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2)
- 2023(16982)
- 2022(14308)
- 2021(13945)
- 2020(11395)
- 2019(26544)
- 2018(26719)
- 2017(48940)
- 2016(27857)
- 2015(31972)
- 2014(32313)
- 2013(30623)
- 2012(27772)
- 2011(25014)
- 2010(25655)
- 2009(22823)
- 2008(22417)
- 2007(20399)
- 2006(17899)
- 2005(15644)
- 学科
- 济(95115)
- 经济(95017)
- 管理(78926)
- 业(71304)
- 企(61474)
- 企业(61474)
- 方法(44255)
- 数学(37595)
- 数学方法(36769)
- 中国(32225)
- 教育(26904)
- 农(26375)
- 理论(24340)
- 财(23857)
- 业经(22994)
- 学(22923)
- 技术(22325)
- 地方(20219)
- 制(17720)
- 教学(17379)
- 农业(17376)
- 和(16793)
- 贸(15704)
- 贸易(15691)
- 易(15197)
- 务(14980)
- 银(14901)
- 财务(14883)
- 银行(14853)
- 财务管理(14847)
- 机构
- 大学(377515)
- 学院(374210)
- 管理(142733)
- 济(131189)
- 经济(127583)
- 理学(122545)
- 理学院(121075)
- 研究(120509)
- 管理学(118370)
- 管理学院(117666)
- 中国(85570)
- 京(82775)
- 科学(75948)
- 财(62005)
- 范(60989)
- 师范(60517)
- 所(59850)
- 江(58361)
- 中心(55044)
- 研究所(54177)
- 农(53899)
- 业大(53697)
- 北京(53380)
- 财经(48681)
- 师范大学(48547)
- 州(48025)
- 技术(47532)
- 教育(46970)
- 院(44161)
- 经(44050)
- 基金
- 项目(248192)
- 科学(194423)
- 研究(190760)
- 基金(171947)
- 家(147672)
- 国家(146234)
- 科学基金(125785)
- 社会(113627)
- 社会科(107173)
- 社会科学(107144)
- 省(101446)
- 教育(96468)
- 基金项目(90284)
- 划(85495)
- 编号(82327)
- 自然(80737)
- 自然科(78887)
- 自然科学(78871)
- 自然科学基金(77399)
- 资助(71260)
- 成果(70125)
- 课题(60430)
- 重点(56370)
- 部(54451)
- 创(54084)
- 发(52985)
- 项目编号(50782)
- 年(49922)
- 创新(49686)
- 大学(48062)
- 期刊
- 济(147623)
- 经济(147623)
- 研究(116734)
- 中国(86991)
- 教育(84476)
- 学报(56535)
- 管理(55252)
- 科学(50449)
- 农(48787)
- 财(48467)
- 大学(44478)
- 技术(41982)
- 学学(39032)
- 农业(34272)
- 融(27701)
- 金融(27701)
- 图书(27498)
- 业经(25397)
- 财经(22770)
- 职业(22683)
- 经济研究(22235)
- 科技(19604)
- 经(19495)
- 书馆(19386)
- 图书馆(19386)
- 坛(18850)
- 论坛(18850)
- 业(18376)
- 技术经济(17992)
- 问题(17880)
共检索到567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建波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向更高水平迈进,社会对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数十个领域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大规模高速发展。但现实中,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因缺乏创新能力、电脑软件操作技术或艺术设计实践经验而无法胜任艺术设计工作。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整体上偏离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目标,因此,重新审视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刻不容缓。由王大为、陈明明与陈姝潓合著的《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探索》(九州出版社,2018年5月版)分艺术设计教育起源、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这三个层面来总结艺术设计教育规律。本书对我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化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最大学术难题是如何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广义的"艺术设计学"是一门科学,它通过融合多种学科促成了"科学技术"及"文化艺术"在精神、物质产品供应领域的统一,并广泛地渗透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层次,几乎每一个行业系统都离不开对应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持。然而,艺术设计视阈下的"科学生产力"既定事实并不足以隔绝工艺美术教育的同质性。在40余年的改革开放历程里,高校"工艺美术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苗秧 阎玉秀
为满足社会的需求,需加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了“五点一线”、“课题(项目)研讨”、“毕业设计实践导引”、“校企一体”四种培养模式,以期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设计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克泉 彭泽立 李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围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类型特征,构建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工作室教学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海翔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倾向于实践应用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现状,提出了确立科学的培养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更新教学方法的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并探讨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立开放、自由的实验模式,课题研究模式以及建立工作室的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志
设计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而设计学则是研究人类这一创造性行为的专门学科。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设计学科的构成主体,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设计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与国家重点大学相比,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尽快缩小这种差距,应根据实际探索来构建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小聪
艺术教育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形式。在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应当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探寻一定的创新性培养方式。在具体的实践途径方面,我们不仅应当注重思想和内容上的更新,同时也应当主动地建立更为直观、循序渐进的培养策略。文章从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出发,探寻了科学有效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旨在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洪波 刘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艺术院校招生规模以及招生比例都在不断扩大,艺术院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已经被庞大的数量所挤压,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愈发注重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同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需注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育,而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将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敏
艺术设计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然而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却未能与此相适应,并严重制约了这一学科的健康发展。面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从学生和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上思考如何走出一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讴
人才培养是一个极为重要又常讲常新的话题。有专家认为,人才分高、中、低端,所占比例大致为高端人才占5%,中端人才占35%,低端人才占60%。从以上数字看出,社会需求95%的人才其实都属于中、低端基础性人才。在此前提下,许多高等院校自觉适应社会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梅
如何尊重设计学科的教育发展规律,在新形势下使设计人才的培养符合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推进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对接,这是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解决的问题。"三师协同三业共建"就是在促进卓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高设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逐渐提炼出来的人才培养新理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常红霞 王芳 刘阿宝
本着以"创意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设计与制作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职业道德、创新思维"为基本要求,创设"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能力与岗位需要对接;技能与就业方向对接;素质与企业要求对接;知识与未来发展对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影
当前大学生创新型创业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高校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尤其关键。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与其他专业有着较大不同,艺术设计类学生更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普遍具备创新意识,而且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在目前我国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背景下,万众创业、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而高职院校在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明显优势,高职院校必须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转化为创业实效,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全面就业。本文首先阐述了构建高职艺术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然后指出了这一模式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高职艺术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芳莉 吴俊芳 倪艳翔
随着陶瓷产品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陶瓷行业的发展仍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全球日益增长的陶瓷产品需求,要求陶瓷产品必须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陶瓷作品的创新要求陶瓷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无论是在陶瓷艺术设计观念上,还是在欣赏水平上,都必须有超前意识。这就要求培养陶瓷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也应不断创新。文章以陶瓷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为出发点,阐述了陶瓷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设立对于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的所产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和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状况,探究职业技术教育中我国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创新构建。
关键词:
陶瓷艺术 职业教育 模式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海
创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界得到普遍应用,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创业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艺术设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探讨了建构以创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观的必要性,最后指出创业导向下建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具体路径,即政策支持,建构创业环境、实践辅助,培养创业意念、教学引导,锻造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创业导向 艺术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