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4)
- 2023(6851)
- 2022(5382)
- 2021(4634)
- 2020(3836)
- 2019(8660)
- 2018(8380)
- 2017(16474)
- 2016(8678)
- 2015(9592)
- 2014(9404)
- 2013(9593)
- 2012(9380)
- 2011(8846)
- 2010(8993)
- 2009(8592)
- 2008(8131)
- 2007(7487)
- 2006(7169)
- 2005(6699)
- 学科
- 济(63793)
- 经济(63745)
- 管理(23409)
- 业(19621)
- 方法(18648)
- 地方(17127)
- 数学(16652)
- 数学方法(16538)
- 企(15670)
- 企业(15670)
- 中国(14654)
- 学(12895)
- 地方经济(12809)
- 业经(11272)
- 农(10076)
- 财(9802)
- 制(9352)
- 产业(9002)
- 体(7666)
- 融(7639)
- 金融(7639)
- 环境(7516)
- 农业(7051)
- 经济学(7038)
- 银(6991)
- 银行(6964)
- 行(6756)
- 发(6596)
- 贸(6572)
- 贸易(6568)
- 机构
- 大学(138719)
- 学院(137095)
- 济(70410)
- 经济(69245)
- 研究(58130)
- 管理(46451)
- 中国(42841)
- 理学(39241)
- 理学院(38715)
- 管理学(38018)
- 管理学院(37767)
- 科学(34083)
- 所(31153)
- 京(29947)
- 财(29360)
- 研究所(28163)
- 农(24722)
- 经济学(24091)
- 中心(24082)
- 财经(23165)
- 江(21677)
- 经济学院(21307)
- 经(20974)
- 院(20625)
- 业大(19546)
- 农业(19376)
- 北京(19374)
- 科学院(18077)
- 省(17250)
- 范(17218)
- 基金
- 项目(86538)
- 科学(67999)
- 基金(63862)
- 研究(59649)
- 家(57321)
- 国家(56896)
- 科学基金(47529)
- 社会(40847)
- 社会科(38780)
- 社会科学(38767)
- 省(32901)
- 基金项目(32497)
- 自然(29895)
- 自然科(29172)
- 自然科学(29158)
- 自然科学基金(28682)
- 划(28014)
- 资助(27086)
- 教育(26031)
- 编号(21169)
- 发(20914)
- 重点(20400)
- 部(19151)
- 国家社会(17928)
- 成果(17507)
- 创(17118)
- 发展(16894)
- 展(16676)
- 科研(16387)
- 创新(16255)
共检索到222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春龙 张卫
当前"用工荒"的出现与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密切相关,体现为结构性用工荒、行业性用工荒、季节性用工荒、区域性用工荒以及这四种类型用工荒的"叠加"。"用工荒"的出现是要求经济结构转型的一种预警,但是否能够因此判断"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应该审慎。"用工荒"会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应对当前乃至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更为严重的"用工荒"问题,企业方面既需要适度涨薪并善待农民工,也需要考虑转型升级的问题;政府方面要助推低端企业升级或转型,通过完善制度为农民工融入当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农民工要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关键词:
用工荒 人口结构 经济转型 预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艳
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了一定影响。人口结构变动一方面会导致政府加大对福利支出的投入,减缓经济转型进程,另一方面老龄化人口也会带来明显的"银发经济",提升服务业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基于区域创新视角,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证明,从全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与经济结构升级存在明显负相关性;从中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产生了较强的"银发经济"特征,促进了第三产业增长和总体经济结构升级。而区域创新则存在较强杠杆效应,能够有效减缓人口结构失衡对经济结构转型的负面影响,但这一效应在中部并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源源不断的劳动适龄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人口红利)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等,传统的人口红利优势正逐步减退,将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应把握时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一、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敬嘉
本文从人口结构的不同功能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机遇,通过对农村人口矛盾的定性分析和量化评估,在更广泛和更明确的意义上反映农村人口矛盾的实质和关键环节,以探讨适合当前农村实际的人口经济的政策选择和目标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雪祺
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SAR、SEM三种空间计量方法,从老年抚养比、高等教育人口比、城乡人口比三个角度探究人口结构变化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应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情况下,老年抚养比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负相关,且这一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乡人口比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同时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等教育人口比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但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在应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情况下,老年抚养比、高等教育人口比对数字经济的影响保持不变;城乡人口比与数字经济发展虽然仍旧显著正相关,但其空间效应转变为负向溢出。因此,应加速推动养老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城乡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杰 杨林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一系列经济结构变化将会产生:一方面,过去的高投资高储蓄的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渐成历史;另一方面,集约化的质量深化型经济增长模式有待开启。从2013年53.7%的城市化率和3.3∶1的城乡收入比判断,刘易斯拐点应该还没有到来,但是从农产品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看,我国经济又出现了刘易斯拐点来临的特征,结论是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了。这种提前背后是制度扭曲,土地制度制约了农业部门的规模化经营,户籍制度减缓了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部门的转移。未来我国经济增速势必放缓,在此背景下提出新常态的概念、降低经济增长预期成为必然。事实上,经济增速的长期下降趋势几乎使得维持7%的经济增速也略显...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新常态 土地制度 户籍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佳 周卫征
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和生产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转型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回报效应”,化石能源消费变动率和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各行业的产出变动率中,电力行业的变动率最大;技术进步和能源转型对劳动者报酬变化率的影响最小,对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变动率的影响最大;在限制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同时,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投资,但是对这三个行业的消费却有增加的倾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云龙 常先林 黄承锋
基于1990年至2019年的中国历史数据,运用ARDL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抚养比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和抚养比的增加在遏制人均碳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人均GDP的增加则可能会导致人均碳排放的增长;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对人均碳排放量分别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在三个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是样本期内对人均碳排放量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两个阶段的经济增长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研究表明,新时代下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已经消失,转而进入人口负债阶段;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未来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年龄分布和就业分布的人口结构红利和制度改革是新时代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高等教育的收益不高,推广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直接支持作用有限。外部需求减少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对我国外向型经济产生冲击,新时代下这一因素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基于以上发现,为促进中国经济更有质量地运行在合理区间,从挖掘人口数量红利、收取就业结构红利、扩大人口质量红利、注意转向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南
自中国进入转型时期以来,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结构问题十分显著,不仅体现在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上,还体现在素质结构上。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经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质量、消费以及储蓄等方面的多重影响,需要全面地进行利弊分析,并且做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大等,从而优化农村人口结构,推进新时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农村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约翰·海普 于小旺 李红霞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concern lately about the quality of audited financial statements.Auditing is private-sector acctivity subject to market influences.The market is promoted as being self-regulating,at lest in the united states.Auditing failure,therefor,can be viewed as a market failure.This...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天培
渝西经济走廊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明显、成因复杂,重庆市必须解放思想,消除矛盾,在渝西地区建立工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第三产业,以确保重庆市“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的顺利推行,促进渝西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燕立
人口转变论是以西欧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对人口发展不同阶段作出描述性说明的理论。其基本观点认为,人口发展不是一个独立自行运动的过程,而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密切相关;人口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人口再生产分别呈现出“高—高—低”、“高—低—高”和“低—低—低”三种形式。虽然各国人口再生产的转变情况和转变动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文杰 余瑞祥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经济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将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有其理论基础 ,它决定了必须从制度上确立破解这一难题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体制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