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0)
- 2023(12518)
- 2022(10416)
- 2021(10013)
- 2020(8184)
- 2019(18470)
- 2018(18048)
- 2017(34322)
- 2016(18876)
- 2015(21400)
- 2014(21136)
- 2013(21072)
- 2012(19823)
- 2011(18181)
- 2010(18421)
- 2009(17563)
- 2008(17622)
- 2007(15946)
- 2006(14611)
- 2005(13420)
- 学科
- 济(80489)
- 经济(80364)
- 业(58144)
- 管理(51858)
- 农(48149)
- 企(36111)
- 企业(36111)
- 农业(31848)
- 方法(28156)
- 中国(26018)
- 数学(24620)
- 数学方法(24292)
- 制(22566)
- 业经(22145)
- 财(20990)
- 贸(16958)
- 贸易(16948)
- 易(16627)
- 体(15822)
- 学(15705)
- 银(15335)
- 银行(15315)
- 行(14770)
- 地方(14244)
- 融(13746)
- 金融(13742)
- 发(13643)
- 环境(12700)
- 策(12198)
- 体制(12034)
- 机构
- 学院(276226)
- 大学(275104)
- 济(123462)
- 经济(121142)
- 研究(103360)
- 管理(100938)
- 理学(85641)
- 理学院(84648)
- 管理学(83334)
- 中国(83216)
- 管理学院(82830)
- 农(62475)
- 科学(59793)
- 京(59096)
- 财(58098)
- 所(53127)
- 农业(47701)
- 研究所(47563)
- 中心(46937)
- 财经(44538)
- 业大(43743)
- 江(43251)
- 经(40491)
- 经济学(38343)
- 北京(37843)
- 范(36751)
- 师范(36472)
- 院(36392)
- 经济学院(34394)
- 州(33292)
- 基金
- 项目(177565)
- 科学(140920)
- 研究(134059)
- 基金(130738)
- 家(114480)
- 国家(113466)
- 科学基金(95622)
- 社会(87815)
- 社会科(82806)
- 社会科学(82785)
- 基金项目(68242)
- 省(67157)
- 教育(59997)
- 自然(58453)
- 划(57041)
- 自然科(57031)
- 自然科学(57013)
- 自然科学基金(55999)
- 编号(53980)
- 资助(52745)
- 成果(45436)
- 部(41673)
- 重点(40798)
- 发(39875)
- 制(38915)
- 课题(37977)
- 国家社会(37413)
- 创(36586)
- 性(35564)
- 教育部(35472)
- 期刊
- 济(147861)
- 经济(147861)
- 研究(89191)
- 农(65394)
- 中国(63070)
- 农业(44049)
- 财(44008)
- 学报(43245)
- 科学(42147)
- 管理(35550)
- 大学(34148)
- 融(33302)
- 金融(33302)
- 学学(32352)
- 教育(28785)
- 业经(26909)
- 财经(22922)
- 经济研究(21771)
- 技术(21700)
- 业(21507)
- 问题(20801)
- 经(19815)
- 世界(17626)
- 贸(16621)
- 农村(15474)
- 村(15474)
- 版(15314)
- 农业经济(14815)
- 国际(14608)
- 经济问题(13773)
共检索到440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顺伟 张陆阳
8 0年代后期以来 ,关于现存农地制度的讨论一直很活跃 ,通过分析政府权力介入、国家政策以及制度本身缺陷等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突破 ,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1)通过立法限制政府行为 ;(2 )清晰界定土地产权 ;(3)落实土地承包政策 ;(4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体制 ;(5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提倡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明义
农地资本化是农地产权的资本化。农地资本化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以坚持农地集体所有,严格土地用途,用活使用权为原则。目前,农地使用权资本化途径较多,实际还应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非农资本化经营和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补偿制度;而农地所有权资本化途径主要体现为农地征收、征购、平等交易等。农地资本化要顺利健康推进,促进城乡统筹深入全面发展,还须在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市场、技术与人才、社保体系等方面构建起保障制度体系。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农地资本化 途径 保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杜明义
农地资本化是农地产权的资本化。农地资本化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以坚持农地集体所有,严格土地用途,用活使用权为原则。目前,农地使用权资本化途径较多,实际还应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非农资本化经营和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补偿制度;而农地所有权资本化途径主要体现为农地征收、征购、平等交易等。农地资本化要顺利健康推进,促进城乡统筹深入全面发展,还须在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市场、技术与人才、社保体系等方面构建起保障制度体系。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农地资本化 途径 保障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治东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在农村低保制度方面的研究以及中外学者对公民参与这一新型民主形式的推崇,探讨我国农村低保制度走出困境趋向完善的根本途径。提出了在政府力揽下的农村低保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今后农村低保制度要摆脱困境走向完善,政府部门必须改革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过程中引入公民参与机制,进而提出了有效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完善的根本途径及其二大方面八个环节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村低保 制度完善 根本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保 苏桂榕
农地流转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经过了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为第一个阶段,其特点是从不准许流转到准许流转,从无偿流转到有偿流转,从单一形式流转到多种形式流转;90年代至今为第二个阶段,其特征是从准许流转到鼓励流转,从私下流转到市场流转。我国农地流转主要是指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承包权转让则受到严格限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接近尾声和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到来,农地承包权转让已经箭在弦上。本文提出集体成员动态化的思路,该思路应称为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破解承包权转让难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育明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逐步形成,商品交易的日益发展带来同城结算业务迅猛增长,同时也必然使得金融机构同业间票据交换量大幅度上升。以苏州市区为例,目前同城票据日交换量1万多笔,金额达1.2亿元。参加交换的单位也由最初市区的几家发展到了现在的65家,县以下的基层办事处、营业所也纷纷申请加入。票据交换使得不同行际间企业资金的划拨变得十分便利,加快了资金周转。但从目前票据交换资金清算情况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票据交换后资金清算发生困难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了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焦少飞 陈颖
我国人地矛盾尖锐,在城市中还存在大量失业者,我国工业化水平还不足以吸收农村中的全部剩余劳动力,所以,土地私有化道路在我国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是两种不同的产权分析范式,结合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合理成份,我国城乡边缘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坚持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黎明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它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如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分析了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客观基础,重点探索了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途径:一是要着力扩大家庭经营规模,以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要求;二是要促进农户联产与集约经营的有机融合,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三是要促进家庭经营和统一经营双向互促互动,以保障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日本农地制度是依据1952年《农地法》的制定演变而来,《农地法》的颁布实施诞生了战后日本农业的零细规模、分散分布的私有权保护的"自耕农民"农地制度。为了缓解因农地利用限制方面影响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障碍,1970年起日本相继实施了多次相关促进"农地流动化"的租地经营政策与"农地连片化"制度政策的农地改革,解除了限制农地租借行为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相关农地改革政策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出现而影响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农地被无秩序利用等其它农地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1952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农地法律改革内容的...
关键词:
日本 农地问题 农地制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道峰
中国自7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经济体制与政策的改革,而这场改革的发端在农村,农村改革的核心在农地制度。因此,正确地理解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成因、影响、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迎春 文贯中
美国的农地征收制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积累的法治经验是人类优秀文明共同的成果,对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行新一轮的农地征收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美国的土地制度、农地征收的宪法准则、农地管制性征收和补偿机制的研究,以发现我国农地征收制度上的不足,并借鉴美国成熟的市场机制和法制框架下的农地征收经验,对中国当前农地征收制度的改革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锦 马晓玲 胡刚
研究目的:探索中国征地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改革建议。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征地制度实施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制度中的相关利益主体有密切关系,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模式和利益取向导致了问题的产生。研究结论:解决征地制度中的问题需要厘清制度的网络结构,借助网络治理手段调整网络关系,培育网络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使得制度参与方在互动与沟通中达成共识。这种基于共识的政策参与形式能为制度的实施扫清障碍,并在互动与合作中走向共赢。
关键词:
征地制度 政策主体 政策网络 网络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建锋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在中国运行了近30年,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设计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度运行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在现实中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这一制度又逐渐曝露出缺陷和不足,制度运行也衍生出很多问题。本文试图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剖析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的所有权主体虚置、权能残缺以及使用权的设定不完整、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了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设想:调整农地产权结构,积极发挥产权功能;改革国家惠农政策,创造良好的农地产权制度运行环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农地 使用权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