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1)
- 2023(17036)
- 2022(14330)
- 2021(13384)
- 2020(11503)
- 2019(26314)
- 2018(25802)
- 2017(48315)
- 2016(26555)
- 2015(29759)
- 2014(29422)
- 2013(29190)
- 2012(26989)
- 2011(24340)
- 2010(24098)
- 2009(22326)
- 2008(22067)
- 2007(19536)
- 2006(16725)
- 2005(14842)
- 学科
- 济(109035)
- 经济(108916)
- 管理(72758)
- 业(71338)
- 企(57142)
- 企业(57142)
- 方法(52947)
- 数学(47121)
- 数学方法(46522)
- 中国(30420)
- 农(29797)
- 财(28420)
- 学(24659)
- 业经(22834)
- 贸(22744)
- 贸易(22737)
- 易(22191)
- 制(20444)
- 农业(19900)
- 地方(18663)
- 务(17989)
- 财务(17943)
- 财务管理(17904)
- 企业财务(17031)
- 银(16615)
- 银行(16539)
- 融(16350)
- 金融(16346)
- 和(15895)
- 行(15772)
- 机构
- 大学(387796)
- 学院(383131)
- 济(159609)
- 经济(156667)
- 管理(144939)
- 研究(134346)
- 理学(126510)
- 理学院(124995)
- 管理学(122538)
- 管理学院(121840)
- 中国(100588)
- 科学(85572)
- 京(81979)
- 农(73361)
- 财(70093)
- 所(69277)
- 研究所(63904)
- 业大(62734)
- 中心(61610)
- 农业(58377)
- 财经(57455)
- 江(55473)
- 经(52545)
- 北京(51083)
- 经济学(50316)
- 范(49759)
- 师范(49085)
- 院(47947)
- 经济学院(45580)
- 州(43529)
- 基金
- 项目(266538)
- 科学(209566)
- 基金(196920)
- 研究(184724)
- 家(176047)
- 国家(174660)
- 科学基金(147998)
- 社会(119128)
- 社会科(113029)
- 社会科学(112998)
- 基金项目(103884)
- 省(101910)
- 自然(98602)
- 自然科(96449)
- 自然科学(96410)
- 自然科学基金(94729)
- 划(88136)
- 教育(85594)
- 资助(81295)
- 编号(71392)
- 重点(61135)
- 部(59552)
- 成果(57698)
- 发(56316)
- 创(55108)
- 科研(52639)
- 创新(51764)
- 计划(51200)
- 国家社会(50818)
- 教育部(50430)
- 期刊
- 济(163689)
- 经济(163689)
- 研究(105208)
- 中国(71175)
- 学报(70993)
- 农(64799)
- 科学(62622)
- 财(53992)
- 大学(52414)
- 管理(50849)
- 学学(49770)
- 农业(43925)
- 教育(35391)
- 融(31698)
- 金融(31698)
- 技术(31031)
- 财经(28449)
- 经济研究(27711)
- 业经(25183)
- 经(24511)
- 业(24416)
- 问题(22099)
- 版(20343)
- 统计(19926)
- 贸(19770)
- 技术经济(18540)
- 业大(18214)
- 科技(17915)
- 世界(17864)
- 策(17766)
共检索到551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鲜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采用潜类别分析方法呈现了当代青年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构与特点,并通过多层次模型探究了社区经济水平对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差异。结果显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社区经济水平对城乡青年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影响;在个体层次的结构效应与社区层次的环境效应方面,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的健康生活方式存在城乡空间异质性。
关键词:
社区 青年 健康生活方式 潜类别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秉辉
各位听众,大家好: 我们今天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中国的老百姓现在正生活在一个进步的社会里。正是因为我们社会是一个进步的社会,我们才能享受科技昌明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所以今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黎明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有关家庭数据,以及两部模型、工具变量和反事实设定方法,考察了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家庭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增加了农村家庭医疗支出负担,其导致的医疗费用约占家庭人均医疗支出的10%,全国农村居民因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医疗总支出约为1 000亿元;低收入和贫困家庭因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医疗支出负担更重;推进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将能够有效降低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
关键词:
生活能源 消费结构 医疗支出 环境污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雪玲 卫龙宝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动态随机效应估计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的医疗和收入、教育等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健康存在显著的状态依赖,总体上从30~35岁开始变差;初中以上的教育水平对保持良好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收入对健康的影响符合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即持久收入越高,农民健康良好的概率就越大,并具有显著性;当期收入的影响不大;持久的医疗价格对健康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当期医疗价格的影响不大;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存在着性别差异。因此,在制定健康政策时,除了医疗,还需高度重视其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健康 农村居民 状态依赖 社会经济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群 李潇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数据,探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对其定居意愿的影响及群体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水平较低,仅为0.347,也只有13.27%的农民工愿意定居城镇;其中,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适应能力影响不显著;就群体差异而言,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对新一代农民工和异地农民工定居意愿影响更甚,对老一代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影响较小。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能力 定居意愿 群体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瑶 彭开丽 李崇光
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当前受雇农民工流动的主要驱动力,职业流动能否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向着公平竞争、高质量就业的方向发展。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职业流动对受雇农民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职业流动的发生对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有0.78%的正向影响,并且不同类型职业流动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技能流动和行业内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提升程度分别为4.84%和2.78%;低技能流动和跨行业流动都能显著降低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降低程度分别为2.87%和1.26%。平均处理效应显示,已经发生了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如果未发生职业流动时,就业质量会下降11.42%。倘若未发生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能发生职业流动时,其就业质量能上升15.46%。受雇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的最佳选择是高技能且行业内流动,低技能者无论是行业内流动还是跨行业流动都会显著降低就业质量。据此,提出针对受雇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受雇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他们实现理性、有序的行业内流动,降低跨行业流动造成的损失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锐
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我国的城乡就业从原先的"三元结构"转变为"四元结构":存在着大量于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村户籍农民工。为了推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需要解决这部分劳动力的城市户籍。本文在对户籍制度改革多方博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hina Labor ForCe DynamiC Survey,CLDS)数据库,考察了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利益与流动的影响,调研结果发现:户籍制度导致了进城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子女受教育等方面受到歧视,阻碍了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而当这些歧视不存在时,绝大部分农民工愿意留在工作地所在的城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范红丽 杨嘉乐 张晓慧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2018年4轮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社会文化组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本文发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文化组织的存在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幸福感,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组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此外,农村社会文化组织数量的增加也会促进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社会文化组织对女性、中年人和老年人以及居住在富裕村庄的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进作用较弱。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社会文化组织能够通过营造和谐的村庄氛围和家庭氛围、促进农村居民身心健康来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冬 毕新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它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早已成为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曲玥 都阳 贾朋
消费水平不仅仅是度量人民生活的主要方面,更是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解消费行为及其变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2016年和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CULS4和CULS3),估算并刻画了城市本地家庭和外来流动家庭的消费模式,并分析两个群体消费模式差异的决定因素,进而分析了与户籍相关的养老保险状况对于家户消费决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外来流动家庭的养老保险水平远低于城市本地家庭,而家庭预期从养老保险中获得的收益可以显著提高家庭当前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对于较低收入群体。因此,进一步消除与户籍制度挂钩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有助于实现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消费模式的趋同,拉动总体消费水平、扩大消费的潜力。
关键词:
消费模式 社会保险 外来流动家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务伟 张福明 杨学成
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三个假说,利用山东省1161位农村劳动力样本数据,探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影响最大的是人力资本因素,其次是个人因素,最后是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通过直接和间接(即通过人力资本中间变量)两条路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并且个人因素与家庭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荣海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金钱因素。文章首先提出问题,指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除了有经济因素以外,还有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非金钱因素;接下来,通过结构方程,对中国31个行政区域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金钱因素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到了分析的结果,文章认为,城市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现出正向的关系。特别是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提高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加劳动力的流入。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程度的加强对劳动力进入地区的部分行业影响也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 彭代彦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本文发现年轻男性劳动力更倾向于提供非农劳动,拥有手艺、社区非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都对非农劳动参与有着显著的正效应,教育的影响却并不明显,人均耕地量对非农劳动参与有负面影响。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农民的非农劳动参与率,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外,还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努力改善农村社会发展环境。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劳动参与 非农收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天鑫 韩俊江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对影响中国养老护理员数量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从定量角度给出中国养老护理员数量影响关联因子的关联序。结果表明,与中国养老护理员数量关联度最高的关联因子分别为养老服务床位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基于研究结论,应从注重多层次培训,拓宽劳动力供给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畅通劳动力就业路径;加强保障机制建设,提升劳动力待遇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本文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利用人口迁移理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Probit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的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网络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制度层面讲,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变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包与劳动力结构——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
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现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
农地确权、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实证分析
美貌溢价:劳动力市场歧视是主因吗?——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市人口规模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Logistic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劳动力迁移对教育回报率阶层差异及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健康生产函数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数量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