充分行使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造、外资银行进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流入及骨干企业产能资金双重过剩等因素,是引起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存款相对过剩会降低银行经营利润,恶化其资产风险构成。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在强化市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以及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改善外资经济结构等,有助于缓解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过剩压力。
关键词:
存款过剩 产能过剩 非利差收入 股票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素华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贷款的显著过剩会降低其经营利润,也预示着可能发生的金融违约风险。克服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商业银行不利影响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1)银行自身需要从流动性和企业产能“双重过剩”的现实出发,调整存量和增量贷款的构成及规模,提高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并改进严重依赖以利息收入业务为主体的传统经营方式,通过兼并重组、金融创新和同业合作等途径,实现金融服务和客户对象的多元化,形成特色经营。(2)改进商业银行的宏观经营环境,全面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切实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地位。
关键词:
存款过剩 非利差收入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锡明
在商业银行经营中,我们经常会讲到三个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而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一味追求效益性,银行的经营安全就会遭受威胁,这种经营也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相反,一点风险都没有了,盈利肯定会受影响,这也不符合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原则。流动性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晓明 隗群林 贾江帆 孙士猛
本文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银行流动性管理较好,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流动性隐患,系统流动性风险呈现上升趋势;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均造成中国的流动性收紧,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构建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及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水平监测体系,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由于商业银行自身激进的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加上监管机构有意预警流动性风险,及国际资本流入的突然下降共同导致商业银行在6月份普遍流动性紧张。这次事件初步暴露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其盈利能力将出现拐点,对证券市场有负面影响。商业银行要顺应诸如货币政策目标回归本位、利率市场化、激活货币信贷存量等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未雨绸缪,做好化解潜在风险预案。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紧张 利率市场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天 王晓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不利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此外,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贷款溢价较高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施行差异化监管策略;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减少对存款的依赖,实现从存贷业务向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转变。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流动性创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课题组 连平 孙兆斌 徐光林
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国内资本市场调整以及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应重视对流动性的预测和管理。本文在明确区分宏观经济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非负约束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1997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银行流动性受主要内外部因素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3年到2007年,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其流动性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利率和资本市场对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物价和M2增速对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则不显著。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
关键词:
流动性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磊 许争 杜思佳
文章度量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大小。通过构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来衡量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剩余水平,并模拟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的分布函数,据此计算出在某一流动性错配水平下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概率。结果发现,当前中国银行体系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概率不大,整体上风险可控。但商业银行资产方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方的融资流动性风险正变得日益复杂,这也造成了银行流动性错配程度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旦流动性错配水平继续下降,就极有可能引发银行体系的系统流动性风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英 华桂宏
基于2010—2021年中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会提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且通过提高流动性错配进而推升银行流动性风险;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非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流动性更容易受到跨境资本流动的威胁,传统金融市场和数字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强化银行流动性风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反应,而适宜水平的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强化金融监管强度均有助于弱化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强化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提升效应,特别是对于非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而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德胜 雷家 冯宗宪
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资本补充渠道少、资本充足率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2004年6月26日正式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在深入分析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和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政府、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应共同努力,通过股份制改造、增加附属资本、调整资产组合结构、降低税负、提高盈利水平等对策拓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监管资本 经济资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吕思聪
本文在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引入惩罚函数,分析外部监管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影响,并利用Bankscope数据库中2010—2016年112家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利率市场化带来存款分流的金融环境下,资本监管和存贷比监管压力迫使中国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减少信贷投放,流动性创造能力下降,但是并未发现流动性覆盖率监管影响流动性创造的证据;第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监管压力大的银行仍难以增加信贷投放,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第三,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异质性,相较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和外资银行对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约束更加敏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易志强
金融危机反映了银行在面对资金压力时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同时也凸显了银行流动性监管的重要性。为了建立既能够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又能够兼顾银行盈利能力最大化目标的监管标准,有必要对银行流动性资产对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检验了流动性资产对于银行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性资产和银行业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业绩 金融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小松 张磊
本文主要对宏观经济、商业银行盈利性、管理机制和资本市场与资本监管政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初步构建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框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监管 政策选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超 周峰 唐莹
采用中国银行业2007~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过度贷款对中国银行业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银行业整体来看,贷款过度增长率、不良贷款率均与流动性创造呈显著正向关系,证实了流动性螺旋假说。就不同银行类型而言,贷款过度增长率与流动性创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受银行类型影响;不良贷款率与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因银行类型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越高,其流动性创造也越高;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二者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相关结论可为银行监管当局制定合理的信贷与流动性监管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过度贷款 不良贷款率 流动性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