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0)
2023(5035)
2022(4607)
2021(4307)
2020(3930)
2019(9312)
2018(9338)
2017(18643)
2016(10338)
2015(11945)
2014(12323)
2013(12458)
2012(11924)
2011(10865)
2010(11003)
2009(10492)
2008(10704)
2007(10127)
2006(8741)
2005(7645)
作者
(31455)
(26712)
(26380)
(25428)
(16690)
(12845)
(12378)
(10416)
(9901)
(9472)
(9008)
(8835)
(8465)
(8350)
(8346)
(8326)
(8268)
(7765)
(7764)
(7704)
(6644)
(6555)
(6456)
(6129)
(6066)
(5997)
(5974)
(5907)
(5462)
(5388)
学科
(47226)
经济(47078)
(27421)
管理(27379)
方法(25139)
(22463)
企业(22463)
数学(20816)
数学方法(20659)
(13881)
(12006)
中国(11846)
(10117)
业经(10024)
(9453)
地方(8911)
农业(8663)
(8630)
贸易(8630)
(8563)
理论(8479)
(8361)
(7103)
财务(7087)
财务管理(7066)
企业财务(6656)
(6623)
银行(6599)
(6235)
(6176)
机构
大学(157833)
学院(156002)
(65479)
经济(64058)
管理(59404)
研究(53173)
理学(50976)
理学院(50381)
管理学(49486)
管理学院(49189)
中国(40054)
(33331)
科学(33220)
(30109)
(29680)
(28107)
研究所(25454)
中心(25008)
业大(24559)
(24404)
财经(23970)
农业(23521)
(21544)
北京(21059)
(20999)
师范(20818)
经济学(20426)
(19014)
经济学院(18571)
(18206)
基金
项目(99578)
科学(77194)
研究(72460)
基金(71322)
(61748)
国家(61202)
科学基金(51452)
社会(46624)
社会科(42891)
社会科学(42870)
(39218)
基金项目(38205)
教育(33857)
(33029)
自然(32783)
自然科(31976)
自然科学(31964)
自然科学基金(31416)
编号(30528)
资助(29449)
成果(25658)
(22848)
重点(22494)
(21322)
课题(20578)
(20086)
科研(19549)
教育部(19402)
大学(18970)
创新(18726)
期刊
(72619)
经济(72619)
研究(44984)
中国(29426)
(27003)
学报(26271)
(24704)
科学(23247)
大学(19401)
管理(19121)
学学(18209)
农业(17690)
教育(15990)
(13761)
金融(13761)
技术(13031)
财经(12419)
业经(11568)
经济研究(11440)
(10629)
问题(10154)
(9377)
技术经济(8524)
(8440)
理论(8109)
统计(8087)
(7900)
图书(7635)
商业(7507)
实践(7339)
共检索到230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芳  
浮躁、炫富、急功近利、忽悠、不诚信、冷漠、麻木不仁、失落迷茫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社会心态,其产生与社会的转型、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联系,这些不良社会心态不仅令国民的生活幸福指数降低,而且将严重挫伤全国人民的经济建设热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喻青  安力  
我们作为金融审计和监管人,应该对现存的不良信贷文化有一个了解,笔者试图从不良信贷文化的普遍性和隐蔽性做一个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从规范制度入手铲除滋生各种不良信贷文化产生的土壤。希望能为我们金融审计和监管人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树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丁述军  刘玉侠  
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银行自身经营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过度依赖、高负债以及产权虚置下的"软约束"机制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体制变迁引起的。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的软化导致其不计后果的过度融资,形成高负债,国有银行改革的滞后与产权虚置下的"软约束"机制则鼓励银行的过度放贷,特定背景下的二者结合引致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大量产生,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双方行为都与体制的变迁紧密相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景兰  
有关投资中国不良资产获利颇丰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此面临着是否尽责和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本文在深刻分析不良资产投资利润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应理性看待不良资产损失和投资利润,为资产管理公司搭建公平、完善的处置环境,以切实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英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毕业生表现出不同的择业心态,其产生原因也不尽相同。高校应该从全过程就业指导、全面素质教育工程、加强择业心理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进行正确地引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礼跃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其改革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扭转。由于受历史的、政策的、体制的多重因素制约,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严重,并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加剧通货膨胀、延缓银行商业化进程的突出问题。总的来说,银行信贷资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在银行经营中的集中反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静,郭亚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2001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稳定问题跟踪研究与对策课题组在往年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对我国居民社会心态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 调查与研究发现,与2000年比较2001年我国社会形势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于社会发展的满意态度有所下降,长期困扰我国城乡居民的各种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国际形势动荡引发国内问题复杂化。2002年我国社会形势将更加严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秦广强  江治强  
本文结合2017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城乡贫困人群的社会心态、人际交往与公共参与状况。数据结果显示,大部分城乡困难人群存在负面和消极社会心态(如自卑、无望感、沮丧焦虑等),经济状况越差者,其消极心态越趋明显;困难群体的交往意愿较为强烈,行动上并未呈现出显著的交际封闭和自我关系隔离;困难群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活动的热情整体不高,且行动与意愿之间有一定距离,尤其是流动人口因受制于户籍及空间距离,参与基层选举的比例相对偏低。影响因素上,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党员身份、就业与经济状况、城乡分割等造成了他们在社会心态、交往和参与等方面的分化与差异。对于困难人群受到负面情绪侵扰、公共事务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从促进就业,加强情感关怀和组织动员,强化社区社会工作,创新社区活动载体,构筑社会安全阀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洁  王春凤  
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社会心态是心理育人的重要目标。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要落实"大力促进心理育人"的要求,完善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管理制度,协调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落实机制,促进心理育人全方位联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茅飞珠  
基层干部社会心态的形成机理是十分复杂的,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当前,基层干部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重"私"的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现实中体制与观念的弊端,人性的贪念、欲望以及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受教育程度、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等问题,影响基层干部社会心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阳瑜华  刘海燕  
"社会心态优化"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社会治理这一新理念提出后,通过分析社会心态的内涵和社会心态对社会治理的作用,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不公平感广泛存在、社会不信任感严重低下和社会浮躁情绪普遍弥散的不良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在社会治理视角下提出不良社会心态优化对策: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是不良社会心态优化之本;明确政府服务职能、完善政府服务机制,提升政府公信力;建立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会事务的机制和平台,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建构社区文化,搭建新型共同体,促进社会信任,增强社会凝聚力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银华  
不良贷款有其内因和外因 ,银行要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加强其自身的制度建设 ,另一方面改善造成不良贷款的环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德  
一、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金融机构经营方式、金融监管体制等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环境1978年改革以来,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明确,主要放在增长速度上,仍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