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8)
2023(9258)
2022(7864)
2021(7910)
2020(6645)
2019(15477)
2018(15577)
2017(30485)
2016(16287)
2015(18825)
2014(18633)
2013(18722)
2012(17220)
2011(15846)
2010(16305)
2009(15172)
2008(14926)
2007(13338)
2006(12149)
2005(11143)
作者
(45238)
(38305)
(37593)
(36224)
(23792)
(18180)
(16953)
(14878)
(14443)
(13450)
(13096)
(12791)
(12217)
(11979)
(11757)
(11673)
(11179)
(10884)
(10769)
(10713)
(9756)
(9384)
(9203)
(8860)
(8584)
(8454)
(8358)
(8244)
(7736)
(7571)
学科
(76289)
经济(76212)
(49096)
(46714)
管理(38577)
方法(31560)
农业(30768)
数学(29145)
数学方法(28555)
(27423)
企业(27423)
中国(22998)
业经(18237)
(16431)
(16359)
贸易(16349)
(16012)
(14262)
(13081)
银行(13077)
地方(12671)
(12635)
(11899)
(11348)
(11345)
(11291)
金融(11289)
(11074)
农业经济(10297)
技术(9680)
机构
学院(233073)
大学(229669)
(108777)
经济(106875)
管理(90118)
研究(83692)
理学(77075)
理学院(76346)
管理学(74904)
管理学院(74516)
中国(70042)
(53202)
(49086)
科学(46838)
(46068)
(42193)
农业(40200)
中心(39423)
研究所(37662)
业大(37010)
财经(35834)
(34843)
经济学(32968)
(32727)
北京(31924)
经济学院(29619)
(29467)
师范(29285)
(28780)
(27420)
基金
项目(148487)
科学(117941)
研究(112575)
基金(109425)
(94652)
国家(93862)
科学基金(80229)
社会(73458)
社会科(69361)
社会科学(69345)
基金项目(56529)
(56171)
教育(51140)
自然(49282)
自然科(48207)
自然科学(48200)
自然科学基金(47347)
(46931)
编号(46557)
资助(46214)
成果(38018)
(34896)
重点(33175)
(33030)
课题(31589)
国家社会(31189)
(30561)
(30391)
教育部(29950)
中国(29401)
期刊
(126138)
经济(126138)
研究(72991)
(57485)
中国(51454)
农业(38907)
(32865)
科学(32556)
学报(32025)
管理(31045)
(29176)
金融(29176)
大学(26221)
学学(24703)
业经(24403)
教育(24307)
技术(21401)
经济研究(19076)
(18802)
问题(17794)
财经(17733)
世界(15634)
(15330)
农村(14751)
(14751)
农业经济(14273)
(14233)
统计(13134)
国际(12864)
技术经济(12745)
共检索到367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迈  谭智心  汪小亚  
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对以赊销为特征的商业信用合作、以资金互助或担保互助为核心的货币信用合作、依托产业链或银政资金的混合式信用合作三种不同模式进行梳理分析,并从政策制度、现实操作、潜在风险点三个层面指出了当前中国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主要问题。推动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政策导向、强化对信用合作不同发展模式的分类指导、妥善处理风险防控和内在活力的关系、进一步规范信用合作管理、切实防控信用合作风险、充分发挥信用合作综合带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桂霞  孙炜琳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信用合作的产生及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信用合作的内涵及特征,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类型及面临问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解决融资问题的作用进行对比发现,从适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对于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更具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苑鹏  彭莹莹  
本文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主要创新模式进行了简介和评价,并利用作者对1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问卷调查数据,对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现状特点做了初步的分析,指出资金互助更适于兼业小农,对于专业农户而言,依托龙头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融资将是前景广阔。而农民合作社既可以扮演农户融资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也可以扮演融资服务的中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勇  
西班牙蒙德拉贡模式是世界上公认的现代合作经济的成功典范,而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是中国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国内外不同的视角对研究蒙德拉贡模式的相关文献作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国外方面,重点从指导思想、经济理论、管理模式、国际化背景等视角进行阐述;国内方面,分为实地考察研究性报告和非考察类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与此同时,从教育培训、制度设计以及多元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施世凯  
十一月九日,《中国财贸报》刊登了冯兰瑞、季崇威两同志写的黑龙江海沦县供销社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题目是“办好农民自己的供销社”。 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不禁拍案叫好,好就好在他们初步恢复了五十年代民主办社、民主管理的优良传统;恢复和加强了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业务上的灵活性。 我是一个老农金员,五十年代初期,我县解放不久参加了信用合作社的创办工作。回顾当年信用社的发展、巩固和壮大,就是靠着上述“三性”。那个时候,我们发展股金、吸收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萌  李树超  熊伟  牟少岩  
日本农协物流在基础设施、技术手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销售模式,对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现代物流体系实现发展都有有益的启示。要在农户、合作社这一微观层面,政府这一宏观层面及社会层面3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相关工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立社  杨彤  
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是化解农村融资难,发展合作金融的有效途径。以陕西省礼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与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相对富裕、收入来源依赖于农业、今后贷款需求大的农民表现出较强的信用合作参与意愿;农民对合作社信用合作基本知识及政府支持政策的了解认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参与信用合作的积极性。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积极开展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建立健全信用合作基金管理制度、探索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加强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业务的监管和指导服务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社信用合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形态。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过程,就是不断累积政治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从中获取和整合多元资源,推动系统内各要素重组和彼此作用,激发多元复合资源体系的整体活力,推动信用合作制度持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避免信用合作制度异化和功能异化,探索构建符合合作金融基本原则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是促进合作社信用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而这既需要国家加快立法进程,地方政府落实好监管主体责任,也需要合作社增强信用合作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有效整合资源,拓展自主发展空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社信用合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形态。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过程,就是不断累积政治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从中获取和整合多元资源,推动系统内各要素重组和彼此作用,激发多元复合资源体系的整体活力,推动信用合作制度持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避免信用合作制度异化和功能异化,探索构建符合合作金融基本原则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是促进合作社信用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而这既需要国家加快立法进程,地方政府落实好监管主体责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孔荣  
论文探讨的中心主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问题,即在现有的行政体制框架下,地方社会是如何影响合作组织及合作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内生过程,决定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发展逻辑与实践成效的。为此,研究通过"行政结构"框架的构建,引入综合性的"嵌入观",分析了双二元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结构、分化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分立的宗族派系势力结构,以及人格化运作的行政力量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机制,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嵌入特定的社会场域中,受多种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遵循着一定的社会逻辑,现阶段合作社发展的复杂局面受到了"四重嵌入"机制的影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阶段的合理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孟娜娜  蔺鹏  
农民专业合作社若要规范化、高质量地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为解决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成立信用合作组织(部门)积极开展信用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实践基础不断夯实,也为探索农民民间合作金融提供了宝贵经验。论文首先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的产生与现状;其次深入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的模式与具体操作;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将在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东平  陈跃  
论文结合实际案例,从交易成本理论和农村金融市场实际两个层面深入剖析商品信用合作成为合作社内信用合作首选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信用合作交易成本的大小影响了合作社对农户信用合作的契约安排。由于商品信用合作具有双边"锁定"效应,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成为合作社的首选。而我国农村金融的供方市场环境又决定了合作社拥有契约安排的权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孟娜娜  蔺鹏  
农民专业合作社若要规范化、高质量地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为解决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成立信用合作组织(部门)积极开展信用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实践基础不断夯实,也为探索农民民间合作金融提供了宝贵经验。论文首先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的产生与现状;其次深入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的模式与具体操作;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将在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东平  陈跃  
论文结合实际案例,从交易成本理论和农村金融市场实际两个层面深入剖析商品信用合作成为合作社内信用合作首选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信用合作交易成本的大小影响了合作社对农户信用合作的契约安排。由于商品信用合作具有双边"锁定"效应,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成为合作社的首选。而我国农村金融的供方市场环境又决定了合作社拥有契约安排的权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孟娜娜  蔺鹏  
农民专业合作社若要规范化、高质量地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为解决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成立信用合作组织(部门)积极开展信用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实践基础不断夯实,也为探索农民民间合作金融提供了宝贵经验。论文首先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的产生与现状;其次深入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的模式与具体操作;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将在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