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7)
- 2023(12534)
- 2022(10918)
- 2021(10258)
- 2020(8599)
- 2019(19441)
- 2018(19432)
- 2017(37195)
- 2016(19998)
- 2015(22407)
- 2014(21604)
- 2013(21278)
- 2012(19295)
- 2011(17254)
- 2010(17114)
- 2009(15544)
- 2008(15036)
- 2007(12934)
- 2006(11218)
- 2005(9497)
- 学科
- 济(74747)
- 经济(74670)
- 管理(62526)
- 业(60533)
- 企(51687)
- 企业(51687)
- 方法(34670)
- 数学(29437)
- 数学方法(29099)
- 农(22191)
- 中国(19837)
- 技术(18905)
- 业经(18410)
- 财(18320)
- 地方(16115)
- 学(15820)
- 贸(15702)
- 贸易(15693)
- 易(15275)
- 理论(14057)
- 农业(13460)
- 制(13283)
- 技术管理(13128)
- 和(12581)
- 务(11973)
- 财务(11914)
- 环境(11898)
- 财务管理(11892)
- 划(11764)
- 银(11481)
- 机构
- 大学(271936)
- 学院(271436)
- 管理(114764)
- 济(105877)
- 经济(103544)
- 理学(100362)
- 理学院(99308)
- 管理学(97754)
- 管理学院(97245)
- 研究(85558)
- 中国(63472)
- 京(57507)
- 科学(53160)
- 财(46707)
- 所(41262)
- 业大(40236)
- 农(39901)
- 中心(39344)
- 江(38306)
- 财经(37908)
- 研究所(37658)
- 北京(36223)
- 范(35591)
- 师范(35299)
- 经(34513)
- 州(31854)
- 院(31635)
- 农业(31187)
- 经济学(30306)
- 商学(29826)
- 基金
- 项目(191869)
- 科学(151901)
- 研究(143125)
- 基金(138857)
- 家(119730)
- 国家(118716)
- 科学基金(103602)
- 社会(89639)
- 社会科(84954)
- 社会科学(84931)
- 省(76086)
- 基金项目(74498)
- 自然(67250)
- 自然科(65736)
- 自然科学(65724)
- 教育(65135)
- 自然科学基金(64554)
- 划(63110)
- 编号(58725)
- 资助(55847)
- 成果(46749)
- 创(44320)
- 重点(42016)
- 部(41515)
- 发(40666)
- 创新(40539)
- 课题(39867)
- 项目编号(36881)
- 科研(36199)
- 国家社会(36103)
- 期刊
- 济(112259)
- 经济(112259)
- 研究(78603)
- 中国(51837)
- 管理(43234)
- 学报(39751)
- 科学(37872)
- 农(36154)
- 财(34168)
- 教育(33310)
- 大学(30532)
- 学学(28456)
- 农业(25915)
- 技术(24889)
- 融(20619)
- 金融(20619)
- 业经(20007)
- 经济研究(17743)
- 财经(17293)
- 图书(15848)
- 科技(15828)
- 经(14656)
- 问题(14373)
- 业(14081)
- 理论(13970)
- 技术经济(13966)
- 实践(13050)
- 践(13050)
- 现代(12368)
- 商业(12322)
共检索到38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小龙 肖静华 吴记
随着市场供给的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多变,企业既希望能创造原创性的产品,又希望能高效匹配用户的异质需求,二者兼顾对产品创新而言是巨大挑战。然而,AI的出现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条件。本文基于一家智能创意广告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人与AI的协同既能有助于实现创意的多样化,又能有效匹配用户的异质需求,据此提出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模式。研究表明:(1)大数据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资源基础,AI智能设计、联合计算和即时分析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能力基础;(2)产品创意智能化、异质匹配与市场洞察、产品创意更新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过程机制;(3)人与AI的协同不仅有助于促进产品创意与用户异质需求的匹配,还有助于启发人的创意思维,从而实现创意与效率的平衡。由此,将现有AI作为产品创新辅助工具的研究拓展为AI作为创新主体与人协同创新的研究,提出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启发式验证,区别于以往研究的经验验证与数据验证而形成创新,丰富数字经济时代的产品创新理论内涵,为企业应对产品创新中创意与效率的兼顾难题提供启示。
关键词:
产品创新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 启发式验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邹波 杨晓龙 唐倩 吴瑶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出满足用户个性化场景需求的产品开发机会,既是理论前沿问题,也是实践难题。本研究以美的利用AI协同开发生活电器产品为例,回答两个问题:人与AI协同识别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的过程机制是什么?这一过程机制反映的机会识别逻辑是什么?研究发现:(1)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分别是全场景机会洞察、焦点场景机会发现和个性化场景机会创造;(2)与以人为单一主体的机会识别逻辑不同,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是协同互补逻辑。该逻辑通过经验与数据的动态交互与持续验证,既规避了仅凭经验判断的草率创新,也克服了仅由数据决策的欠完备。据此,本研究构建了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模型并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人与AI 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的协同互补逻辑,从而形成理论创新。同时,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高效识别产品开发机会具有启示价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小龙 肖静华 吴记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变革组织学习方式,是企业应对瞬时变化和高度复杂环境挑战的核心议题。尽管组织学习理论讨论了人工智能(AI)对组织学习的促进作用,但尚未探析人与AI协同应对瞬时变化和高度复杂环境的学习机制。本文基于4家企业的案例研究,探讨人与AI协同的组织学习过程和机制,提出确定场景利用式学习与不确定场景探索式学习两类新型组织学习:(1)在确定场景利用式学习中,人(算法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将场景分析经验转化为AI的分析模型;AI基于有监督学习模型,对确定场景的复杂数据进行即时解析;人与AI实现知识共创,修正人对确定场景的分析偏差。(2)在不确定场景探索式学习中,人将认知经验转化为AI的自学习模型;AI基于无监督学习模型,对不确定场景的即时反馈迭代数据进行策略模拟和预测;人与AI实现知识共创,修正人对不确定场景的认知偏差。据此,提炼出确定场景利用式学习的经验拓展机制和不确定场景探索式学习的认知突破机制,构建与人作为单主体学习逻辑不同的人与AI双主体协同学习逻辑,形成理论创新。本文的研究突破了现有文献隐含的单主体组织学习假设,拓展了数字技术影响组织学习的研究边界,对于数字经济时代适应瞬时变化和高度复杂环境的组织学习创新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鹏 刘根节
开放式创新突破了传统封闭式创新拘囿于只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创新和商业化的局限,是指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创新和商业化的过程。文章先对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模式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借助IBM和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两个案例对开放式创新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园 时新
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受自身规模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技术与资源缺乏等方面的困境。发展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别深入分析了国外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所表现出的"小网络、大跨度领域"等特征、"在线与离线"等多样的协同创新方式与途径,以及分阶段侧重用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协同创新层次与类别。同时,针对我国同类别微型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建立文化创意微型企业诚信体系、加强政府的有效引导、落实协同个体的辅助管理职责、量身定做协同创新网络、拓展协同方式途径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微型企业 协同创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瑞
射频识别(RFID)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图书馆化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将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创新与RFID的技术特点相融合,2006年深圳图书馆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图书馆RFID智能书车。智能书车的功能齐全,不仅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而且使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关键词:
智能书车 图书馆 射频识别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崔淼 苏敬勤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如何实现协同至今仍是一个"黑箱"。基于权变视角,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实践为研究样本,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方法,从技术引进和技术能力提升两个维度对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情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发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需要满足3个条件,即在技术来源维度上,动态技术战略、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两种技术来源的协同共用和技术平台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技术项目本身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在技术能力维度上,分别以具有阶段性特征的研发模式和技术先进性为载体,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艾莉 孙新宇
本文运用2015—201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讨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二者关系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低劳动力成本地区显著,在中、高劳动力成本地区不显著;(2)产业协同集聚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存在单门槛效应,伴随产业协同集聚跨越门槛值,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3)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其中,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均存在单门槛效应,除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系数由负转正外,其余行业均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正向影响。未来中国要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应用,以产业协同集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新零售拉近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并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同时带来了营销渠道在程序、结构、模式上的创新。基于此,动漫产业要适应新零售带来营销渠道变化。对此,动漫创意作品的文化传播更需跨界整合,其需要积极通过新媒体应用创新体验式营销路径。就我国动漫产业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其存在着诸如营销理念落后、营销渠道狭窄、营销渠道线上线下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此,我国动漫产业需提高产品原创性,优化传统营销渠道,利用网络化实施多渠道扩张营销,并要进行跨界整合布局,从而打造新场景体验营销模式,全面实现营销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英基
本文结合复合系统协同理论,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高端化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0—2012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实证测量。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要积极实施高技术产品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整合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 协同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冰峰 胡林荣 陈运财
在创意经济时代,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物质层面。要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更不能简单地将个人创意融合于陶瓷产品。要实现陶瓷文化产业的真正可持续发展,本质上还是要深入分析企业文化创新的精神内涵。由此,基于陶瓷文化产品创新特性的发展现状和兰卡斯特(Lancaster)模型,从产品特性"光谱"的角度去剖析陶瓷文化产品创新特性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陶瓷文化产品创新特性设计的对策,从而实现蕴藏在广大民众间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李霄
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既改变了品牌传播的传统生态,也改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不再是品牌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可以与品牌随时互动,并被邀请参与到品牌的生产、销售、定价、营销传播的过程中来,与企业共同创造品牌价值。这一过程被称为品牌协同创意。
关键词:
品牌传播 协同创意 消费者 互动 沟通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李霄
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既改变了品牌传播的传统生态,也改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不再是品牌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可以与品牌随时互动,并被邀请参与到品牌的生产、销售、定价、营销传播的过程中来,与企业共同创造品牌价值。这一过程被称为品牌协同创意。
关键词:
品牌传播 协同创意 消费者 互动 沟通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帮勇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资本运作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两者的协同演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对案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协同演进开展研究后发现:在初创阶段,通过先进技术的创新研发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关注,进而获取大量融资资金;在成长阶段,资本运作演变为以政府补助为主,技术创新演变为以政策导向为主,通过融资资金反哺技术创新;在扩张阶段,资本运作演变为产业链并购,技术创新演变为产业链集成式技术创新,通过产业链纵向并购助力集成式技术创新;在成熟阶段,技术创新演变为承担政府重大研发项目及前沿技术的持续性技术创新模式,资本运作演变为政府补助、银行借款和资本市场的多元融资模式,以充足的融资资金保证持续性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通过不同的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协同发展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资本运作 协同演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凌艳 杨永忠
创意企业管理者参考的传统价值链已经不能合理解释企业在实现创意到创新转化这个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活动,由此导致企业无法把握明确的管理方向和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重新探析实现创意产品的成功开发(创意)与市场化(创新)过程中的价值环节及构成方式。本文对6家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企业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以与创意和创新相关的企业行为活动为基础,建构了"创意到创新转化过程中的价值网模型"。本文开发的价值网络包括三个核心结构单元:(1)消费者单元,消费者到价值共创者的转变。(2)企业单元,由超越单个企业的、多个相关企业形成的价值网络,向消费者提供价值。(3)数字化与互联网形成的虚拟价值网单元,虚拟价值网对物理价值网进行充分地补充与改善,实现最大化从虚拟和现实的角度创造价值。
关键词:
创意企业 创意 创新 价值网 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