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1)
2023(6368)
2022(5642)
2021(5177)
2020(4784)
2019(11181)
2018(11182)
2017(22058)
2016(12554)
2015(14412)
2014(14783)
2013(15037)
2012(14538)
2011(13534)
2010(13943)
2009(13383)
2008(13693)
2007(12777)
2006(11110)
2005(10129)
作者
(39474)
(33418)
(32971)
(31797)
(21298)
(15914)
(15285)
(12813)
(12443)
(12018)
(11500)
(11253)
(10712)
(10661)
(10639)
(10423)
(10211)
(9809)
(9766)
(9710)
(8568)
(8318)
(8216)
(7691)
(7669)
(7649)
(7537)
(7330)
(6754)
(6676)
学科
(56106)
经济(56045)
管理(32760)
(31858)
方法(28110)
(25406)
企业(25406)
数学(24465)
数学方法(24223)
(14741)
(13995)
(13886)
中国(13404)
(11256)
贸易(11253)
(10905)
(10725)
业经(10565)
地方(10007)
理论(9951)
(9648)
银行(9617)
农业(9566)
(9498)
金融(9495)
(9143)
(9000)
(8288)
财务(8266)
财务管理(8240)
机构
大学(201044)
学院(196287)
(80838)
经济(79039)
研究(69482)
管理(69462)
理学(58747)
理学院(57983)
管理学(56805)
管理学院(56433)
中国(53820)
科学(43590)
(42970)
(38831)
(37535)
(36135)
研究所(34164)
中心(31904)
(31134)
财经(30944)
业大(29513)
农业(28722)
(28428)
师范(28170)
(27862)
北京(27220)
经济学(26131)
(24852)
经济学院(23743)
(23357)
基金
项目(121092)
科学(93434)
研究(87336)
基金(87128)
(76228)
国家(75609)
科学基金(62555)
社会(53987)
社会科(51037)
社会科学(51016)
(46477)
基金项目(45936)
教育(41069)
(40295)
自然(40097)
自然科(39120)
自然科学(39101)
自然科学基金(38429)
资助(36775)
编号(35827)
成果(31632)
重点(27933)
(27880)
(25808)
课题(25172)
(24046)
教育部(23593)
科研(23525)
大学(22975)
(22807)
期刊
(90747)
经济(90747)
研究(60667)
中国(35979)
学报(35105)
(32486)
(31152)
科学(30404)
大学(25646)
学学(23990)
管理(22914)
(22685)
金融(22685)
教育(21409)
农业(21285)
财经(16898)
技术(15561)
(14509)
经济研究(14173)
业经(13157)
问题(12971)
(11405)
(11224)
(10953)
图书(10404)
理论(10344)
技术经济(10303)
国际(9835)
统计(9454)
实践(9357)
共检索到296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近几年,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这一主张立足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其依据主要涉及经常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压力和购买力平价这三方面的因素。本文将分别探讨和反驳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论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青山  王社教  
我国目前正面对着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出现通货膨胀因素的不确定性,中国货币当局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并就汇率制度进行怎样的改革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近一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对人民币汇率的观点各异,但从国际分工、贸易结构等方面分析来看,保持汇率稳定是中国现实国情的正确选择,我们应打破僵化的汇率制度,逐步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讨论了汇率升值的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前者源自内外经济失衡和双顺差的持续,后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两个双向循环和双向依赖;测度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函数和进出口函数及其汇率弹性,估算了不同幅度汇率升值的成本,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和出口贸易减少的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GDP和就业人数减少的规模,发现三个季度后,升值的影响下降一半以上,七个季度以后,升值的影响近于消失。并据以对可选择的升值幅度和操作方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学武  
人民币目前存在升值的内外压力,这是事实。人民币升值也的确能够带来某些好处,但是权衡起来,升值的弊端更大。我们目前要采取这样措施,它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没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并且这些措施能够为中国今后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和外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钰雪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芳  
本文对近2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成效进行评价,笔者认为改革配套措施的短视化倾向制约了汇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除了参考IMF事实汇率分类法的外部评价,本文以高度市场化的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定量分析证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低于收盘价。本文最后强调,深化汇率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以及淡化中央银行汇率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炎  
1.坚持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自主性,相机抉择人民币升值幅度。中国的汇率改革始终要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性原则,无须屈服于外界压力。面对人民币汇率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都可能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中国应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恩富  朱富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志刚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测算出来的当前人民币汇率是低估的。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不断升值的过程。我国实行有弹性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在这种既灵活又有政府调控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的升值过程将是一个缓慢的、小幅攀升的过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影响生活并不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焦蕾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驳斥人民币不应该升值的观点。首先列出了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几个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反驳;其次探讨了“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不是日本衰退原因的理由;最后是从人民币汇率相对不变政策的成本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人民币应该升值的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课题组  毕吉耀  姚淑梅  张岸元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07年6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11.0元兑换100美元升为762.89元兑换100美元,累计升值6.3%。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的主流观点认为,自从1994年初中国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虽然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民币升值。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3月答记者问时说道:“至于你提到的汇率问题,中国实行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1994年汇率并轨开始,到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增值了18%,对欧元增长了34%。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汇率形成的机制,但是我想给各位说明一点,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