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0)
2023(9635)
2022(7951)
2021(7179)
2020(5589)
2019(12521)
2018(11880)
2017(22292)
2016(11703)
2015(12860)
2014(12912)
2013(12819)
2012(12297)
2011(11438)
2010(12043)
2009(11622)
2008(10669)
2007(9618)
2006(9049)
2005(8706)
作者
(33819)
(27907)
(27548)
(26249)
(17915)
(13282)
(12515)
(10863)
(10682)
(10080)
(9551)
(9361)
(8964)
(8875)
(8757)
(8715)
(8138)
(8038)
(7989)
(7657)
(7196)
(6722)
(6708)
(6539)
(6329)
(6260)
(6255)
(6075)
(5635)
(5484)
学科
(56248)
经济(56191)
(33505)
管理(31106)
(26693)
企业(26693)
(26370)
金融(26370)
中国(25610)
(23920)
银行(23912)
(23377)
地方(20222)
(15934)
业经(15359)
方法(14681)
(13541)
(13421)
农业(11626)
数学(11241)
中国金融(11142)
数学方法(11123)
(10594)
(10550)
理论(10486)
地方经济(10303)
(9633)
贸易(9618)
(9223)
(8814)
机构
学院(170609)
大学(168271)
(74645)
经济(72971)
研究(63887)
管理(60045)
中国(55875)
理学(49680)
理学院(49053)
管理学(48362)
管理学院(48035)
(37099)
(36916)
科学(35603)
(32302)
中心(30140)
研究所(28669)
财经(28059)
(27063)
(25616)
(25363)
(25128)
师范(24920)
北京(24474)
经济学(23798)
(23022)
(22671)
(21316)
经济学院(21178)
财经大学(20755)
基金
项目(101247)
科学(80077)
研究(79688)
基金(71374)
(60537)
国家(59907)
社会(51349)
科学基金(51287)
社会科(48709)
社会科学(48700)
(40464)
基金项目(36733)
教育(35648)
(33360)
编号(33124)
自然(29451)
资助(28813)
自然科(28743)
自然科学(28739)
(28579)
成果(28267)
自然科学基金(28233)
课题(24079)
发展(23762)
重点(23396)
(23336)
(22042)
(21984)
(20939)
国家社会(20931)
期刊
(94191)
经济(94191)
研究(61015)
中国(41572)
(34842)
金融(34842)
(27753)
管理(25727)
(25651)
教育(23843)
学报(21842)
科学(21639)
大学(17361)
农业(16801)
学学(16054)
业经(15696)
经济研究(14996)
财经(14629)
技术(14345)
(12683)
问题(11653)
(9343)
国际(9248)
世界(8838)
(8647)
理论(8521)
(8473)
商业(8398)
现代(8358)
(8074)
共检索到289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房红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即金融深化理论、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相比,在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三个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拓展与创新。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资源计量指标的设计、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构建和金融资源效率的最大化等方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龚明华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以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为核心的现代微观金融理论的形成。与此同时,在宏观金融领域,金融发展、汇率形成机制、货币危机等问题也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在金融发展领域,与二战后获得独立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实践相映照,各种学术流派阐述不同的理论观点,或交锋或补充,形成了从金融发展到金融约束的理论发展脉络。本文作者龚明华副教授毕业于日本樱美林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金融发展理论这一方向有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娟  
金融中介理论研究至今已开展了50年。这期间,虽然也曾产生出许多具有重要贡献的观点和经典的文献,但是与几乎是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理论相比较,整体的应用性和影响力都不如资本市场理论那样强大。两种理论之间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论研究定位不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不同。探讨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特殊性和拓展空间,将有利于明确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对多元化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作用的认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理解当前"金融去杠杆"中的流动性分层,是把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4月10日以来,中国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推进开展银行业"三套利""三违反"和"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指向同业、银行理财、委外等业务,金融去杠杆政策态度之严厉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动荡。在此情形下,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引入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理解当前"金融去杠杆"中的流动性分层,是把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4月10日以来,中国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推进开展银行业"三套利""三违反"和"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指向同业、银行理财、委外等业务,金融去杠杆政策态度之严厉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动荡。在此情形下,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引入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冉光和  王定祥  熊德平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实现金融产业化发展。金融产业化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中把金融作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加以发展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必将导致国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国民经济产业化必然要求金融产业化发展,彼此建立相互依存、平等互利的产业经济关系;金融产业化发展有赖于国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又对国民经济产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把金融作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实行产业化经营管理,确定其产业化经营及管理目标模式,建立产业化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是金融可持续发展前提条件。 (一)全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颖  
2007年年中开始,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动荡、企业破产、失业剧增,实体经济陷入了困境。为此,各国政府全力应对,联手救市。美联储从2007年9月18日开始连续降息,从5.25%降至2008年末的0-0.25%,为50年来最低点;中国于2008年11月5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世连  肖继辉  
由于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在理论上的偏颇和实践中的失败,导致自1990年以来一些经济学家摒弃了传统理论的框架,并试图利用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体系是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形成的,以及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初步形成了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康霖  虞群娥  
当代,金融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作为一种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阐述金融业的产业特征,分析当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明确我国金融业定位,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再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辽宁大学白钦先问题的提出:没有金融可持续发展,就没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金融安全与主权事关国家安全与主权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的根据或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的确,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确实涉及到人们对当代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基本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章宏  
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胡章宏(中国建设银行委代部100810)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开始得到世界各国共同认可,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经济计划、发展规划和全球合作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丁志杰  
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白钦先丁志杰自80年代以来,金融业的动荡与重整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15年时间里,133个国家即大约3/4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经历了程度不同的严重金融困难;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蔓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黎力  沈梓鑫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学界有关经济学的反思一直不断。理论方面,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以及"有效市场假说"的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政策领域,关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通胀目标的设定出现了重大分歧;研究方法上,围绕着数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学模型化方法纷争不断。然而,反思中也呈现出共识因素,从而揭示了经济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理论上,金融因素及更为现实的市场缺陷和摩擦因素将更多地被纳入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中进行讨论,并且处理这些因素的模型也将更趋多元化;政策上,亟须发展出一套理论框架为财政政策和更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货币政策将回归到数量工具、价格工具和其他工具并用的传统;方法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