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4)
2023(10924)
2022(9081)
2021(8327)
2020(6478)
2019(14943)
2018(14753)
2017(26166)
2016(15274)
2015(17810)
2014(17934)
2013(17043)
2012(16378)
2011(15245)
2010(15916)
2009(13977)
2008(13341)
2007(12031)
2006(11283)
2005(10643)
作者
(41102)
(34168)
(34047)
(32785)
(22184)
(16160)
(15688)
(13409)
(13189)
(12750)
(11850)
(11489)
(11239)
(11085)
(10834)
(10794)
(10204)
(10093)
(9918)
(9811)
(9305)
(8484)
(8341)
(8083)
(7836)
(7795)
(7639)
(7596)
(7075)
(6776)
学科
(75265)
经济(75212)
管理(32539)
(28639)
中国(28150)
地方(25209)
教育(21187)
(18415)
企业(18415)
方法(18346)
(16811)
数学(15687)
数学方法(15560)
业经(15498)
地方经济(15423)
(15217)
理论(14238)
(13696)
(11942)
(11900)
金融(11900)
农业(11897)
(11436)
银行(11428)
(11280)
(11104)
教学(10890)
发展(10623)
(10522)
贸易(10510)
机构
学院(211755)
大学(207166)
(88595)
经济(86362)
研究(82773)
管理(66793)
中国(57446)
理学(54697)
理学院(53892)
管理学(53000)
管理学院(52566)
(47150)
科学(46367)
(41967)
(39971)
(39600)
师范(39365)
研究所(37341)
(36011)
中心(35441)
教育(33939)
师范大学(31831)
北京(31636)
技术(30701)
财经(30031)
(29431)
职业(29222)
(29194)
(28300)
经济学(28270)
基金
项目(125298)
研究(105814)
科学(99098)
基金(82720)
(69502)
国家(68675)
社会(64400)
社会科(60709)
社会科学(60695)
科学基金(57614)
教育(56464)
(53226)
编号(47682)
(44831)
基金项目(42034)
成果(41781)
课题(38001)
(35003)
资助(33530)
(32623)
自然(30841)
重点(30362)
自然科(30063)
自然科学(30058)
自然科学基金(29500)
发展(29432)
(28906)
规划(28544)
(28351)
项目编号(27683)
期刊
(115502)
经济(115502)
研究(81258)
教育(62844)
中国(61617)
(28804)
管理(26907)
(26819)
技术(26667)
学报(25411)
科学(24265)
(21927)
金融(21927)
大学(21021)
职业(20086)
经济研究(19462)
农业(18520)
学学(17780)
业经(17251)
财经(15990)
(14678)
论坛(14678)
图书(14203)
问题(14142)
(14128)
技术教育(13285)
职业技术(13285)
职业技术教育(13285)
(11327)
(10921)
共检索到362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涛  
高职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当代区域发展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导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传统以"技能"为中心的高职人才观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当代高职教育只有从高职人才的社会属性、职业属性以及企业属性三个维度来认识和评价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观",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解纪茹  尹凤婷  
本文从高职教育如何遵循教育规律为地方经济服务;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和新的要求;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制约因素;如何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教育问题;高职教育如何与地方经济互促互补协调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岩  
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产业结构与性质、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经济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催化高职教育体系变迁。高职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契合,意味着高职教育要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因素而不断调整自身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贵营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以苏州高职教育为案例,聚焦人才供给、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质量4个维度分析苏州高职教育服务苏州经济发展的人才贡献度现状,发现苏州高职教育存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差、人才培养规格与民生期盼存在落差、多元办学与均衡发展存在落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打造高职名校、提升人才地位和推进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仲耀黎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进程的加快,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安徽高职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与服务。为此,高职教育要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提供人才支撑,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互动、互相促进,最终形成共同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黄吉秀  肖兆飞  
产业调整必然带来高职专业结构的变化。我国正经历着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关键时期。加强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突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成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财政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明  麦影  
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匮乏,对此,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政策法规,从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博  
为了更好地使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海洋经济的发展,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分析了海洋产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对海洋高职人才的需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适时优化涉海专业结构,完善海洋教育体系,扩大招生规模,匹配教育资源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祥培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神圣使命。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学研产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途径,可以促进这一使命的实现。文章以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诠释了这一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商霄  
高职教育是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其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具备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推进高职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才盛  
高职教育具有更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也在教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对高职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宁波产业结构特点,剖析了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办学规模等方面都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同华  丁菲  
在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发展的趋势下,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合格的职教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葛云飞  
本文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究与数理研究相结合,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高度正相关比例。通过对河南省的情况分析,试图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相关的"三维——八卦"动态数学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