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5)
- 2023(10906)
- 2022(9011)
- 2021(8601)
- 2020(7061)
- 2019(15911)
- 2018(15761)
- 2017(30365)
- 2016(16323)
- 2015(17960)
- 2014(17600)
- 2013(17703)
- 2012(16487)
- 2011(15170)
- 2010(15288)
- 2009(14503)
- 2008(14254)
- 2007(12930)
- 2006(11642)
- 2005(10716)
- 学科
- 济(71836)
- 经济(71728)
- 业(50627)
- 农(50012)
- 管理(45612)
- 农业(33143)
- 企(28541)
- 企业(28541)
- 方法(24144)
- 中国(23178)
- 数学(21845)
- 数学方法(21738)
- 业经(21241)
- 制(20505)
- 财(20186)
- 体(14810)
- 贸(14249)
- 贸易(14241)
- 易(14053)
- 发(13072)
- 地方(12723)
- 银(12700)
- 银行(12694)
- 农业经济(12487)
- 行(12302)
- 融(11657)
- 金融(11655)
- 体制(11314)
- 策(10987)
- 发展(10890)
- 机构
- 学院(230593)
- 大学(229265)
- 济(111242)
- 经济(109419)
- 管理(88828)
- 研究(84397)
- 理学(76065)
- 理学院(75327)
- 管理学(74598)
- 管理学院(74149)
- 中国(68898)
- 农(53199)
- 财(52468)
- 京(47880)
- 科学(44506)
- 所(41168)
- 农业(40096)
- 财经(39770)
- 中心(39034)
- 研究所(36581)
- 经(36446)
- 业大(35600)
- 经济学(35246)
- 江(34377)
- 经济学院(31683)
- 北京(30250)
- 财经大学(29160)
- 院(29122)
- 范(27913)
- 师范(27737)
- 基金
- 项目(149680)
- 科学(120071)
- 研究(116171)
- 基金(112544)
- 家(96857)
- 国家(95981)
- 科学基金(82235)
- 社会(79621)
- 社会科(75273)
- 社会科学(75258)
- 基金项目(58787)
- 省(55363)
- 教育(50237)
- 自然(47504)
- 编号(46531)
- 自然科(46379)
- 自然科学(46369)
- 划(46041)
- 自然科学基金(45582)
- 资助(44334)
- 成果(38820)
- 部(36292)
- 制(36018)
- 国家社会(35131)
- 发(33551)
- 重点(33210)
- 教育部(31445)
- 课题(31302)
- 农(31293)
- 创(31017)
- 期刊
- 济(131539)
- 经济(131539)
- 研究(74841)
- 农(59330)
- 中国(52902)
- 农业(40421)
- 财(40115)
- 科学(32452)
- 学报(32258)
- 管理(29626)
- 融(28050)
- 金融(28050)
- 大学(26887)
- 学学(25703)
- 业经(24974)
- 财经(20628)
- 经济研究(19692)
- 教育(18720)
- 业(18642)
- 问题(18617)
- 经(17789)
- 技术(17182)
- 世界(16481)
- 农村(15159)
- 村(15159)
- 农业经济(15128)
- 贸(13941)
- 版(12829)
- 经济问题(12769)
- 国际(11850)
共检索到364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表现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即层层向上汇总公共品需求与绩效执行信息,层层向下传达供给决策与资金指令安排,信息反馈主要局限于政府体系内部。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客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仍需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政府供给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蒋琳琦
一、导言 农村农作制度由集体化向家庭承包经营的转变,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巨大增长,与此同时,农作制度这一巨变显然又打破了原先制度结构的均衡状态。在长期的集体化农作制度下,农村政治、经济和有关社区生活的各项制度都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这些制度都已基本定型,与农作制度一起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形成了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建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一直是关系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重点课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一课题已成为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重点。《自为与共享——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一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角度较新,立足农村特困地区,将农村公共品供给放在农村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以农民为主体,围绕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展开讨论,得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为共享 公共品供给 自愿缴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建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一直是关系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重点课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一课题已成为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重点。《自为与共享——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一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角度较新,立足农村特困地区,将农村公共品供给放在农村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以农民为主体,围绕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展开讨论,得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为共享 公共品供给 自愿缴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俊 付志宇
公共风险是推动公共品供给演进的原动力。从公共风险治理的思想视角,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可发现:传统社会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是政治均衡下的风险应对,它并没有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近代以来,尤其是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意愿的计划供给冲击了农民自发合作的秩序,降低了政府防范公共风险的能力;经济转型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帕累托改进在于改变制度约束,寻找政府目标与农民真实偏好契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公共风险 公共品供给 政治均衡 制度演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卓
建设有效且成本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命题。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主要采取项目制的供给方式,表现出“制度内自上而下”的行政理性特征,而这难以克服农民不合作的治理难题,陷入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基于此,地方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制度激励,将公共品供给中的“预算外协商成本”包干给受益农户,生成了“民主包干制”,塑造了制度内与制度外协同供给的制度安排。通过构建村社责任共同体与公共利益的再造机制、村庄内生性资源的激活机制、协商民主下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机制,“民主包干制”得以将公共品供给中外溢的协商成本内部化,厘清了国家与农民的责任边界,有效承接公共财政资源,提高了公共品供给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卓
建设有效且成本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命题。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主要采取项目制的供给方式,表现出“制度内自上而下”的行政理性特征,而这难以克服农民不合作的治理难题,陷入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基于此,地方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制度激励,将公共品供给中的“预算外协商成本”包干给受益农户,生成了“民主包干制”,塑造了制度内与制度外协同供给的制度安排。通过构建村社责任共同体与公共利益的再造机制、村庄内生性资源的激活机制、协商民主下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机制,“民主包干制”得以将公共品供给中外溢的协商成本内部化,厘清了国家与农民的责任边界,有效承接公共财政资源,提高了公共品供给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甜 张隽钊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综合质量的提高以及生存、发展、健康、文化娱乐等多层次和多样化需求的满足。文章提出,政府应该完全承担农村纯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利用民间资本为农民提供公共程度较低的准公共产品;建立农民参与的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合理安排公共品中政府与市场、"公"与"私"的提供比例,以期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转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开云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缺位现象,以及非政府组织本身的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非政府组织对农村供给产品的供给。为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有必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明确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主辅地位;调整相关法律规制,拓展非政府组织发展空间;强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合作,探索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农村项目的后续管理,保证项目成果的实际成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彦彦 周勤 郑江淮
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供给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比较强势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行为与各部门公共品需求决定机制来探讨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偏向的公共品供给配置内生于地方官员在追求政治晋升和维持社会稳定之间的权衡;而各部门的公共品需求则取决于二元经济背景下各部门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因此,部门间公共品供给配置的政治决定机制和各部门公共品需求的市场效率原则之间的割裂导致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配和不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鸣 王林
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是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现实途径。文章在计算出我国各省市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的因素,得出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娟莉
构建包括生产性、生活性和保障性三大类农村公共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0—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整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较高,而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供给水平较低;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与国家政策有关,反映了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的行为偏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晓冲 孙太清
近年来我国以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社会问题突出为主要表象的“三农”问题,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不力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从公共财政学的角度科学地安排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进行农村财政制度创新。
关键词:
公共品 供给 财政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勇 罗能生
中国因"政府失灵"造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的低效率局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分阶段确定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测算政府的农村公共品供给阶段性规模目标以应对供给不足的问题;合理分解、配置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控制权可以解决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仍处于高度匮乏状态,且供给主体单一。而非政府组织由于在组织方式、信息取得等方面的优势,政府应当鼓励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发挥作用,这样,既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的不足,又可以形成农村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多元化格局,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农村公共品 政策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